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第1章-微习惯是什么?
微习惯——每天只做一点点的无负担习惯养成法
(1)一切的源头。
挑战1个俯卧撑。
(2)终结失败的转折点。
《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主要讲创造性思维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技巧之一“假面具”。按照这个方法,如果你想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它的对立面着手思考,看会有什么创意迸发出来。举例:如果想盖一座摩天大楼,就反过来想如果造一座深入地下的建筑会怎样。——强迫大脑拓宽思路,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进而迸发更多创意。
30分钟锻炼的对立面是什么?对立面之1:吃着冰激淋看电视;
30分钟锻炼的对立面是什么?对立面之2:只做1个俯卧撑;(微习惯灵感起步)
把1个俯卧撑,变成了看似不肯能的30分钟锻炼,输出《挑战1个俯卧撑》。
2013年全年,每天的目标就是完成1个俯卧撑。(当然,每天通常都会多做几个。)
2013年1~6月上旬:家里健身;
2013年6月:从家到健身房的跨越;
2013年9月20日:意识到这个办法可以应用到其他生活领域的潜力。比如:阅读和写作。
践行期间发现:1、虽然只是每天做几个俯卧撑,但这种行为的确能在生理和心理上影响你的感受。我的身体更结实了,肌肉也练出来了。2、我意识到锻炼正在变成惯性。即使是面对这么微不足道的挑战,我每天也在做了不起的事情。定期锻炼变得越来越简单。
(3)只为培养好习惯
微习惯策略:培养好习惯、增加积极行为、丰富生活。
消除坏习惯和建立好习惯有着共同的目标——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取代原有的行为方式。如果你有坏习惯,你改变自己的主要动力是远离这些消极的东西;如果你有好习惯,你改变自己的主要动力是靠近这些积极的东西。“靠近”是微习惯策略的重点。
黑暗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我们给“缺乏光明”起的别名。
(4)微习惯简介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
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1个;
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
把“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缩减成每天想两件好事;
把“像企业家一样创新”缩减成每天想出两个点子(跟其他有企业家风范的行为比较,这一点容易得多)。
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微步骤,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
微习惯体系的威力:应用、思维模式、固有正反馈循环机制、对自我效能感的自然提升。
按照微习惯策略行动,就是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
利用微习惯做事,你会收获巨大惊喜:
1、完成微目标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像进行这些积极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内心的抵触就会减轻。
2、收获惯性。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
(5)习惯和大脑探秘
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中大约有45%源于习惯。习惯其实远比这45%的比重代表的含义更重要,因为习惯是不断重复的行为,而且大部分每天都在重复,长远看,这种不断的重复叠加起来,要么收益颇丰,要么贻害无穷。
(6)习惯在大脑里的样子
1、神经通路是大脑里的沟通渠道,这些通路就是习惯在身体里的“长相”。它的工作机制:一旦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外部信号触发,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通路放电,然后你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习惯行为的强烈欲望。比如,如果你每天醒来后都要马上洗澡,那就会有一个神经通路和这个行为关联。你一醒来,这个“洗澡神经元”就会放电,然后你就会像僵尸一样走过去洗澡——根本无需思考!
2、随着习惯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神经通路会变得更粗、更牢固。
——如果想要建立并强化特定的神经通路,我们就要不断重复。
(7)习惯还与压力有关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项实验和杜克大学的一项实验都发现:压力会促进人们更加依赖惯性行为。
温迪.伍德博士根据她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提出:“遇到压力时,人们无法轻易做出决定,意志力会减弱或令人感到不知所措。你没有精力作出决定时,往往会重复平时的做法。”
(8)养成新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但不同行为所需时间相差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这表明人们将习惯自动化所需时间千差万别。
根据作者的经验,习惯形成的第一个信号是抵触情绪减弱。我们的思维通过在这些神经通路中发送电脉冲来实现内部沟通,众所周知,电流总是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
与此类似,我们的大脑偏爱执行习惯,因为它们有现成的路径,也有已知的回报。可是,新的行为没有经过实践,存在风险,而且没有建立起神经通路,因此,在这个行为还没有形成坚固的路径时,你必须特意压制平时的行为。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新生的神经通路就会开始成长,总有一天,它能和之前的行为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