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作者拼命写出来的东西,怎么也比不上有天赋作家的作品,可悲吗?
知乎今天推送了一个问题:
普通作者拼尽全力写出来的东西,怎么也比不上有天赋作家稍稍努力写出的作品,这可悲吗?
我突然有点愤怒,这算什么问题?难道没有天赋,就不要再写了?
后来想想,人本来确实就是不一样的,确实有很多人特别有天赋,生物传宗接代,这个基因太强大了,不得不承认人和生物在自然界中很不公平。
回顾半生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我是那个一直努力,一直没有飞起来的笨鸟。
这个问题可悲不可悲?我就不做评价了。我有自己的感想。
一、可是,自己不去做,不去尝试,不去努力,谁知道自己的天赋藏在了哪里?
没有天赋,这真个是太好的借口。相信这个借口也毁了不少同学。我也一样,比如,我觉得大城市出生的人,天生有好资源、好老师;还有那些大富大贵之家的孩子,官二代们,从小就得到特别好的环境,不论是学习环境,生活见识,知识眼界,社会资源,甚至饮食营养保障,都可能是我难以企及的存在,“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这是后来多年以后才痛悟的、多么有道理的一句话。
但是当我看到莫言、梁晓声、余华等等,他们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几。他们都是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还有会讲故事的家长。
不过他们后来有机会上大学或者专业培训,学了专业,这些该不属于天赋异禀了吧?
只是后来他们坚持下来,一直在写,一直在探究生活。
归根结底,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热爱,热爱生活,热爱用写作表达生活。
那么,普通写作者假如真的热爱,就不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二、尝试,坚持
尝试,发现自己没有天赋,年事已高,小时候条件一般,上学专业特别窄壁,现在想开始,学了一点点皮毛,确实困难特别大,不是一般的大。
就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发现自己也能有一点点天赋。
希望在过来人、专业人士这里得到专业知识,这是我自己的需要,所以来这里学习。
希望得到普通人和专业人士的更多的鼓励。当然,打击也有反作用,遇挫越勇,欢迎打击,有存在感,有人关注,值得高兴。没有关注才是写作者不太喜欢的。
三、努力,加顺其自然
说了半天,自己也没那么大决心成为什么成功写作者。因为毅力、习惯和随遇而安的心态已经很久了,成为固定模式,要改变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现在一边学,一边顺其自然。
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热爱的事,值得我去学习的未知,去努力的领域,开阔自己的心,去拥抱广阔的生活。
我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我总是那么贪心,身边的一切都让我好奇,惊喜美好的事物。又害怕无处不在的意外,生命的脆弱。
大自然和生命,相比于文学,我们身边的相遇、一切的一切,这一次生命,随心所欲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活着,就有看不完的世界,就用自己的热爱,写满岁月这张宏大的纸。让有天赋的作家去写他们的好作品也很好。祝愿他们,也祝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