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之雪(十三)后记
尔今,我从珠峰回来已有一个多月了,坐在家中静静地回忆着整个攀登过程,执笔将经历的细节予以固化。艰辛的历程已经结束,生活又重回既往。从冰峰雪崖的上的极度粗砺的生存方式,又恢复至安逸的常态。这种跌宕与反差,竟会让我觉着生活的某种夸张和不真实。
再上高原,再度登山,自己的“非份之念”好像更多了,以至会全然忘记自己年龄为何,“野心”的膨胀系数仍然在与日俱增。或许,是我特别敏感于生命容量之有限,常使自己有着一种紧迫之感。因为,能领略高原之大美的人生的黄金期是很短暂的,其需要极其充沛的体能作保障,而到了一定的时候,即便你再有雄心壮志,也会觉得力不从心。
此次同行的摄影家唐老师,是个十分敬业而颇具勇气的人,年龄与我相近,他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几乎已拍遍了中国有名的雪山。但这次在走至5800营地时,他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并一再感慨:我感觉自己真的老了,太累了!我以前还感觉不到……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所以,容不得用“以后”或“将来”来拖延、敷衍自已的追求,必须只争朝夕。有时,我也自问,人生到了今天这阶段,蛰伏于心中的梦想,抑或是“野心”还这么強烈,切合实际吗?
这还真的不好回答,人,总得有梦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准哪一天,梦想真的就让你实现了呢!譬如,此次的珠峰之梦,不是成了吗!
6500多米,我的一个新的海拔高度。曾经,我是那么热切地期盼和追逐着这个高度,甚至期盼着能够走得更高。但是,现在这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言:只是为着与珠峰——我心中的神山,有一次亲密的接触。仅此而已!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宿愿,仅凭着这一点,我想,我的人生或许比别人多了点精彩,少了些遗憾。
从珠峰回来的当天下午,我们在定日县的扎西宗乡落脚。傍晚时分,在唐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又专程驱车近一个小时,去加乌拉山口(那儿可见到包括珠峰在內的1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拍摄落霞映雪山的照片。只可惜雾气太重,片子拍得不太理想。
于是,第二天未待天亮,我们又再次赶往加乌拉山口。这次,好运眷顾了我们。黎明的空气清澈通透,霞光中,一座座雪峰都似披上了一层金箔,光芒璀璨,如焰如炬,拍摄的效果出奇地好——这是我盼望已久的画面!,激动之余,我即兴写下了以下这首诗:
与天上的
冰峰
道一声再见
与风中的
旗云
挥手告别
我来过
珠穆朗玛
我的女神
我的至恋
与你相拥
这世上
已没了
多余的羁绁
攀行万仞
只是为着
把纯洁的
天堂
留于心间
再度回首
霞如炬
雪似焰
面向远方
我欲长叩
双眸
泪光涟涟
一生的
思念
凝固于
那雪山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