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打破思维局限,释放理性思维|提问

2018-12-24  本文已影响186人  小媛笔记

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一般都是停留在被动接收的状态。很少去怀疑这个观点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有确实的证据,是不是带有作者个人的偏见。我们的想法很容易受权威的影响,觉得那个就对的,是我们的指南针。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几乎没有接受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所以形成了很多思维的固定模式。这些固定的思维定式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对于成人的学习尤其重要。在这个海量知识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去辨别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筛选信息的原则是为我所用。

在《逻辑思维》音频课中,罗振宇老师讲到批判性思维的3个认识:

批判性思维虽然是一个工具,但也依赖于强大的知识储备。我们只有广泛地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才能对一个问题有全面的判断。正如杨绛说:“我们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

批判性思维不是让我们不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可以及时纠错。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漩涡里面。

批判性思维不能给我们准确的结果,它不是一种权威。一个理由往往可以推断出不同的结论,没有一定的结论。比如自律的人就会成功吗?它也是一种概率事件,自律增加了成功的几率,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更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

学会提问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当中作者提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还有面对一个结论,我们如何从理由、推理过程、证据的效力、数据的可靠性、可能被忽略的信息、潜在的一些假设当中去推断,作者的结论是不是可信的,在这个基础上,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推论。

批判性思维主要涵盖这3个方面:

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正如今天看到的一个新闻:浙江一企业宣布员工购买苹果手机将无法晋升。这是他们用来抵制苹果手机鼓励员工购买华为产品的一个手段。从根本上来说,将晋升机会跟购买苹果相挂钩本身就是一个以偏概全的错误。然而,不一定抵制员工购买苹果手机之后员工就会去买华为手机。

常见的对待问题的两个模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也就是全盘接收的模式,不用经过思考,可以拿现成的结论来套用。这让我想起一些批判干货的人的一个观点:干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限定了我们的思维,只提供现成的结论,读者可以不用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推论就可以得到。

淘金式思维在面对结论的时候不会急于接收:而是去看到作者在给这个结论的时候是基于什么样的假设?假设通常分为:价值观假设跟描述性假设。价值观假设是基于作者的一些背景,作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但隐藏的一种假设;描述性假设是作者对于过去,未来是怎样的一种看法。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辩证看待这个问题属于描述性论题还是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对于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如:是不是,是什么。

规定性论题:有关世界应该是怎样的问题。如:该做不该做。

接着,看作者在概念的定义上有没词语上的歧义,特别是用那些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会造成你的思维短路,推理的过程有没谬误,特别是把结论当理由的那种论断。作者的证据是否充足,常见的证据有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辩证地去看待各种证据是否可信。

因果关系,是我们推理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紧随前后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比如你可能在写出一篇极出色的论文的同时戴了某一顶帽子,所以现在你一逢到写论文就坚持非要戴同一顶帽子不可。

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

很多事件并不只有一种解释。。。

12月20日,“新时代的女性力量”暨天下女人终身学习主题论坛,杨澜提到: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迭代的时代,科技迭代的核心是自我认知的迭代在加速,其实它的核心是人和信息的联系、和自我认知的迭代在加速。人与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认知的差异。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自己。做到理性思考,不盲目按照别人的经验,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去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