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瘾”而出-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 》读后感之六关于情绪调节(2

2024-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胖若两人0613

1、 情感区分能力,允许他人有情绪。父母应该有更高的情感区分能力,允许孩子在父母限制其使用手机后出现的一些负性情绪反应

2、 不要违背守恒法则,守恒发展是大自然存在的最为重要的运转法则,也称作为因果循环定律,最为重要的一个守恒法则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

3、 个体的痛苦往往源于佛学中经常讲到的“忘求”,想要的太多,而付出的不够。明明付出不够,可看到对应的未达自己预期的结果还是无法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责不已、灰心丧气,这些情绪有让自己更加无力面对现实的困扰,从而陷入恶性循环,长期无法实现时,就会由焦虑转为抑郁,掉入情绪陷阱。

4、 改变负面性情绪的态度:提升对负性情绪的容纳度,来进行情绪调适。建立一种态度,对负性情绪不排斥,对正性情绪不赞誉,只是作为一次通过这些情感的出现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让自己的心智水平更成熟

5、 情绪抚慰的两种途径

1) 个人层面的自我抚慰:腹式呼吸、放松、自我共情、自我交谈等方案

2) 他人共情:青少年没有自我抚慰能力,需要父母或者老师采用共情的方式来抚慰心灵

3) 有效共情的步骤:

① 去体验青少年的内在状态,观察自我的内在状态。聆听和观察,尽可能达成非语言性的情绪共鸣。(此刻,他有着怎样的情绪体验,他有着怎样的内在渴望)

② 对青少年的状态进行恰当意义的归因,用语言来回应对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及思考角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