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阅读,助我成长

2021-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如歌_f6ba

对文字产生兴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儿时的第一本小画书开始,我就开始了似懂非懂的“乐读”: 小画书、旧报纸、茶叶包装、过期杂志,无论什么物件,只要上面有图画或者文字,就能抓住我的眼球,吸引我瞅上几眼。

这么多年看过来,我有了一点点积累。

高三的时候,我曾经在外面进行专业培训和考试接近两个月,任务完成后,我回到学校继续文化科学习。

不几天,学校进行摸底考试,而我,虽然已有接近半年没有碰过高中课本,却在那次的摸底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得了班级第一名。

我到现在仍然记得当时语文老师脸上的表情,是高兴呢,还是生气,尴尬呢?

——高兴的是,我考的不错,给班级增了光;

——不高兴的是,好几个月了,我没有跟随他的脚步学习文化知识,却仍然取得了不错的考试成绩,这说明我的文学积淀可能很大一部分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

没错,当时的我,还是沿袭着小时候形成的习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

当年高考,我更是因为喜欢“随便”看书而“沾了大光”。

说来话长。

父亲有一本珍藏的《毛主席诗词》,放在家里的床柜上。

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随手一翻,却大为惊叹!——伟人,不愧是伟人,不光懂军事,懂政治,懂哲学,擅书法……文学水平也这么高!

例:

表达革命者的铁血柔情:  “战地黄花分外香”

例:

表达诗人的宏大胸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

伟人的高尚境界:“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许多诗句我一见倾心,就默记在了心里。

那一年的高考中,对其他同学来说突然出现的“生僻诗词”(毛主席诗词),却让考场上的我不禁莞尔,轻松应对!

但是,也仅此而已。

此后经年,浑浑噩噩,仍然是随便阅览些杂书,只做消遣。

后来,我遇到了简书,这个好用的书写️和交流平台,才激起了我的写作冲动,才真正开始尝试着从纯粹的阅读者,变成输出者。

而当我开始尝试写作,我才发现自己那曾引以为豪的“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积淀是多么浅陋和单薄!

因为,一直那样零星的阅读,没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只是想看啥留随便看点啥,这样子一直到现在,我发现了自己的致命缺点,只会碎片化的零星阅读,大部头的经典著作看不下去!

而真正的优质、经典作品,可能正需要我们去阅读大部头作品,才能真正走进经典、持续输入优质营养。

零星阅读,助我成长。

经典阅读,希望能助我提升。

继续。加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