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版本太多该怎么读?
到目前为止,市面上有很多版本的《道德经》。距离我们最久远的可考证的。有三个版本的《道德经》。一个是1993年发现的:郭店楚墓竹简《道德经》,另外二个版本的《道德经》是在1973年,在马王堆墓出土的帛书。帛书就是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书。这三个版本都是距今2000多年。而我们现在平时读到的《道德经》是经过时间不断的推移,人们不断地流传。整理过的《道德经》。这里面的整理过,主要是指:两千多年前的语法,表达的方式都和我们现在不一样。所以会经过人们的调整和修改。
有人说现在的《道德经》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但是我发现,很多的内容仍然流传至今。比如说大智若愚、大器晚成、损有余而补不足。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也有一些个别的内容是和我们现在有冲突的,比如说现在市面上流传版本的《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里面是说。人放弃了道,就会有慈惠恻隐之心。一个人特别有智慧,就会表现得特别虚伪。跟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不和睦,孝敬、慈爱的优良品质就会出现。国家动荡不安,君王昏庸,这时候就会有忠臣良相出现。其实在郭店楚墓竹简和帛书当中,都会有一个“安”字或者“案”字。就是大道废,安(案)有仁义。智慧出,安(案)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案)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案)有忠臣。
在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里曾有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人怎么知道英雄的远大志向。大道废,安有仁义。就是大道存在,仁义就会出现,大道废弃,残暴,暴虐就会出现。这就和现在市面上流传的版本意思相反。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人不行正道,走的歪,怎么会有慈惠恻隐之心?一个人充满智慧,怎么会待人做事虚伪作假?一个人和自己的亲友都不和睦相处,怎么会具有孝顺、慈爱的品德?国家已经动荡不安, 怎么会有忠臣良相?现在通行版本的《道德经》在流传的时候,就这样把这一个重要的“安”字给去掉了,解读的意思也完全相反。
其实不管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或者学问,都需要我们理性的看待,都要做到“信而不迷”。正如同太极图一样“有阴有阳,有黑有白”,阴、阳、黑、白互相交织在一起,这样才是完整。人生在世,有贫穷有富贵,有团圆有离别,是是非非没有好坏,兴衰荣辱,都是人生。
我们可以先把市面上通用版本的《道德经》读熟,因为他很符合我们的语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在阅读的同时,还是要去参照楚墓竹简版本和帛书的版本的道德经。
如果人生只做一件事,愿用一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