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01
几年以前,和孩子去一个朋友家里玩,朋友新搬了家,我们不是很熟悉,于是按照他说的地址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
朋友知道后,拿出手机,说:“这里面有共享地址,你早说我给你发个地址就可以了,瞧你白走了这么多的路。”我看了一眼还在兴奋中的孩子,摇着头笑道:“不白走。”
虽然绕了一些路,但是孩子一直很开心,孩子不但看到了绿萝绕树,还在一条小河边的水草里看到了小龙虾,路上还和一只毛茸茸、胖乎乎的小狗玩了一会儿。
就在进朋友家的小区之前,孩子还回味不已地说:“这真是一趟有趣的旅行,是不是?”虽然还没有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但在孩子的眼里,这一路上的经历已算得上不虚此行的小旅行了。其实,这就够了,不是吗?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只缺乏发现美好的眼睛,和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大概每个人都曾有过迷茫、困惑的经历,但等成长之后再回头看,常常会觉得当初的自己很稚嫩。
但是没关系,正是那些战胜焦虑、在茫然中突围的过程,让我们迅速成长,也慢慢地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
对待那些心酸的过往不妨看淡一点,过去的已经过去。
那些爱错的人、做错的事、错误的选择,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成为了今天的自己,那些刻骨铭心的感受和体会亦会成为我们这一生中珍贵的记忆。
也许,有时你会因当下遇到的一点困难,而对明天有过多的担心和顾虑,但没有人能完全预知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遇到好事自然皆大欢喜,遇到不好的事也要勇于去面对和改变。
请记住:安安心心活在每一个当下,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02
曾国藩少年时候,目标远大,立志要做圣人。自从他立志之后,就开始给自己订立规矩,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之日起,每天做“日课”。所谓日课,其实就是检省自己的日记。
而从十月二日起,他给自己规定了基本的学习日程: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这是必须完成的课程下限,除此之外,他还每日读《易》,练习作文。
直到逝世前四天的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一日,他还在日记里这样反省自己:
余精神散漫已久,凡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惶悚惭郝!
日记自省这件事,他坚持了一辈子。当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磨练的笨功夫,让曾国藩做事也越来越有恒心。
而学习这件事,曾国藩也同样坚持了一生。公务繁忙也依然坚持读书写作,哪怕是在军中,“每日必读书数页,填日记数条,习字一篇,……终身以为常。”
每天的反思让他越来越接近圣人的标准,每天的学习让他年过五旬,思维依然没有固化,依然处于不断的进步中。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你只要一点一点去做,一步步去走,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
03
不知你是否发现,人越年轻,感性的烦恼越多。
工作上受点委屈,有时就觉得全世界都对自己不公平;学业上遇到点挫折,就怀疑为什么只有自己过得如此难;感情上受到点伤害,就感觉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了。
慢慢地随着年纪增长,你会发现:曾以为放不下的人,如今都已释然;曾以为处理不了的大事,如今都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曾以为迈不过去的坎,如今都成了风轻云淡的笑谈。
生活总会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初出茅庐时,我们心浮气躁,渴望被肯定,但往往又经不起旁人的打击和批评;我们急于求成,渴望被认可,但又受不了反复地打磨和历练;我们渴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常常事与愿违,难免大失所望。
随着阅历不断累积,我们会发现,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许多事急不来。台上一分钟的闪耀,需要台下十年功的努力,许多过程省不了。只有吃了必须吃的苦、受了必须受的累,才有资格和底气去选择诗和远方。
我们都曾渴望一帆风顺、无忧无虑,没有担心和顾忌,没有痛苦和不如意。后来渐渐领悟到,五味杂陈才是真正的生活,悲欣交集才是真正的人生。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以他的名声作为唯一标准,能做好每件小事又何尝不值得尊敬;一个人的优秀并不以他的能力作为唯一衡量,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值得称赞;一个人的幸福并不以他的财富作为唯一度量,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懂得知足就会收获快乐。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必给自己套上太多枷锁。遇到烦恼时,把人生放长远点看,就不会被眼前的小事困住;感到焦虑时,把人生缩小来看,过好了每一个此时此刻,就相当于过好了一生。
音乐人李宗盛说:时过境迁,终于明白,人一生中每一个经历过的城市都是相通的,每一个努力过的脚印都是相连的,它一步步带我走到今天,成就今天的我。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在利益得失中活出自己的澄明和坦荡,在浮躁不安中活出自己的沉着和淡定,在纷繁芜杂中活出自己的简单和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