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羡/妒忌倾向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章鱼记

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沃伦·巴菲特

兄弟姐妹之间的,妒忌是非常强大的,且儿童往往比成年更容易妒忌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妒忌通常比因陌生人而发的妒忌更加强烈!这种结果也许是康德式公平倾向造成的。

妒忌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尤其是类似亲人的关系,因为他们之间会有更多的联系,会有更多的相同点,有更多的利益结合点。当自己的利益边界受到侵犯的时候,会因为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产生妒忌的心理。

有时候我会对身边的人表现出嫉妒,具体表现为当别人得到特殊利益而我没有的时候。面对嫉妒,我的处理方式是找各种利益去说服自己那个利益自己不要也无妨。

这不是一种好的处理妒忌方式。

为什么会产生嫉妒情绪?
早期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经常挨饿,当看到食物时,就会产生占有那食物的强烈冲动。如果被看到的食物实际上已经被同物种的另外一个成员占有,那么这两个成员之间往往会出现冲突的局面。这可能就是深深扎根在人类本性中的艳羡/妒忌倾向的进化起源。

而且通常,人们只对自己身边的不平表示艳羡/妒忌倾向,而对大的现象级的不公平不会产生具体的情绪。比如很多人会因为同事比每个月自己多100块钱的工资而产生妒忌,但不会因为老板比自己多收入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产生妒忌情绪。

艳羡/妒忌情绪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正如开篇说的那样,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艳羡/妒忌情绪是进化的产物,可能会有人可以真正的摆脱这种情绪,但绝对不会是大多数。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对待这种情绪。以真正的效率/利益为出发点,实现双赢,而不是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艳羡/妒忌倾向看起来又很假,妒忌是有代价的,当你因为妒忌而失去在你看起来足够宝贵东西时,只有傻子才会选择继续妒忌下去。

加油,祝我们早日摆脱“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维禁锢。

这是心性的训练,只有认知高到一定程度,才能避免因为妒忌而让自己陷入麻烦,损失利益。

当然,平时刻意的练习也会让自己早日摆脱嫉妒的困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