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无名歌者
清心

今天过得还不赖。

常讲“批评与自我批评”,别人也没啥好批的,那就自我批评吧。其实也就是思考自己。上午补了一下线代,这才刚开头,自然讲的不难,复习也容易。但做的不好的地方也有,我的预习不太行。其实越是在家,越有时间预习。但我却常常想着“我要去做更有意义的事”,然后变去寻找,最后扎入新知识的海洋。光听后半句,其实也还不错。可惜,最后我确是被淹没了。来来去去,往返于各种新的知识,学过的就是旧知识,就没有在看的必要。也许现在想要反驳,但我的行为确实是那样做的。

有时候,我是喜欢我这股冲劲的,这可能就是年轻人有而年老人已失去的。但也不能冲的过头,冲昏了头脑。最后,连已有的都要失去。昨天不就是,上了课就开始盯着时间,期待下课,因为我实在听不懂呀。为什么,因为没预习呀。为什么没预习?因为尽顾着寻找新知识,而忽视了并不稳固的旧知识。

其实,真正算算收益。复习旧知识,几分钟就能把笔记本前面的内容过一遍。依据遗忘曲线,怕是要再经过好一阵子才能忘记他们。学习新知识,几分钟的时间,怕是连个前言都没理解好。

正处于青年时期,我的探索欲绝不会减少,因此,我要做的,是刻意的让自己多复习。我才能学得更好。前两天看知乎的一篇文章,觉得有些感触。文中说“大脑会吃饱,这就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迪就是,如果我们想要多吃,那要做的就不是指望一次性全部吃掉,而是分批吃。”         “想快速进入一个领域,你想学通一门课程,你想掌握一门语言,这些“饭量”大脑是无法一次吃掉的。所以只能分批、拆解、逐个吃掉。而一旦要逐个吃掉,那就必然要涉及“持续行动”。就是说,你不能只吃一次,必须持续吃,否则你吃不完,这就必然会拉长时间。”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最开始的脑容量是小的,很容易感觉饱了。当你感觉饱了的时候,是属于输入过载了,多做一些输出的工作,可以减小负载。”。

这和我现在的处境就是极为相似的。输入很重要,输出却更为重要。

此外,我还有一些想法。就比如我这样每天写,我发现我确实比以前能写不少。这样写出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种输出的手段。所以,似乎有了些考虑,要不要我也开个新文集,放一些【每日读书心得】,我的理解消化会不会加深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