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角色,如为人父母,当人伴侣,生为子女。当抛去这些外衣,我究竟是谁?相信大多数人都在寻找答案,夜深人静时仍然无法入眠的我们,时常会向内心探求,却依旧模棱两可。 孩提时代,我们会天真的相信自己是垃圾堆里捡来的。这样的回答敷衍了孩子的探索之心。于是“十万个为什么”越来越少,当年龄稍长,所谓懂事了,越长大,越无趣。看到电视里的动人情景不再会痛哭了,即使只是成长了几岁也会故作老成的对自己说,一遍遍的提醒自己那些是演的,是假的!于是泪水又收了回去。也许当我们接受了这世上没有圣诞老人时,纯真就渐渐远离了我们。《伤逝》中的子君为了追求幸福而发出“我是我自己的,不属于任何人”的逐爱宣言,坚定的踏上了寻爱之旅。随着时间流逝,她与涓生的爱情最终还是输给了平凡的日子,爱意消磨,激情褪去。看清现实的她,无悔的告别。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却又无法独善其身,多多少少背负着责任。尤其是顾家的中国人,身上担着更大的责任,这些责任或幸福,即使苦,也乐在其中。或酸涩,想抛弃却又被道德羁绊着,于是打碎了牙我们也要把路走完。在这样的现实下,能做到潇洒走一回的人实在不易。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有人就有交流,交流就难避麻烦事,我们被逼的越来越冷漠。其实有的时候冷漠也只是害怕受伤。我总在想,冷漠总比戴着两副面孔强。可是良言又说“面子上总要过得去”,于是冷漠也是奢侈。皮笑肉不笑的寒暄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技能。虽有古话“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谁甘当一个假哑巴呢?生活还要继续,交往也是必不可少。那么,我想至少有一点还可以做到,就是随心。当你想做一件事是,不要纠结,只要问自己,如果不做会后悔吗?答案是会的话,那么什么也不要考虑了,径直去做吧!这点决定权都没有,做人有什么乐趣呢?我是谁,没有固定答案,敢于追求自由,做真我,便找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