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的素心五愿
许倬云教授是我最为钦佩的耄耋老者。他不仅克服常人无法忍受的天生残疾之苦,深耕于史学园地,成果非凡,著述等身,而且关注现实生活,于国际关系、科技、教育、人生诸多方面经常发声,其思想之深刻,论述之周全,远超于知识传播之围,而进入智慧启迪之域。许先生1993年所撰《素心五愿》一文,至今读来甚感亲切,多有启示。
按照许倬云教授的说法,素心所愿者有五:一曰不求是贵,二曰少病是寿,三曰够用是富,四曰无欲是福,五曰感激是喜。此五者切中芸芸众生要害,看似寻常,却也十分深刻。自此文刊出整整30年过去了,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思想仍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人之寻常生活,自然追求富、贵、寿、福、喜五者。然常人或有不知,富贵寿福喜五者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身边或左右,甚至可以说是垂手可得,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看待或理解自己的生活。以求为例,人们往往求名求利,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就会低头于张三李四王麻子,事事卑微,时时猥琐。但你一旦醒悟了,不再去求名求利,你就不必再去向这位作揖,向那位鞠躬,而能够站直腰板,无求于人,这不就是贵了吗?再以少病为例,身体少有疾病,就会心情大好,快乐欢欣。人生在世,虽然人人都会老,个个都必死,但只要身体少生病,就是快乐的日子,就是康寿的生活。同理,虽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但钱多钱少,够用就好。够用于衣食住行医,既不必想着乘坐航天器去火星移民,也不必争着去乘坐豪华游轮周游世界,即使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就属于富有的生活,舒心的日子。虽然欲望是生命力的体现,但过度的欲望必然把人整的五迷三道,流连于灯红酒绿,匍匐于醉生梦死,也会让你无法开心,丝毫感受不到幸福。遏制过度的欲望,清心寡欲,就可以享受幸福的时光。最后就是感激,感激父母的生养,老师的引领,医生的搭救,朋友的帮助,社会的温馨,我们就能够内心感恩,生活充满希望,诸种欣喜常驻心头。
许先生所言五者,发自内心却又拾自身边。看似随意,却包罗了生活。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儒者,我们延续生命,孝敬父母,抚养后代,参与社会,奉献国家和他人,当然经常会遇到求人,疾病,短缺,欲念,孤苦等难题,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求人、疾病、短缺、欲念和孤苦,尽可能少去求人,少生病,补短缺,遏制欲念,心存感激,我们就会在寻常的日子里感受到贵、寿、富、福、喜带来的开心,体悟到人生的智慧与灵光。真正的幸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身边或周遭。寻常生活中真正的儒者,既不是乡愿,也不是高大上,而是智慧的生活,恬淡的日子,自足的人家。真正的儒者,总是恪守着世俗中的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