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原创文字集

雨夜浅思

2018-01-16  本文已影响16人  淡淡翠
雨夜浅思

文丨淡淡翠

窗外落雨了。

这样的时刻,若是有人促膝夜谈是最好不过了。若是没有也不要紧,放一曲音乐,泡一壶淡茶,捧一本旧书,与作者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交谈”。

以前读书,极喜欢这个“落”字。“落雨”比“下雨”一词,似凭空生出了许许多多不可言传的诗意。

让人不由得想到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也联想到了“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再比如:“读书”一词的“读”字,就比“看”更多了一层沉下心来的寂静;“极喜欢”里面的“极”,更是比“很”字多了些许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情感… …

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处,由此可窥一斑。

以前不喜欢文言文,只觉得读起来拗口、难懂。没想到,随着年岁渐长,竟然从这些文言语句中,体会到了无限妙趣。古文中简单几字,就抵得上现在白话文里面洋洋洒洒一片赘言。

谢惠连的传世名作《雪赋》里面,开篇三句话只有二十字——“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寥寥数语,就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背景介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梁文帝萧纲的《晚春赋》里面描写景物的句子,也是极其简洁——

“水筛空而照底,风入树而香枝。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望初篁之傍岑,爱新荷之发池。石凭波而倒植,林隐日而横垂。”

作者妙笔生花,只用简单几句话,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娴静美丽的春日画卷,令人叹服。

季羡林在自己的《谈写作》一书中,对古代散文有过专门的评价:“古代散文大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节奏和韵律,本来都是诗歌的特点;但是,在优秀的散文中也都可以找到,似乎是不可缺少的。”

在我仅有的几篇古文阅读里,确实是有着类似诗歌一样的感受。让人在文字中,流连忘返。

当然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写文言文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中国文字之美。只要认真去找,总会找到那些细小的、不轻易被人发觉的美好和感动。

在文字的海洋里待得越久,就越喜欢上了这种烹茶读书、写写画画的时光。闭门读书,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半轮新月数竿竹,千卷藏书一盏茶”。我虽做不到藏书千卷,但至少能做到“灯下玩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梦里闻书声”。

妙不可言。

#日更666#第十六更

#解剖实验室静心研修社#第二十九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