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呼兰河传》读后感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藏五月

在书单中看到《呼兰河传》时,我是有些惊喜的。因为萧红,是一直让我有些迷惑也想去探究的一个人。

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算是我少时读的闲书中最多的一类,偏偏萧红,并没有细读过。记得从前在学校图书馆,翻到这本《呼兰河传》,却觉得那看似平淡无奇的白描手法甚是无趣。少年时的我,更迷恋于浓墨重彩刻画的腥风血雨。

近些年看到电影《萧红传》《黄金时代》,也会纳闷,同时期的女作家也不少,凭什么萧红值得这样的研究与赞誉?

直到这次借着妈妈哲学的力来品读萧红,才发觉她真是一个灵气逼人的姑娘啊。

本书开篇就写到严冬冻裂了大地,用素描的手法却令人沉浸感极强地勾勒出呼兰河的人物群像。残酷的生存环境下顽强坚定的人们,在大泥坑子面前又是那样滑稽可笑。掉进泥坑里算什么,人死了又有什么大不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这样听起来几近残忍的话,是萧红在病重时写下的,可想而知她的心境是有多么寂寞。

前两章读得我倍感沉闷压抑,哪怕唱大戏逛庙会的场景再热闹,这呼兰河城的底色都是灰蒙蒙的。萧红在俯瞰着扫描这个小城的映像,每个生命都是动态鲜活的,却都是没有个人情感的跑龙套。人和鬼,也是没什么区别的。鬼生似乎还值得向往些。

这样冷漠黯淡的呼兰河城里,却住着我的祖父。到了第三章,像是穿过了一个幽长的隧道,画风突变地明朗起来。祖父与后花园,是她在饱受病痛折磨的生命尾声之际,对这世间最深情的回眸。

对祖父的描写常令我想到我们韩老师的姥爷,这样慈爱又睿智的老人在孩子的一生中都会发出回响,使萧红在无尽的荒凉与颠沛流离中都能守着心底深处那一丝爱与温暖。我觉得若没有这样一个图腾般存在的祖父,她便不会写《呼兰河传》,至少不会将呼兰河当成人一般来给它写传。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小的姑娘渐渐看到“我家是荒凉的”,是因为院子里那漏粉的,赶车的,拉磨的,都像爬虫一样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足以令人视而不见。明明是有这么些人的,却显得“院子大,人少”。——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

直到小团圆媳妇的哭喊撕裂了这荒凉的夜晚,直到王大姐与冯歪嘴子的私情惊动了正义的人们,这院子才热闹活泼起来,墙角的爬虫们纷纷站立起来伸出触角摇身一变成了吃瓜群众。作者在书中说“我不知道中国别的地方是否这样,但在我的家乡确是这样的。”

我想说我不知道中国别的地方是否这样,但在我的家乡也是这样的。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被大人抱着去看村里一个姑娘跳河,姑娘半个身子浸在水中,披头散发对拉扯着她的青年男子咆哮大哭:“你都不爱我!”岸上看热闹的人们在夜色中发出尖酸讥诮的笑声:“哎吆吆,还爱不爱的”。姑娘自然没死成,但她那用土话说出来的“爱”字倒是在村里流传了很久。以至于我长大后都觉得用方言来说爱,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距离萧红的呼兰河城已过去了大半个世纪,距离我生长的农村也过了二三十年,而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吃光群众是愈来愈壮大了。萧红批判的并不仅是某个地区,某个时代下的国民劣根性。

她用孩子的眼光来描述这一切,质朴无华的背后是深深的萧索与悲悯。明明是富人家的女儿,却逃离了家庭最终在穷困潦倒中死去,我想她在生命的尽头对呼兰河城、对人世间也是爱恨交织的,冯歪嘴子的坚韧便是她对故乡的信念,是她对生命的希望。

矛盾的序言中提到她求生的意志非常强烈,只是心境的寂寞是最大的威胁。“以上所写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了我的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这真的是一种寂寞的书写啊。比起同时期婚姻安稳的林徽因、冰心等人,萧红这饱受背叛与流离的传奇一生,才令她留下了这些清冽隐忍的文字。不同于其他的左翼作家,从她第一次提笔起,她便坚持写出我心,在苍茫天地中,踽踽独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