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的故事
说到“双桥”去过周庄的人应该并不陌生,关于双桥的故事大多数游客或许都有耳闻。今天我也来记录一番。
双桥及周庄的出名与画家陈逸飞有关,而陈逸飞的双桥画作又与李明义密不可分。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陈逸飞和李明义是至亲好友,结识于六十年代末。一九八二年的暑假期间,刚从纽约回来的陈逸飞急匆匆地和李明义的表兄一起去苏州,李明义带着他们游遍了苏州周国水乡的村镇。
第三天结束时,疲倦的陈逸飞,在李明义家整理行装,准备返沪,但临走时问李明义:还有更好入画的水乡地方么?觉得这次水乡看的还不过瘾。李明义想了下说:“要么有个'周庄',可惜交通太不方便,乘小火轮去要五个多小时,并且一天只有一班船,要去,也要等明天的早班轮船了。”
陈逸飞马上说:“要去!去包只船马上出发。”他们三人立即赶到轮船码头,李明义跑在第一,沿着自上而下高高的层层石阶奔向南门水岸边,“有没有船去周庄”?“要马上走”。李明义喊了半天,终于有一位站在铁皮机帆船上的人答道,“我去,但是包只船要二十八元钱”。
陈逸飞喊道:“去!去!去!快!”他们三人立即跳到船上,趁着黄昏的夕照,顿时启动机帆铁板船的马达出发。
到周庄时天己快黑了,住进旅店后,再走上桥头,陈逸飞见到桥下、墙上的电影海报,周庄小学晚上有放露天电影的,马上说:“去看。”在小学的银杏树前,人倒有不少,他们三个人坐在长板凳上看完了一部国产电影,真的很累了,回在旅店倒到床就睡了。
第二天天刚亮,李明义还未醒,陈逸飞即来敲门,喊他快起床,说外面风景好得不得了,快去拍照啊。随后,三人跑到河边,果然河光叠影,水如明镜,清晨薄雾缠绕下,水乡景色真是太动人了。他们在穿竹栏杆河畔,沿河而行,陈逸飞精神烦发,对李明义说:“我真想把这条河买下来!”
后来到了“双桥”,陈逸飞拍了好几张照片,回纽约后以双桥为题的油画作品,让他和周庄同时出了大名,也是他在美国哈默画廊那次水乡画展中最后创作的油画-冠名为“故乡的回忆”。
时隔一年后,由哈默来北京时专程送给了邓小平,当时轰动一时,从此描写江南水乡的作品更加获得大众的青睐,也成为陈逸飞以后众多创作中的重要题材。周庄,给他们画家创作带来了无数的灵感,在陈陈逸飞重游周庄时,他感叹万分,认真的在接待处写下了“我爱周庄”四个大字。
以上就是陈逸飞、李明义与双桥的故事,以此更文并分享给朋友们,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