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用底层规律开启认知驱动力

2021-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席婕寒

坚持早起、健身、读书、写作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最近我经常陷入这样的一个困境,我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这么自律到底是为什么?刚开始觉得自己变化挺大的,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

于是失去方向的自己又开始变得无所适从,早上虽然还早起,但是不会再那么早了,健身虽然还在做,但是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读书算是坚持得比较好了,可是现在已经11月底了,离自己一年一百本书的距离还一半,看来今年是完不成了。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直到我看到《认知驱动》这本书,开篇那个读者问作者周岭的问题,和我的情况如出一辙,周岭的回答如同当头棒喝。

周岭问那位读者:“那你有什么产出吗?”

是啊,产出!我有什么产出吗?没有结果的努力不能说都是毫无意义的,但是确实失去了一大半的意义。

就像没有考试的学习,虽然也会学到一定的东西,但是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啊。我对自己没有产出的要求,我的努力就像没有考试的学习,以前是糊弄老师,现在是糊弄自己。所以,我们很努力却看不到希望。

《认知驱动》告诉我们,一个人最终的成长是做有价值的事,成为有价值的人。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开启自己的认知驱动力呢?

01 改变,从创造价值开始

周岭在《认知驱动》中说:“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因为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现在是一个焦虑的年代,某音上某书上,到处都是强调早起,阅读或者自律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在渴望成长。

周岭告诉我们,我们的成长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向成长,一种是外向成长。

内向成长是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是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很多人一开始只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很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就像阅读,很多人总说自己读完就忘,因为当我们一直在读书,却不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读过的书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浪一来就没了,时间一久就忘了。

因为我们缺少创造价值的意识,虽然我们每天健身阅读,努力提升自己,但是没有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价值,没有回馈,没有成就感,我们的努力当然会失去意义,我们也就失去了内驱力。

我们只做了培养习惯的“内向成长”,忽略了打造技能的“外向成长”。就像我们只输入不输出一样,输入也变得毫无意义。没有真正的产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果,我们的努力就无法创造价值,我们的努力也会失去意义。

成年人做事情都是看重结果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因此,我们必须着手改变自己,重技能辅习惯,重输出辅输入。

所以,产出产品,创作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我们的改变应该从创作价值开始。

02 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2021年的11月进入尾声,淘宝上又开始卖新的一年的日程表或者手账本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又开始摩拳擦掌地告诉自己,我再放荡一个月,新的一年我一定要努力。仿佛看到去年的自己也是这样跟自己说的。

每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总会雄心勃勃地制定来年的目标和计划,然后这份计划执行一个月?两个月?也许最多三个月,最终束之高阁、不了了之。

但是《认知驱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的目标和动力从来都不是因为新年,而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事情清晰而长远的认知。

所以,我们必须看清一件事物背后的机制,寻找这件事物的意义,感受到这件事物的好处。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吧。我先天性体质不太好,小时候经常感冒生病,印象中一二年级的时候动不动就发烧,动不动就请假。我妈为了让我体质变好,就希望我能多运动,可是我偏偏从小就是个不爱运动的孩子,无论我妈怎么说,我总是不愿意去动。我还小时候总认为四肢发达的人必定头脑简单,我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看书上。

直到现在人到中年,看了《运动改造大脑》,真正了解了运动、健身对于身体大脑的影响,了解身体状态对于思考的影响,了解健康对于一个人到底有多重要。于是,两年前我开始早起健身,不用任何人游说我,不用任何人逼我,我总会自动自觉地去运动,因为我知道运动健身背后的机制,运动健身的意义。

而且在健身之后,我的身体状态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感冒少了,精神状态也好了,我彻底感受到健身运动的好处。这个习惯我再也不可能放弃掉。

当了妈妈之后,其实我发现人生的道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很多道理幼儿园的老师在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听。小学的老师在讲给小学生听。比如,坚持。这个道理我们从小听到大,但是随着人生体验越来越多,我们的感受越来越深。

所以,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们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换一种方式去阐述,就是我们要坚持。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到不了拼天赋的地步,足够的坚持已经可以让我们打败很多人。

03 好的生活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的边缘

很多人说自己知识最丰富的时候是高三,那时候的自己上知政治,下知地理,拳打英语,脚踢数学,还有语文物理化学等等。可是到了大学之后,有的人会继续努力,有的人却退化得一塌糊涂。

因为我们的大学给了我们很宽松的环境,想要成长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压力。但是很多人不给自己压力,浑浑噩噩,四年大学一晃而过,结果四年大学学到的东西不仅比三年的高中少,甚至连高中三年学到的东西也忘得一干二净。

哈佛大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在他的《幸福课》中讲到过:“大多数人都喜欢蜷缩在舒适区,一旦接近舒适区边缘就会感到别扭。”

《认知驱动》告诉我们,没有压力对于我们不是好事。

很多人追求躺平的生活,想要一劳永逸,就像我们父母那一辈,一辈子追求一份铁饭碗,于是他们进入国营单位,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工作其实做不做无所谓,每天上班打卡,但是干的都是自己的事情,每天在自己的舒适区来回游荡。最终一辈子没长住,国营单位也因为这样的原因,一个接一个地倒闭。

我们都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青蛙因为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会毫不犹豫地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逃生自救。可如果把青蛙先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加热,那结果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青蛙,会因为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惬意自得。水温渐渐升高,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拼命想逃开时,已经有心无力,蹦不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青蛙就被煮死在热水里。

长期的无压生活只会让我们生理退化、精神空虚、思维衰退。一个人成长进步最快的区域在自己能力舒适区的边缘,太困难或太舒适的区域都容易让我们止步不前。

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适度的难受,让自己一点点成长。成长本来就是有成长痛的,不是吗?

04 写在最后

《认知驱动》里其实还有很多的要点,我觉得对我都非常有启发。

比如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从别人的眼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又比如,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我们怎么想的,有时候会影响我们怎么说话,我们怎么说话,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想法。

又比如,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等等。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这本书,很多细节的地方真的值得我们反复去研读,每次读都会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希望这本书对你也有用。

作者简介:

席婕寒 xijiehan

永远活在18岁的80后宝妈,热爱阅读,热衷码字,一手拿笔,一手抗娃,兴趣广泛,爱好做梦,愿用我手写出精彩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