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在明白如何让工作更加卓有成效之前,我们先来聊聊语言的魅力。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他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毕飞宇在他的《小说课》中透露自己非常喜欢读霍金的《时间简史》,尽管他读不懂。他曾和很多人讨论此书,问别人最多的一句就是:“你读得懂吗?”得到的回答令他很欣慰:“读不懂。”但是他并没有继续追问:“读不懂你为什么还要读?”因为他自身就是如此。他坦言喜欢读是因为着迷于那些稀奇古怪的语言而非对理论物理真正感兴趣。
无论爱因斯坦还是霍金,他们的资质与才华唯天才可比拟,他们的领域也因太特殊而非常人所能理解,他们的思想自然也是深不可测的,但他们终究还是将他们的思想表达出来了。据说,思想和表达是一对孪生兄弟,独特的思想必然导致最为特殊的表达。思想深不可测,表达难以理解。但有时候,“懂”和“不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来不得半点含糊;然而,还有些时候,“懂”和“不懂”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比如说为意大利歌剧神魂颠倒的卖大葱的中国乡村大妈,还有上面提到的钟情于读爱因斯坦的毕加索及迷恋时间简史的毕飞宇。我想这大概就是语言的魅力。
而这本《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就让我再一次感受了阅读的魅力,让我明白了五点高效策略及其以外的其他东西。
乔布斯曾说过:“所谓创造其实不过是在串联事物。当你问那些有创意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都会感到些许罪恶感,因为他们并没有凭空创造出什么,只不过是发现了它们而已。
这本书,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凭空创造了全新的高效策略;而在我看来,就如上面乔布斯所说,只是发现了原本存在的它们,并对此加以利用,为人服务而已。然而,这就是所谓的串联整合,形成了创意——创造。
不同于其他的时间管理书籍,乔西·戴维斯从全新的角度切入展开,提出让工作更加卓有成效的五种策略,既令人耳目一新,又引人深思回味。
这里我们就三个原本存在的三种事物或现象:抉择点,心理能量,大脑走神,看看乔西·戴维斯是如何发现并对此进行有创意地利用的。
第一,善用抉择点,让我们认清最重要的事。
抉择点,即不同任务的间隙,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一个任务的那个特殊时刻。一天当中,有多个这样的特殊时刻。然而,因人们一直想处理事先列在清单上的“很高效”的事,经常陷入无意识地自动模式,而不是有意识地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工作,导致高效地利用时间却不能高效地完成有价值的工作。
很多时间管理专家认为,需要深挖自己的灵魂才能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而言最重要,最值得投入时间。然后再根据清单上的待办重要事项进行优先级排序,或许通过将两项或多项任务并行,或许废寝忘食地逐一解决掉。这就是所谓的通过管理时间来进行高效地工作。然而,经细想,你会发现此观点忽略了人脑与机器和电脑的区别。机器或电脑能时刻保持百分之百高效运转;而人的工作成效,却受心理能量的影响。在不同的任务中,人所消耗的心理能量也不同,因此,对接下来的任务影响程度也有差别。此外,再琢磨,你还会发现该观点忽视了工作中时常发生的临时突发事件。太多的“偶然意外”,导致计划被打乱,不得不及时处理。乔西·戴维斯则认为高效并非完全依赖于挤出足够多的时间工作,而是要明智地利用自己的抉择点,从被大脑控制的无意识的忘我状态中脱身出来去思考更值得花时间的任务或投入需要更多心理能量的工作当中。
对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抉择点,有三个诀窍:
珍惜每一个抉择点。
提前为抉择点做好相应计划。
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除非已经有意识地决定了它确实值得做。
这里我想到一个关于阅读的例子。很多人为了读更多的书,导致在阅读中不愿意花时间记录思考,而这些看似节约了加工整理的时间,以便用于读更多的新书,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第二,巧用心理能量,帮我们完成有价值的工作。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在花同样的时间,做完不同的任务后,产生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有的无比轻松,有的异常疲惫。这就是因为不同的任务所消耗的心理能量不同导致。
另外,在工作中,大脑有时需要作出决定,制定计划,必要时,还要进行思考想法和记忆信息,这些都是大脑在发挥其执行功能,即自控。这些行为都需要消耗心理能量,所以会让人感觉很疲惫。虽然大脑在“疲惫不堪”情况下仍能自控,但是自控的动力也会随着过多的心理能量消耗越来越弱。
在知晓了这点,我们可以通过管理心理能量,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和计划,以便出色地完成事关紧要的工作,而不是平庸地完成所有工作。比如,你可以在早上心理能量最充足的时候完成你最重要的工作,而不是将心理能量消耗在几百个小决定上。此外,如果第二天有重要活动,你可以在头天晚上提前做些决定,不将它们留到第二天来浪费心理能量。
这里分享三个迅速补充心理能量的小方法:
缓慢地深呼吸一会儿。
尽情地大笑一场。
短暂地打个盹儿(最好10分钟)。
第三,正视大脑分神,使我们拥有最佳的工作状态。
无论深度工作还是时间管理,都认为高效意味着专注。然而,却忽略了大脑走神才是常态。控制自己保持专注,意味着我们要动用自控力,消耗太多的心理能量。在我看来,高效工作则像“大禹治水”一样,重点在“疏”,而非“堵”。卓有成效地工作需正视走神而非保持专注。大脑因它的构造导致它天生无法保持长时间专注,而且决定了它会不断地在不同的注意点之间迅速切换。所以与其违背生理规律挣扎着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如善用分神提高工作成效,让走神走得有价值。
冲浪爱好者冲浪时就是巧妙利用了这点。熟悉冲浪的人应该都熟悉这个场景:离开岸边后,冲浪者们通常会坐在冲浪板上,以一种享受的姿态随着海浪一起一伏,耐心地等待着——可能是几秒钟,也可能是好几分钟——直到遇上合适的浪头才会开始冲。从理论上讲,冲浪者是可以追逐每一波海浪的。但为了更刺激地享受,他们要忽略大部分海浪,直到感觉上最适合的那波海浪冲过来,而这一波的效果也恰恰是最出色的。
所以,当你的大脑偶尔走神时,无须苛责自己,不妨跟随它,但别带领它。相信自己,那是大脑需要几分钟时间处理信息,重启或更新一下。只需几分钟,不需自我反抗,就可以温和地将注意力拉回。而接下来,你将会有更好的工作状态。
End.
大家好,我是小小清心。
愿我的文字能带给你一些力量或一点启发!
2018,让我们一起前行,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字记录生活点滴,点赞存留时光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