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之留侯张良

2019-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中打柴人

何谓勇士?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仔细思考过,也与人探讨过。有人说,沙场冲锋,为国尽忠,悍不畏死者,是为勇士;也有人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亦往者,可为勇士。还有人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此种人,也可称作勇士。那么,他们究竟谁是真正的勇士?

诚然,以上三种人,他们都是真正的勇士,他们或许做的事不同,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但,这三种人却都用他们那刚烈的气质,成就了属于他们的勇士之名。而今天,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便也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张良。

事实上,关于张良这个名字,以及张良的故事,相信凡我国人都是了解的,即使是不了解的,也至少是听过这个名字的,知道这个人的,明白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时人以帝王之师称之,后人以“谋圣”尊之,历代王朝更是一次次的将其配享历代帝王庙中,以上,便是张良这个人于后世的地位表现。

所以,尽管张良在事实上就只是一位谋士,但是,其人所成就的功业,所展现的人格魅力,却为后世之人所不断崇敬。

而后人尊奉张良,也更多的是以其超绝的计谋算术,但,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去掉那些,张良此人真正的人格魅力,也是足以让我等后人为之赞叹的,何也?正如一代文豪苏东坡所写的《留侯论》中曾有云: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张良,众所周知,这是一位谋士,而在我们大多数现人的眼里,一般谋士之人,都是和勇字不沾边的,毕竟,谋士者,也多为文弱书生,故而,书生者,何谈勇也?然,这不过是现人的误解罢了。

没错,张良此人的确是天上的文弱书生模样,正如太史公所说的:“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是啊,一个长得如同女子般的书生,谁又能想到,居然就是那位名震天下的张良张子房呢?

事实上,张良此人虽然长得文弱,但是其最出名的,也是最为时人为之尊重的一件事,正是其对于那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惊天一击。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嬴政即位的第二十九年,也是其君临天下即皇帝位的第三年。当志得意满的秦始皇率领着其庞大的禁军卫队出巡天下之时,却没有料到,一场针对他的巨大灾难即将来临。

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狼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汉书·张良传》

那一年,应该是公元前218年。而此时的张良,也已经有三十二岁了,换做常人来看,此时的张良最应该做的事就是成家立业,但,谁都没有料到,这位年轻人居然会有如此的血性。是,六国是亡了,尤其是弱韩,更是首先亡国,但,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却并不能轻易接受这个事实,五世相韩啊,曾经的张良家族,连续数代深受韩王恩惠而历任相国之位,然却最终将韩国带向了毁灭,虽然他们的确是尽力了,可张良,这位年仅三十二岁的年轻人,却并不甘如此,正所谓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五步,故而,张良眼见仇人依然存世,便决意,报必死之心,行惊天一刺。

博狼沙,古地名,位于我国先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没错,这里就是张良为秦始皇这位扫荡人间的一代雄主选择的墓地,但,能不能成,还是两说。虽然,张良为了刺杀秦始皇,不仅散尽家财,还仔细谋划数年,更求得一力士帮助,无疑,此次张良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一战杀始皇。

那么,张良成功了吗?但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是病死的,所以,很显然,此次张良的行动,尽管谋划完备,但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其实,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打错了,只打中了秦始皇座驾中的一辆副车,只能说是天命如此。然,此次的刺杀行动,虽然未能成,但也逼得秦始皇于全国之内捕杀罪犯整整十日,由此可见此次刺杀行动对于始皇的震慑力。

而这一切,居然就是一位长相如妇人的张良所为,是啊,人真的是不可貌相啊,如张良,虽其貌不扬,但是其人却能以孤身之力行六国后人不敢为之事,那么,这样的张良,可称之为勇士吗?

如刚才笔者所引用的苏东坡《留侯论》中所言,是,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但,这就是真正的勇吗?张良是够血性,以孤身之力,报必死之心,行惊天一刺,作为一名血性儿郎,至少笔者是服的,但,问题是匹夫之怒固然精彩卓然,可又有什么用呢?意义何在?始皇依然健在,这天下,依然还叫做秦帝国,而你张良呢?反而是为了逃命隐姓埋名,流落他乡,这就是真正的勇吗?当然,笔者不是说这不是勇,然,至少距离苏东坡所言的大勇者,真正勇者,还是不够资格的。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留侯论》

众所周知,张良一生中影响其最大的奇遇,便是那场“圯上受书”。当时,张良已经经历了博狼沙事件,曾经的那股傲气虽然依旧,但是却更沉稳了。而就在这时,在圯上桥头,张良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鞋子扔下桥去,并故作傲慢的指使去捡,话说张良是何等人啊,顿时就想揍这老家伙一顿,但又念其年老,便强压怒火去捡了,却不料,老人对张良说了一句:“孺子可教也。”之后,便与张良约定五日之后再于此地相遇。五日后,张良到来,却看到老人早到,老人怒骂张良不守时,并让其五日后再来,其实,怎么能说是张良不守时呢?明明是老人来早了,但此时的张良却并未计较,而后,又是五日,张良提前到,但不料老人又是早到,便又骂张良,令其五日后再来,而这次,张良遂吸取教训,于半夜到达,果然,不久后老人才来。故事,到了此时才结束,原来,老人做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试探张良,考验张良,很显然,张良通过考验,由此老人便赐其《太公兵法》助其成就大业。

以上故事,正如苏东坡所认为的,固然,这故事有神话的成分在内,但是,真假先不说,就说此次事件中张良的行为。正如苏东坡认为的,这天下真正的大勇者,是能够有大忍者,如张良曾经,为报仇,有大才傍身,却行匹夫之勇,其未死,也算是上天怜惜他,而那位赐予张良兵法的老人,更是如此。老人为何要一次次的试探张良,羞辱张良,其实就是要让张良明白,大丈夫行世,被羞辱与侮辱都是难免的,但若事事争强好胜,事事行匹夫之勇,则终究成不了大器,为一小人物罢了,唯有能忍一时之忍,方才可成日后之大业。总之,真正大勇者,便是能能有大忍者,正所谓: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如此,在笔者看来,张良而后能够成就如此大业,其得兵书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或许是在那次事件中真正明白的事情。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一生要做什么,而不是只图一时之快,否则,其人终究是难以成就大器。故,先有勾践卧薪尝胆,遂成三千越甲可吞吴;后有韩信受胯下之辱,才能领三军建不世之功。

那么,再到全文开头,什么才是真正的勇士呢?

很显然,定然是如张良这般的人物,虽有如一女子之文弱身体,却心怀大志,虽初期莽撞行匹夫之勇,但是其能知错就改,能忍一时之气,受一刻之辱,方才最终凭借其智谋助沛公刘邦提大军入函谷,攻咸阳,从而一战灭秦,实现了其毕生之愿。

如此,才方为那个真正傲视华夏的谋圣张子房,才是笔者真正尊重张良的原因。

最后的最后,笔者就附上苏东坡《留侯论》全文,以全留侯张子房大勇之名: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