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2》——为什么要把主观感受到的差异性进行量化?

2023-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唱晓

书中列举了两组数据,它们的平均值都是72。

A公司:50、100、100、60、50;

B公司:73、70、75、72、70.

凭直觉就知道,A公司的数据波动大于B公司。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想客观、准确、直观表达,就要引入数学中方差的概念。方差公式如下:

计算结果显示,A公司方差为536,远远大于B公司方差3.6。说明A公司数据的波动性高于B公司。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相信你和我一样会产生如此疑问。试想,假如这是两家的薪酬数据,且平均薪酬相同,第一家公司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大,第二家公司员工的薪酬差距小。作为求职者,你选择哪一家呢?理性的做法是,如果有把握获得高于平均薪酬的收入,建议去第一家;否则,选择第二家。

从上面的例子可见,只看两家公司的平均薪酬并无实际意义,引入方差就是为了看到隐藏在一组组数据背后的真实差异性。

如果进一步追问AB两家公司的波动数值,就得再引入另一个数学工具标准差。

这时可能又会想,标准差在实际使用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

假如AB两家公司给员工的平均薪酬都是72万元,引入标准差就可知道A公司员工之间的薪酬存在大约23万元的差距,B公司却只有大约1.9万元。

看看,标准差就能更直观的将数据背后的差异性清楚、客观地表达出来。如果现在你还是难以理解标准差的概念,可以换一个更通俗的描述,即:日常评价一个人靠谱、产品质量好、服务优质、运动员赛场上发挥稳定等,用数学表达其实就是同一件事——标准差小。

到此,你多半还会产生第三个疑问,既然直接能感知的差异,为什么还要引入方差和标准差的数学工具进行量化表达呢?对于平时的一般性工作可能不需要,但对于足球、排球、篮球等重要赛事,或者以销售、产品、服务等驱动为主的公司,把抽象地、模糊地主观感受予以数字化的量化表达则意义重大。正如本书作者刘润老师所说:“只有可以量化的差异性,才是能比较的差异性;只有能比较的差异性,才是能改进的差异性。看到,不是目的;改进,才是方向。”

好了,我们一共用了5篇文章,分别从加减法、乘除法、坐标系、方差和标准差几个数学工具,分享了在商业世界中的运用。相信你也一定从中感受到了借用数学工具帮助提升思考的妙用。还是那句话,“看到,不是目的;改进,才是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