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袁老,我们应该学什么

2021-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莜薇

今天所有的新闻都在报道袁公送别的场景,无论是其给妈妈的信也好,还是网友们的送别词也好,都令人感动。我是个易感人群,中午在读这些时,隐隐有些泪出。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拍摄袁老的,在他忙碌的间隙,只要是孩子们的要求,他就爽快地答应,是北京一个小学的学生要见袁老,九十多岁的他,因为孩子的要求,他宁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看到他退出会场时已经脚步沉重,但是他一旦看到孩子们,又是挂着慈祥的笑容了。

这份爱,难以言清。也许只有到了七八十岁,才能体会到。看到孩子们,那种打心底里疼爱的神情,令人动容。温岭的终身少先队辅导员俞明德也如是,今年也是九十高龄了,但他还是特别喜欢往学校跑,哪怕就是拍几张照片也好。看到孩子们,他的神态也是那样热情,甚至眼里都清澈许多。

他们也是一辈子做老师,而我们做老师的,看到学生总是厌恶多于喜欢,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做、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更多的是埋怨,而孩子身上的那些纯真,那些令人欢喜的地方,我们往往看不到,也许就是成绩的滤镜,让我们看孩子的视角产生了偏差。

真正爱了,才能放低姿态。正如稻米,真正饱满的果实,才能弯下腰来。

看到公众号杰哥奉劝我们,学习袁公的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甚是赞同。我们做老师的,也许课堂就如袁公的试验田,需要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打磨,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我们很多老师不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做研究,而是将心思花在了课后的磨和抓了,当然,这样成绩也会出来,但是自己不研究文本、不去看书、不去了解和消化新的知识,将基础的那点知识反复地让学生咀嚼反刍,学生除了厌烦,还能有什么收获呢?

要想有收获,我们首先得研究学生,学生喜欢听怎样的课,为什么喜欢。我在巡视时,每每科学课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孩子们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生怕错过老师哪个魔术变化的机关。为什么我们有些课学生的身体是前倾的,眼睛是死盯着老师或者黑板的?而又为什么我们有些课学生的睡觉屡禁不止呢?

上周三,是下午的两节课,天气有些热,学生午睡醒来觉未醒,矇眬中,有些学生又恍神了。我看势头不对,干脆停止了原来要讲的阅读专题,因为前面文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并未完成,就把这两节课变成活动课,组织了一场文学文化知识擂台赛。题由学生出,我只负责审核,按学生语文作业完成的排名,从后到前,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看谁PK的人数多。我把赢了三局以上的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一下子气氛活跃起来了,有的在想怎么出题能为难同学,有的在抓紧时间多复习一点儿。在一个潜力学生赢了三名时,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鼓励。

课堂我们也许只需要改变一点点,或者形式上,或者内容上。正如在《小分享》里所说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有附带条件的,而孩子对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课堂上,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也许是有附带条件的,而学生对我们却是无私的。经常听课听到一些根本无法回答的提问,但我们的学生们却还是很努力地在想,从来不会怀疑老师的提问有问题,总是能回答出一个还不错的答案。

袁老,用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也许我们的一节课,或者是一节一节课的累积,也能改变孩子们对知识的态度,亦或能改变孩子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