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精进》是一本个人成长指南,书中不仅有理论,还有大量可操作技术,让我们在生活中得以实践。
采铜老师是知乎上心理学领域的大牛,长期浸淫在心理学领域,对学习方法、个人成长有着很深的研究。让我们跟随采铜老师的步伐,一起来看看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如何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想必是每个人的心头病,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要做,恨不得将一分钟砍成两分钟用。时间对我们每个人也是公平的,每个人一天也都只有24小时。时间用在哪,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时间使用方式无非有三种:缅怀过去、享受当下、投资未来。
哪种方式更优呢?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投资未来是最优的使用时间方式,但作者却认为时间的使用方式应该取决于你当下的状态。比如你全身心工作完回到家中,就应该专心和家人相处,不需要再保持投资未来的心态。
因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只是一味地投资,没有按比例分配你的时间,就会失去投资的意义。和好久不见的老友重逢,相互缅怀一下曾经的青春,也能够增进你们之间的友谊。
量化自己的投入和产出,量化幸福感等虚拟感受的价值,选择最具有时间性价比的做法,是最为明智的。
-
时间四象限
那在生活中,具体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呢?作者从半衰期、收益值两个维度,将事情划分了四个象限。收益值是指在做这件事时的收获大小,半衰期是指做这件事给你带来的收益所持续的时间。
第一象限(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坚持写作、运动;
第二象限(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游、吃一顿大餐;
第三象限(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漫无目的地网上闲逛刷微博、使用微信陌陌知乎等进行成功率很低的勾搭;
第四象限(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牢十个单词、看一本经典小说、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次技能练习
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一般都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不情愿去做。于是就出现每天重复做着短半衰期的事件,而丝毫没有长进的情况。
但是长半衰期事件就不一样,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
-
关注时间深浅,而不是快慢
作者还提到,对时间的使用应该关心“深浅”而不实“快慢”。现代很多的时间管理理论教的都是怎么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但却忽略了对时间使用的“深浅”。但给你沉浸在自己的主动投入中,你会获得更大满足。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些不需要深入的事务性或简单执行的任务中求快,在仅需了解即可的任务中求浅,而在创造性或深度思考的行为中,必须求慢、求深。
如何有效行动
了解了采铜老师的时间管理理念,我们再来看看采铜老师对行动的介绍。任何好的想法,都必须经过行动才能落实,才能的得到检验,否则只是空想,没有实际意义。
-
破除坏的思维框架
我们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思考框架的,好的框架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能够事半功倍,而不好的思考框架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行动。
比如很多人在求职时只选择哪些和自己所学专业相近的工作,你问他为什么他会说如果不选和专业相近的工作,那我大学期间不是白学了吗?这种思考就是基于他所理解的有用性。因为自己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觉得吃亏,就只选择和自己专业相近的工作。这种职业生涯观是错误的。
-
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
采铜老师将职业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是说你心底里真正热爱什么,你会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外职业生涯是显性的,也就是你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工作是可以变动的,而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内职业生涯是贯穿自己一生的,不管外职业生涯如何变化,内职业生涯都在默默地起作用。
需要知道的是,你所付出的毕竟是“沉没成本”,你难道要因为四年的时间成本而放弃掉未来多种可能的机会成本吗?
-
破除完美主义
还有一些思维框架会限制我们的行动。比如有的人总想等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再开始动手,这其实是犯了完美主义者的错误,也是怕自己接受不了失败,给自己迟迟不动手找借口。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不会畏惧失败,相反,他会认为失败也是一种学习机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会更好的成功。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完成一个最小可交付单元,然后不断迭代。比如你想要学习写作,不要一开始想着怎么成为一个大作家,而是先写出来,写成文章,不断锻炼自己的文笔能力。
怎样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听某个专家推荐了一本书,然后买下了这本书开始认真阅读,还做了详尽的笔记,对书中的思想已经了熟于胸,这样的学习方法已经超越大多数人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一直在跟着别人的思路走,书是大牛推荐给你的,笔记也是关于书的内容,你自己的想法呢?书帮助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很多人学习只是看了书,知道书讲了什么东西,却没有意识到书的内容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也就是欠缺问题意识。
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先问问自己想从书中获得什么。它能够解答你的什么疑问。有问题驱动,带着目标去学习才是好的学习方式。
除了问题意识,对信息怎么处理也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作者在书中提高解码的概念,解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解码一般分为3步:
(1)这段信息说了什么
(2)它对我有什么用
(3)它是如何进行组织和和描述的。
很多人只停留在第一步,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没有主动思考信息背后的价值。所以时间久了,自然就遗忘了。
那如何训练解码能力呢?也有三点:
-
不要只关注结论,更要关注论证过程
我们看书、看文章最关心的是作者讲了什么,而忽略了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往往论证的过程才是最精妙的,作者如何一步步通过论证得出最后的结论,才是写作者功底的体现。结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论证过程是否合乎逻辑,能让人信服。
-
不只归纳,还要延伸
我们很喜欢做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简化后的书,这样便于我们记忆书中内容。但这么做只是把作者的东西梳理了一遍,自己的理解在哪里?作者讲的东西可以用在哪?如果情景换了还适用吗?把作者讲的东西进行延伸,才会让自己的理解更深刻。
-
不只关注相同,更要关注不同
我们在读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经常是用自己大脑里已有的框架去结构新的知识。这个过程没错,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关注哪些符合我们认知的东西,那些不符合我们认知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而恰恰就是哪些和我们的想法相左的东西能够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
每个人都会学很多东西,学到的东西一定要在生活中用起来,不用等于白学,还占用大脑的带宽,何必呢?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行动,从行动中思考、总结、复盘,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巩固和指导行动的最佳手段。实践的过程也能让我们度只是的掌握更深,可以通过写作、在游戏中学习、自己设计难度等方式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如何有效的思考?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那怎样的思考方式才是好的思考呢?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不管哪个时代,信息一直是过载的,所以对信息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筛选器,那他所接收到的信息就不一样。一个好的思考者会有哪些筛选机制呢?
-
选择可靠的信息源
有人可能关注了几十个公众号,每天都在接收不同的信息,生怕自己错过了信息。其实你细心一点儿就会发现,许多营销号的内容都差不多,对你真正有价值的并不多,只是满足了一下你的信息焦虑症。保留个别优质的公众号,腾出时间来思考才不会让自己被信息裹挟。
-
不要太关注热点
热点其实没啥营养,无非是为你多了一点饭后谈资。今天谁和谁结婚了,明天哪个明星又出轨了。这些和你又有什么关系?他出轨了你就不相信爱情了?谁谁结婚了又让你觉得爱情回来了?很多营销号也是接着热点贩卖一波情绪,或者制造焦虑。老关注这些只会让自己的思考越来越浅薄。
-
重事实和逻辑,轻观点
很多新闻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夸大事实,这对我们了解真相并没有太大帮助。我在当心!无效信息正在耗尽你的深度思考能力一文中提到过事实和观点的区别。观点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特朗普,我不支持,我俩观点不一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讲清楚你为什么支持,我讲清楚为什么不支持。支持观点的逻辑论证过程才是核心。
如何正确的努力
知乎上有句很有名的话“大多人的努力程度,还没到拼天赋的程度”。
这句话说明了努力的重要性。你可能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家长在老师面前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小孩挺聪明的,就是不努力,要是努力一点,会考的更好。”这其实是对努力的误解。努力是很重要,但努力的方法更重要。那什么才是努力的正确姿势呢?
-
培养自己的长板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一块木板。所以很多人就努力的补齐自己的短板。这套理论在应试教育山很管用,你哪门功课不行,就需要补习纳闷功课,否则进不了好学校。但出了社会,这个理论就不适用了。
社会需要的不是你什么都会一点儿,但什么都不精。而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长板,把它修炼到极致。
我们常说社会需要“T”型人才,所以很多人就把自己往全才方向培养,把那一横无限拉长。但那一横是在一竖的基础上的,没有那一竖,一横再长也不稳定,随时会倒下来。所以先要培养自己的长板,有自己的而核心竞争力后再往扩展那一横,才是正确的努力姿势。
-
培养兴趣
努力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而我们的意志力不是时时都能有的。一旦意志力消耗殆尽,不想努力了怎么办?
把想要做的事培养成兴趣。有的人可能会说兴趣是天生的,我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没法培养。那是因为你没有在你想要完成的事上取得成就。有时候我们不是有了兴趣才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后,发现自己可以做,然后慢慢地去派样兴趣。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努力更容易坚持下去。
采铜老师的这本《精进》的价值不止在于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更重要的是弄懂自己为何不厉害。书中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指导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方向对了,离好的结果才会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