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抗宝宝的分离焦虑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158/b724dc26edbab65a.jpeg)
01 分离焦虑来袭
概念 /
所谓“分离焦虑症”,是指幼儿和亲密的抚养者之间突然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
年龄 /
一般情况下,分离焦虑会在1岁左右出现,三岁左右逐渐平和;有些宝宝在8-10月就会出现焦虑;有些孩子在6岁左右才会彻底摆脱分离焦虑的困扰。
阶段 /
约翰.鲍尔比将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失望阶段(哭泣断断续续,不理会他人);超脱阶段(恢复鸡血)
周期 /
拒幼儿园小班新入园调研显示: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持续三周以上的占20%。
轻重 /
性格开朗的宝宝,朋友多的宝宝,分离焦虑会轻一些;反之,内向的宝宝,会更期望妈妈的安全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158/18d90c6ccf50f4f9.jpeg)
02分离焦虑产生原因
自然 /
8个月后的宝宝主观意识增强,认生,粘人
不可抗力突发状况的产生
焦虑症遗传
环境 /
频繁变更的看护者
二胎新生命的到来
环境的变更(如3岁入园)
人为 /
日常过分娇惯
活动上过多限制,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填鸭式”教育
畏惧综合症(胆小、内向、不爱社交、不合群)
突然的离开会让宝宝感觉“我是不是被抛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158/21c06bee4a97b2a4.jpeg)
03分离焦虑负面影响
关注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关注素质教育。
前几年媒体曾报道有位智商很高、考试成绩很好的大学生当听说将被派往国外学习时,竟浑身发抖不知所措,如今看来,那也许就是“分离焦虑”的严重表现。
一旦要和家长分离,宝宝通常会哭闹,不安,难眠,焦躁,粘人,分秒不离;情绪波动大时,还会出现不吃不喝不睡觉的情况,从而导致宝宝免疫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更有的出现吃手、尿床、反射性呕吐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158/1fcdb469a3d36f3b.jpeg)
04家长的错误处理
面对宝宝的分离焦虑,家长处理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但这些往往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出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突然离开/
老人家最擅长的是把宝宝挡住,别让他看见,然后妈妈伺机离开,有木有?
好吧,留下来/
听着宝宝嚎啕大哭或者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心都化了,好吧,一切活动取消,有木有?
听宝宝的/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不去,不去......好吧,不去就不去吧,宝宝说了算,有木有?
处罚孩子 /
你在不听话我就打你了啊,我还有事呢,去,一边玩去,有木有?
物质交换 /
给你5块钱,买点东西吃吧,有木有?
画饼欺骗 /
等妈妈回来,一定带你去看小动物,我们去抓鱼鱼好不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158/37bdfeabb094445e.jpeg)
05 但爱,就是一种放手
其实,分离是一个过渡,等一切过去了,这种分离的经历,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潜能:
承受挫折的能力;观察思考的能力;自我表达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158/41b6da7d59582b08.jpeg)
06 可以这么做,您掂量
1)未雨绸缪必不可少
在照顾咩咩上,我早就习惯了未雨绸缪,没有事情更好,一旦有事情,就不会着急忙慌。
因为我清楚自己是个事业型的女汉子,早晚有一天还是得将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因此,在咩咩的照顾上,我把日常的陪伴交给了爸爸,而中午、晚上洗澡、睡觉或者细节护理的事项自己负责,这样,每天就差不多有一整块(八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处理家务或者事业上的事情,以备接下来的工作。
即使在白天我离开了,咩咩还是会习惯爸爸的陪伴,因为当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已经回到家里了。
2)让固定时间分离成为一种习惯
把你们的分离时间规律化,这样,在特定的时间,宝宝会清楚你该出去了。
3)让看护者给他更多的爱
更换看护者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大家都需要至少3个月的磨合期,因此,借这三个月时间,你可以事无巨细的和看护者沟通,这样,即使你出去了,宝宝的日常习惯不会受太大影响,分离的焦虑自然会降低。
4)回家了,就增加有效陪伴
如果爱,请深爱!这句话,放在宝宝身上更适合。好好珍惜和宝宝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让他开心快乐。(这两天整理照片,回顾以前的点滴,每一张照片怎么都那么珍贵,感动的几度想流泪)
5)包容和接纳他的所有小情绪
宝宝一旦出现了分离焦虑,会有很多心理和生理的症状出现,有可能会持续三周左右,那么在宝宝有情绪时,家人和看护者一定要有耐心,包容和接纳他的情绪,慢慢会好起来的。
6)不要羞于“再见”,“晚安”,“妈妈爱你”
离别时,和宝宝挥挥手“再见”,回来了,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宝宝“妈妈爱你”,要睡觉了,亲亲宝宝的额头,告诉他“晚安”,让爱包围着他。
7)游戏、朋友、空间、精彩是良药
游戏,就是小屁孩的生命力量!在宝宝的焦虑期,可以用精彩的游戏转移他的注意力;也可以让他参与到小朋友的互动中;或者带他去户外看看自然风景,在草地上走一走,充实起来,就会好很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158/086aca396c26c4fe.jpeg)
宝贝,
等到月亮婆婆出来了,
星星把天空点亮了,
粑粑麻麻也就回来了,
好不好?
哎吆小屁孩儿,一个集育儿与美文的公众号,纯干货,不忽悠!每天奉上一篇心灵鸡汤文,
每周奉上两篇干货育儿专题,我是咩咩妈,职场女汉子,未来的女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