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得到学习的知识们,都在哪里安放?
2018-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理想主义者的日常
在得到学习了诸葛越的精品课《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听了书《家长能向美式教育学什么?》,就想着系统学学家庭教育,看了《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大纲,目前还不是我想获取的信息。
于是就去图书馆找了一本高校教育学教材曾汝弟的《家庭教育学》。花了三小时粗略地读完一遍。
可借鉴和可诟病之处都挺多。
与《得到》出品相比,实在是太不干货了,讨论基本止于表面,所谓方法许多还是在谈理论,但是作为学科理论,想要系统学习一门学科,这些理论类的书籍是不得不读的,它的好处在于,相对得到专栏或多或少的主观性和所在行业的烙印外,它更客观、更系统、更基础,更适合构建学科框架。
它的参考书目是进一步学习的有效资料,它对整个学科的国内外发展介绍更为准确,它从面上横向地罗列学科的各个思考点和关注点,它更像是一本字典,让你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查阅,让你在对家庭教育的某一个切入点做深入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失偏颇,可以更有独立判断力。
这或许就是理论地基搭建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研究、分类、归纳、对号入住或有所拓展,不至于让知识们都飘着,而是都找到自己的基座。
写到这,我突然想到,文科学生在上大学时的大部分教材都类似这样,那时候学起来很枯燥,当然现在看起来仍然枯燥,只是现在可以挑着看,书为我所用地看,驱动力不同。
很多同学可能早就掌握了这种快速学习一个学科的方法,而我至今才摸索出来,觉得还不错,但现在永远是最早的开始嘛,分享给有需要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