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评比与数字
【旧文字,记于13年12月某日】
小时候挺喜欢数学,成绩也还可以,多次参加过数学竞赛,没参加过奥林匹克。
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等于二,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对,很喜欢数学这种精确、简单。
长大了,慢慢知道,生活不是数学,一加一很多数时候,不等于二;有时大于二,有时小于二,唯独很少等于二。
工作后,偶尔滥竽充数,写过一些汇报材料。领导都反复强调,要用精确的数字说话。
干职业教育时,接待过几次记者,也说要用数字证明成绩。非要我说明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是百分之几。
很多时候,自觉数学学得还可以的我,在这方面表现的很弱智,就是算不出个准确数;有时候不得已提供的数,自己也很难说清楚。
老感觉,世界发展到这个阶段,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是已知的,有些因素是未知的,要把某种因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用数字说清楚,没那么简单;工作成就也是多样的,制定一个评价标准,将多种成就转化为一个数字来评判,似乎很难做到科学合理。
比如说,大学划分数线,差一分也不行,我们认账;但要说679分的学生就一定不如680的学生,恐怕谁都不会认同。
比如说,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国外机构搞大学排名,确定几个指标,算出成绩,将大学排队,这个体系清华第一,那个体系北大最好,有的体系浙大也风光一会,其实充其量是仅供参考的东西,有时候还误人子弟。
比如说,前段时间,有个什么单位宣布,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已完成了62.47%,感觉自己瞬间弱智了,只能一笑了之。
不管怎么说,这些评价体系最起码据说还是科学的。而有些单位搞检查评比,评价体系常常没有经过认真的研究论证,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都值得商榷,算出的成绩自然也就不过如此。
因为是检查评比,有些单位和领导看的很重,要求事事争第一,无条件的争第一。第一只有一个,于是乎,重压之下,下面的同志只能千方百计,有时候也黔驴技穷,只能徒伤悲。
实话实说,很多检查评比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推进工作,但最终结果,却往往背离初衷,甚至背道而驰。
其实很多检查评比,不搞也罢。
坚决拥护,压缩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