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024-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我承认我是个自私的人,一直认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自己好一点。

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自己是被父亲放弃的那个人,他们一家三口在城里过着独生子女的日子,而我在乡下和奶奶相依为命,严重贫血、头发枯黄、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别人家都是一群孩子,我家就我一个,打架我没有优势只能巧取。

有一次雨后,同学们排着路队回家,到家门口才能自动离队。后面一个胖胖的女生一直踩我鞋子的后跟,我不敢反抗,忍着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我猛转身一头把她撞出队伍,不偏不倚惯性把她滑落到路边的粪坑里,我比兔子跑得都快向家的方向飞奔。

没有兄弟姐妹玩,那就看书,刚好邻居爷爷家有藏书乐意借给我,书开阔了我的视野——原来外面的世界比我们小村庄精彩得多,有高楼大厦、还有大书店、更有火车和飞机、也不缺培养老师的学校。

那一刻,我的心被书本带到了更远的世界,同龄的女孩子定亲后在我面前炫耀婆家送来的手表和新衣服,我在题海中翱翔。

去外地上学前回老家看望叔叔一家,邻居家的同龄伙伴挺着大肚自豪地回娘家,我的心抽搐一下:书本让我拜托了这样的命运。

高校校园真的是个崭新的世界,老乡会、图书馆、电影院、周末舞会,但也有教授们晚上和家属一起摆摊卖煎饼和茶叶蛋:难道造原子弹的真不如卖茶叶蛋的?

更离谱的是化学系的学姐竟然和拉面馆的小老板谈恋爱,课余时间在拉面馆重复着开票:二两一份不要香菜,四两宽面多一点汤……

我不禁内心嘀咕,他们有共同语言吗?我的初恋在北方一所机械专科学校,书信来往,我们谈诗歌、谈尼采、分享各自的体验,拆信件、写回信填补着我们青春的空白。偶尔闹误会,跳火车票看望彼此解除误会。

毕业分配时 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面前:他的系统我进不去!为了捍卫我们的爱情他放弃了石油管道局、放弃了留省城的机会,屈就在小县城的机械厂。

原以为我们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他去西安出差遇到了曾经的同学,那位老兄在宁破机械厂做销售风生水起,他动摇了。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跟不上他的步伐,就像我们同时乘着一列火车,终点站太遥远,我中途下车踏上了另一列火车。

“去那边如果不适应就回来!”他无力说道,但没有挽留。

“各自安好,永不再见。”挥挥手背起行囊我继续出发,别过脸去不让他看到我眼角快要滚下来的金豆。

时光荏苒,三十二年过去了我尊重自己的内心,不关注他的世界。

“你回来也过来看看,十几里的路程而已。”我们共同的朋友得知我回老家没有看他,发出灵魂拷问。

“请你理解,见面难免聊起他,他过得好,我还没有强大到不失落;他落魄我心里也不会好受,就把曾经的美好藏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感谢他在人生路上陪我走过一程。”

在我自认为适合的地方工作安定下来,遇到了生活中另一半徐军:那时候他刚刚进修回来,厚道、木讷、真诚。

交往一段时间彼此觉得合适,走进婚姻之前我的态度很明确:“我不会当家庭主妇,即便你一个月挣一千元,我挣一百元,这一百元我花的理直气壮 。”

“我的父母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是双职工,况且现在?我尊重你的选择。”感谢徐军的理解。

走进婚姻,白手起家,老人催生是必然。

“现在条件这么差,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是不负责任。”我不想自己的孩子重新经历我的过往。

“我们现在身体还行,能帮助带孩子。”老人给出承诺。

“我尽可能帮助带孩子。”徐军也给我保证。

女儿顺利出生,徐军实现了诺言,老人们也给力,尽可能帮助带孩子,甚至让孩子在那里借读一直到考上高中。

有老人帮忙,我的工作一点也没有耽误,孩子也在我的预期中成长。

中考后的那个暑假,陪着孩子外出旅游,我选择了首都北京,特意带她去了北大、清华校园,那浓厚的学术气氛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

高中三年孩子稳扎稳打。

“你希望我在本省上大学,还是希望我去外地读书。”孩子不经意间问我。

“你能出去,我才有机会出去。”我把压力给到孩子身上。

果然,孩子孔雀东南飞了。读书、工作都在外地。

“养儿防老”不在我的思维范畴,养一个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足够我挣一份丰富的养老金,我只是想体验一下生养孩子的过程,见证生命的成长,完善我的生命历程,仅此而已。

孩子长大我也跑完了职场,那点可怜的退休金不足以给我安全感,于是我选择了退而不休,奋斗五年所得的金钱,一半回馈给小时候给过我帮助的亲人,另一半存在我的养老账户里,钱能给我安全感。

孩子成家那会,我和徐军尽可能给予经济援助,徐军曾经建议:“要不把那套老房子也卖掉补贴孩子吧!”

“坚决不行,那套房子虽然租金只有几百元,那是持续的现金流,你工资高,我工资低没有保障。”给自己留点养老备用金我心里才踏实,“他们年轻有资本拼搏。”

后来受孩子邀请住到一起,我也提前声明:“咱们彼此是亲人,我也不是保姆,只做分内的事情。”

说到做到,厨房以外的事情我不参与。

彻底跑完职场,重拾爱好,每天读读写写,刚开始不过是给情绪一个发泄的出口,走过四个年头为爱发光。

今年是我码字的第五个念头,每天在读写上起码有四个小时的时间,有付出就想有收获,我也不例外,整理过往文字发布到不同的平台,几分几毛又怎样,苍蝇蚊子都是肉。

希望我的文字被看见,给我一点旅居的盘缠。

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不过三万多天,重要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没有太重要,唯独对自己好是一辈子的修行。

年轻的时候拼搏不过是年老有点保障;

布局保险也不过是遇到事转嫁经济危机;

辛苦码字有点盘缠不至于脚步被困住。

自私是人的本性,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自己好一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