欧洲风物每天写1000字历史

听珠宝为我们讲述欧洲历史(上)

2017-07-24  本文已影响194人  子力君

莎士比亚说过:“珠宝沉默不语,却比任何语言更能打动人心。”

珠宝,是时代华丽的产物,它用独特的风格吐露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欧洲作为具有久远珠宝历史的地域,潜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瑰宝。

作为资深珠宝人,我一直酝酿着怎么才能把珠宝的历史生动有趣地梳理出来。毕竟,一开读世界历史,我总是昏昏欲睡的那个。

今天,我们就从公元前3000多年的欧洲开始,追溯回远古的苏美尔时期,顺着时光长河流淌的痕迹,一起用珠宝的视角开启一场欧洲历史的珠宝之旅吧。

苏美尔时期(公元前3500-3200年)

欧洲历史上最早关于首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苏美尔时期。

当时的苏美尔人已经掌握了金银铸造技术,黄金特有的韧性已被苏美尔人发挥得淋漓尽致,它已经可以被敲打成极薄的金箔,用金箔制成的树叶花瓣可以像流苏一样悬挂着。

苏美尔首饰中一些漂亮的首饰是用天青石、光玉髓和玻璃做成的珠子串起来的。

好的苏美尔首饰实际上是为死人做的。可以认为苏美尔人相信死亡和活着是一样重要的,所以他们用他们拥有的好的东西来装扮死亡。

在许多惊人的发现中来自Pu-Abi皇后的墓穴里的首饰可数苏美尔首饰中的经典。在她身体的一侧放置着一顶华丽的头饰,头饰是用黄金打制而成的薄薄的叶子和圆片编织而成,其中点缀着天青石,头饰的顶上装着三朵盛开的金花:

仅是Pu-Abi皇后墓穴里的那些首饰,内容就已经丰富得不行了,这里就先不深入拓展咯,有机会再开篇主题文章详细介绍。

古埃及时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2年)

从那些古埃及文明的遗物来说,首饰的使用相当广泛。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上至法老,下到平民,生者死者,人人都佩戴首饰。

古埃及法老、贵族的首饰多用贵重金属和半宝石制成,而平常百姓所戴的首饰多用釉料制成。

贵重金属主要指金银的合金,因为埃及国内盛产黄金,而白银则十分稀有,且金银合金较为耐用。半宝石是指介于宝石和石头之间的各种色彩斑斓的矿石,如绿长石、绿松石、孔雀石、石榴石、玉髓、青金石等。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充满想象力的希腊神话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希腊首饰中常常出现水晶、珍珠、蓝玉髓、红玉髓、石榴石和祖母绿。

从希腊时期珠宝不难看出当时工匠们在首饰上的冷静雕琢,他们在珠宝设计制作上更偏爱采用细致、复杂的“累丝”工艺,并且对金银的处理已经达到非常精湛的水平。

下图为公元前4世纪出品的黄金耳环,工艺之精细足以体现当时珠宝制作的水准:

当然,希腊人们也会采用彩色珐琅、宝石、玻璃等为珠宝增添几分色彩:

古罗马时期(公元前750年起)

到了古罗马时期,虽然罗马人虽然保持着希腊时期对贵重宝石的同样喜好,但此时的“累丝”工艺逐渐被简单朴实、大胆粗旷、亮金的罗马风格所取代。

罗马风格首饰喜欢用圆盘形和球状体,这跟当时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的。

罗马风格首饰

戒指在当时还是身份的象征,到帝国时期,平民只能戴铁戒指,而贵族可以戴金戒指。除此之外,戒指还有预示征兆和表明是否结婚的意义。古罗马人在订婚时未婚夫送给未婚妻一枚铁戒指,在结婚时换做金戒指或者其他材质的。看,当今人们以戒指作为订婚、结婚标志的习俗,其实是由古罗马时期率先兴起的呢。

由于罗马人相信蛇能驱邪去秽,而且蛇在罗马神话中象征着健康,因而当时很流行蛇形样式的珠宝。

古罗马时期的蛇形臂镯

拜占庭时期(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

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尽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拜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依然是希腊文化,但在7世纪前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

拜占庭艺术风格的最大特点是其装饰性、抽象性和宗教(东正教)寓意,这样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了珠宝设计上。拜占庭时期的珠宝,主要以圣像、十字架为主体,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圣骨匣十字”就是那时候兴起的。

图案和造型也一反古罗马时期的简洁朴素,设计非常之华丽,宝石颜色也丰富多彩。将不同颜色的宝石切割、抛光,然后将它们置于有套的夹缝之中拼接组成逼真的图案——这就是现在著名的马·赛·克:

借助坐拥黄金矿藏的资源优势,拜占庭帝国将黄金炼制工艺发展的炉火纯青,当时已经可以用“雕透”工艺制成复杂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几何图案拼接,并配以圆形垂饰:

当时的珐琅彩工艺已非常发达:

拜占庭的人物雕刻工艺极具特色,在以水晶为主的彩色宝石上,利用浮雕、立体圆雕等手法,为耶稣、圣母、天使这三大经典流行元素雕刻立体逼真的形象。

中世纪(公元12世纪-15世纪)

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会开始了长达1000年禁锢思想文明的漫长统治。欧洲13世纪开始了限制平民佩戴首饰的法律,这体现了当时统治阶级希望用首饰区分等级的心态。而在这之后的两百年,开启了显贵的皇室珠宝首饰时代,出现了很多造型别致的皇冠。各国君主通过佩戴大量珠宝,用以显示国力强盛。

现存最古老的英国王冠:1370“波希米亚之冠”——帕拉丁皇冠

中世纪首饰以宗教题材为主,选材主要是金银、珐琅彩,宝石用的并不多。首饰在当时并不是用来装扮的,而是用来参加重要庆典活动的。因为“不能露出脖子和肩膀”的规定,项链、手链、项圈等饰品在当时几乎消失了。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世纪-17世纪)

由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首饰,展现的是这个时代的光彩壮丽。珐琅彩饰品的设计更为精致繁美。切割工艺的进步,也令宝石更加光芒四射。

珠宝首饰除了具有宗教及社会意义外,同时又是服饰的组成部分,是荣誉和特权在服饰上的表现。统治者及新兴中产阶级通过珠宝炫耀自己的地位和富有。

从这个时期开始,首饰装饰艺术进入了身体、服装和首饰三者和谐统一的时期。这时的人们认为,首饰应该勾勒烘托出人体的自然美,于是出现了凸显人体自然曲线的优雅风格。这时期的女性服装多见低领露肩款式,最适合项链的佩戴,吊坠则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吊坠的设计主题包括宗教、神话、寓言及奇异动物等。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悄悄的看完,记得点亮那颗小红心♥噢~~    路过点赞♥,手留余香~~

大家有想了解的有关珠宝的任何问题,也欢迎留言噢!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