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潘文明_诗歌_知青运动50周年投稿作品
《一 首 悲 壮 的 歌 》
——为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而作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这是一段
不堪回首的即将尘封的往事。
但,至今仍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还在执着地寻觅着那最后的答案。
为了沸腾的青春被残酷地冷却,
为了纯洁的信念被轻易地愚弄。
他们昂着首,伸张双臂,凄凉、悲壮地呐喊:
苍天啊!这究竟、究竟是为什么?
五十年前的今天、往事还历历在目,
在无数的车站和广场的上空;
凝聚着、凝聚着浓浓的悲恸的云。
汽笛的哀鸣、让泪水模糊了人们的视线,
父与子,母与女……似生离死别;
亲人们相拥而泣,凄凄欲断魂。
有狂热的向往,也有隐隐的莫名的悲哀,
在这里交织起一场五味杂陈的奇异的交响乐;
从这里出发,茫然地奔向人生的另一个驿站。
当满眼迷茫的我们,在静谧的山野和狂风呼啸的草原;
慢慢的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的沉寂下来,
人们才清醒的意识到:满是创伤的祖国母亲,
已无暇顾及我们这群不幸的早产儿。
一曲曲哀怨的“松花江上”深沉的琴声,
在寂静的小山坳里回声、缭绕。
一首首凄凉的“嘉陵江畔”的吟唱,引发了多少共鸣;
在辽阔的大江南北的原野上亢奋、激扬。
可悲啊!在辨证法的故乡里,人们是这样的无知。
最终必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应有的惩罚。
无奈之下,为了生计,我们默默地扛起锄头,
扮演着修理“地球”的多余的角色。
也无意识的为许多愚昧的、被遗忘的角落,
带去如同萤火虫般微弱的智慧和文明的火种。
终于,似久旱的禾苗盼来了一场雨露,我们返城啦!
历史就这样忡忡的被动而来,又匆匆的被动而去。
这样的学费太昂贵——求知被终止,人格被扭曲;
我们睁着疲惫的双眼,用颤抖的手取回结业证书。
生活似乎得以重新开始,阴影却久久无法抹去,
庆幸的是,我们已学会在逆境中勇敢的去面对。
我们含着委屈的泪,用真诚、感恩的心和细腻的手;
试图去拂平祖国母亲那难以愈合的创伤。
但这社会已经如此陌生:物欲横流,世态炎凉;
实事求是和美德早已塞进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曾经拥有世界古老的文明美誉的伟大的民族,
一切都仿佛在沉沦,就因为她没有了精神支柱。
龙的图腾是骄傲的象征,
他显示着一种是不屈不饶的意志和力量。
千年封建的奴化,百年殖民的奴驯,
都不曾使她被历史抛去,东方的醒狮已低吼。
当今的世界仍在危机中痛苦的徘徊,
也许,这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未了的情怀。
大浪淘沙,翻腾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糟粕,
传承这优秀的中华文明,圆我们民族的伟大梦想
闻鸣 2018.12.9成稿
《因 为 我 们 是 知 青》
——为上山下乡五十周年而作
迎着东边的第一缕金色的曙光,
我们幸福地和共和国一起成长。
就因为有了那震惊寰宇的庄严的宣誓,
中华民族从此挺直了脊梁。
金鸡唱晓,告白天下新世纪已启航;
雄狮低吼,让世界也抖擞、激昂。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得太多、太多,
更深深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们曾天真无暇地吟唱着“小白船”,
尽情地在美满的岁月小河里荡漾。
放飞理想,在美丽的百花丛中来回穿梭;
歌声轻扬,和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荡。
谁也不用顾忌“碰瓷”,而热情地去帮人一把;
哪怕是艰难上坡的小推车,都不会在半路抛锚。
就因为国力的悬殊,和沉迷于胜利的冲动;
就因为世界的风云突变,我们不知路该何往。
顽固地把教条当成了解决矛盾的良方,
不把经济规律当回事,必然要遭受应有惩罚。
从奔赴时的“光荣”,到落地后的“改造”;
这中间才仅仅几个月的时差!
被抛去了吗?我们最后才明白:
是疲惫不堪的“她”,已无暇把我们顾及。
不必“无悔”,也无须“骄傲”;
更不必把伤痕和痛苦,时时的在嘴边唠叨。
择路的艰难,是需要坚强的信仰。
从摸着石子过河,到豪迈的顶层设计;
前辈们从来没有懈怠,更没有抛去信仰。
如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领路人;
不就是一群能承前启后的曾经的知青。
历史的苦酒,谁也无法逃避;
只能勇敢的去品尝,知味其中的苦辣辛酸。
命运如此,我们又何必再说三道四;
苦尽甘来,多少人不都已能潇洒忘龄。
周易,就是最朴素、古老的辩证法;
从而,有了大同世界到和谐社会的构想。
笑看今日世界,谁与争锋;
从这里,你会懂得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谁说我们的血已不再热,不再沸腾;
当鱼尾纹悄悄地爬上我们的眼帘。
谁说我们已不再高歌,不再欢畅;
我们仍执着地追求儿时的美好的梦想。
君不见沧海桑田水之东去,青丝已成霜;
君不见顷峰断流又成一景,杞人勘可怜。
汇进一滴水,终会成涛涛;
挥毫尽洒脱,引吭诗意浓。
我们的历史职责:告诉后代,一个真实的中国;
因为我们是知青,曾经和祖国一起共度劫难。
让我们在爱与感恩的滋养中陶然自乐;
让我们在诗与歌的熏陶中不断超越、升华。
闻 鸣20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