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广州第一高楼:爱群大厦
导读:爱群大厦在1937年落成开业,作为“广州第一高楼”的地位保持了整整30年(1937-1967年)。1984年增建旋转餐厅,曾夺广州建筑物之冠,被当时新闻界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旧时代的“爱群”是显露权力和身份的场所,平民百姓难以涉足。现在爱群大酒店已经平民化了。
交通位置
爱群大厦位于珠江河畔,沿江西路,交通十分便利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13号。
交通:乘坐旅游公交2线、1、4、57、58、61、64、128、131A、131B、134、208、219、236、281、夜1、夜16、夜31夜67、夜69均可到达。
建筑特色
是同盟会会员陈卓平先生集华侨资本创办的,大厦建于1934年初,是当时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又是一座典型的骑楼建筑。是广州第一幢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平面为三角形,首层沿街以骑楼形式跨建人行道上,曾夺广州建筑之冠。大厦占地1.1万平方米,15层,高64米。
据说,建筑师为了寓意“爱群诸公”努力向上的创业精神,在建筑立面上特别强调挺拔的艺术效果。既借鉴美国创摩天大厦新风格的纽约伍尔沃期大厦(WoolworthBuilding)的设计手法,又在哥特式复兴风格中渗入岭南建筑风格。为了创造竖线条,所有窗都采用上下对齐的竖向长窗,并且在各个立面的窗两旁都布置了上下贯通的凸壁柱(或称“倚柱”),这样在阳光下既形成竖向阴影,又使窗口得到侧向遮阳。为增强向上的动感,还在褐色的五棱台形混凝土屋顶五个角的顶部加上五个白色的小尖塔。这五个小尖塔烘托着直指蓝天的钢筋混凝土旗杆,给人蒸蒸日上之感。此外,裙楼顶与塔楼顶的女儿墙造成高低不一的城垛形,在视觉上也增强了向上的动感。
爱群大厦的历史变迁
当年大酒店落成之日,“爱群”是显露权力和身份的场所,平民百姓是难以涉足的,就连其门前骑楼下的长廊,一般人都不敢随意踏入。
解放后随着国际友人应邀前来参观访问日益增多,“爱群”作为接待外宾的宾馆,生意兴盛,于1952年易名为“爱群大厦”。
具有国际盛会之称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1957年起首届至第10届的开幕、闭幕酒会的接待服务工作,均由“爱群”独家承担,至现在每届交易会,“爱群”仍是港澳、华侨来宾喜欢下榻的地方。
“文革动乱”之时,爱群大厦也易名为“人民大厦”。
1981年8月“爱群”引进外资进行全面改造装修。
1984年12月,利用其地处市中心,滨临珠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16楼加建了一个旋转餐厅。旋转餐厅被美誉为“闹市中心空中楼阁”。
1985年3月,“人民大厦”复名为“爱群大厦”。1988年11月5日“爱群”复名为“爱群大酒店”,由88岁的着名书法家秦咢生书写招牌,制成18米的大招牌悬于大厦正中。
广州人的“爱群”情意结
广州人叫它15楼。曾经,爱群大厦在广州人心目中几乎是一种象征。
每当夜幕降临时,登上大厦俯瞰美丽珠江,看看河南河北,万家灯火,看看这条曾哺育千千万万广州人的生生不息的母亲河。看着广州今昔日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江春水向东流,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