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创造出了完美人类。然后呢?
人类对于“完美”二字,似乎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偏执和热情。
但其实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创造出了“完美人类”。
只不过他的实验非但没能带来成就和欢愉,反而把实验者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弗兰肯斯坦》《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科幻小说”,它给后世创作者们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者玛丽雪莱,也因此被很多人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弗兰肯斯坦》的情节,其实并不算非常曲折:
我们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从小过着优渥的生活,有两小无猜的恋人,有情同手足的朋友,每天都开开心心无忧无虑。但在大学时,他却萌生了想要“探索未知力量”的想法。
巨大的热情席卷了他年轻的心。他不断追问自己:
生命的原理可以延伸吗?
人类的奥秘能够被破解吗?
自然的规律可以被推翻重置吗?
经过数个日夜的苦苦思索,忽然一天,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所培育出的那个生灵,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这是双丑陋狰狞的眼睛,仿佛在这双眼睛后头,藏了无尽的污垢与罪恶。
晴天霹雳!
弗兰肯斯坦如同在朝圣的路上忽然坠入了地狱!
但他创造的那个怪物逃了出去,一逃便是两年。这两年中,怪物曾尝试着心怀善意接近人类,却一次又一次被人类伤害驱赶。他被孤独折磨得发疯,于是便来求弗兰肯斯坦,让他为自己创造一个同伴。
弗兰肯斯坦为了摆脱怪物的纠缠,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快要成功的那一刻,他却反悔了:不能够再让这种丑陋可怕的生灵出现在这世界上了。弗兰肯斯坦当着怪物的面,毁掉了他的同伴。
怪物彻底被激怒了,开始绝望地报复,如同鬼魂般游荡在人间——
而弗兰肯斯坦,也因自己一时之错,间接性地害死了自己的恋人,兄弟,最后茕茕孑立,一无所有,同样怀着无尽的绝望与愤怒活在这世上,又怀着对怪物的恨死在冰冷的北极边缘。
《弗兰肯斯坦》在出版的时候,还有个副标题,叫做《现代的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智慧的天神,他设法为人类窃走了火种,将光明带向人间。火,让人类成了万物之灵,但普罗米修斯却因此被缚在高加索山上,被恶鹰啄食他的肝脏。
在书中,弗兰肯斯坦无疑扮演着普罗米修斯似的人物,他试图探究最极致的科学,去破解生命的奥秘。
他是成功了,但却为此付出了超越生命的代价。
这不仅让人发问:
人类究竟能不能成为“造物主”?
人类的力量究竟能不能与自然抗衡?
倘若违反了自身的规律,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求科学的极致,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其实这个问题,在数十年前就有人给出了一份精彩的答案:
倘若我们真的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求所谓的科学极致,我们的世界最终或许会变成——
《美丽新世界》1932年,赫胥黎出版了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在小说中,作者描绘出了一副无比“美好”的人类社会蓝图。
数百年后,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掌握了最高端的改造技术。
高端到什么地步呢?
一个卵子,一个精子,能够培育出九十六个胚胎。
想想吧!
“九十六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多胞胎操作着九十六部一模一样的机器,堪比一座高速运转的小型工厂,多么高效,多么稳定,多么令人兴奋!”
在这个美丽的新世界里,所有人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命运;
在这个美丽的新世界里,人们以稳定团结为荣,以特立独行为耻,鼓励滥交,反对专一;
在这个美丽的新世界里,历史只是一片荒唐的虚无,所有人都注视着当下,用快感填充着空虚的间隙,在一次又一次的迷醉快乐中坦然前行。
俄国哲学家波底叶夫曾说,“越多完美,越少自由”。
在《美丽新世界》中,“野蛮人”要求的,也正是自由的权利,换句话说,他们是在要求人类“不完美”的权利。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没错,真实的世界总是善恶同行,美丑相伴。生活总是充满着痛苦和折磨,充满着恐惧和畏缩。但这种生活的苦难,这种人类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不完美”,恰恰体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我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这一切我都要求。”
野蛮人终于说道。
究竟是活在美梦中,享受无尽快感的人们更幸福,还是挣扎在现实中,与苦难搏斗,尽力追求未来的人们更幸福?
是享受的快乐更重要,还是在痛苦的尘世中寻找意义更重要?
答案,似乎有千千万万个,在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身上响起着。
人们的思索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科技的齿轮并不会因此停下脚步。
弗兰肯斯坦的实验已经奏响。
我们的美丽新世界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