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快乐?

2020-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九品玖

(一)

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姐姐前两年离婚了,老公出轨,她啥都没要就这么离开,除了孩子。应该是对那个男人彻底死心,已经没有力气和精力跟他纠缠不休。

亲戚们摆龙门阵时总是提起她,说这不是傻吗,钱房子都不要,白白便宜了那渣男和小三;说一个女人三十多了,还带着个孩子,再找也不容易啊,还不如当时为了孩子凑合过下去,至少不会人财两空。在他们口中,姐姐就成了一个被扫地出门,因带着个拖油瓶无法顺利再婚的不幸典型。

而在我的朋友圈里,姐姐离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如他们口中所说那样灰暗。她爱上了跑步,经常上传自己参加跑步活动的照片;她爱上了旅游,有空就和朋友到处走走看看;她爱上了烘焙,没事就晒晒给女儿制作的精美小饼干、面包蛋糕,同时上传的还有两张如花的笑颜,两母女幸福的味道都溢出了手机屏幕。

有些亲戚看到这些仍然撇撇嘴,说这些都是假象,这都两年多了,她还没找到对象再婚,你以为她心里不苦吗?女人啊,还是要有个男人依靠才幸福。。。

我无语望苍天,敢问你到底从哪里看出人家心里苦了。。。

(二)

单位上一个姐姐Z,很能干,由于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无法帮忙看管小孩,长年累月一个人接送孩子上学,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各种繁琐的家务活,甚至连装修都是自己一手包办,找施工队伍、购买建材、协调施工安装时间等等。同事对她的评价都是一致的贤妻良母。

可她丈夫呢?这些事情是不是应该两人一起承担呢?我初时固执地认为她这种一个人付出的婚姻太愚蠢,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太低,跟个保姆似的,颇有些可怜她。

一次聚会上,有好酒壮怂胆,我将憋在心底已久的困惑问了出来,问Z姐这样一个人付出的婚姻不会太累吗?她笑了:“你们只看到我对小孩的照顾,对家庭的付出,但这个家离开了我老公X又哪里行呢?”

原来,X并不是如我们所见对家庭没有任何贡献。虽然他工作忙,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但他会在下班后陪着孩子玩耍,讲睡前故事;虽然没有时间守着装修,但用他工科生的脑袋做出了一个大概预算造价同装修公司砍价;平时家里老人孩子生了病,也是他在医院忙前忙后带着做各种检查,咨询取药,只让Z姐搞好后勤保障就行;平时在家也会分担家务活,尽管Z姐会心疼他工作辛苦让他休息,他却说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而把家庭重任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家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

Z姐说:“可能在你们眼中我对家庭的付出要多一点,但夫妻之间哪能计较这些呢,谁有时间谁就多做一点。至少我能肯定的是,有他在我就心安,我很幸福。”

(三)

高中同学毕业十五周年聚会,曾经的同桌A、B又聚到了一起。A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一线城市打拼,B则回到了五线城市的家乡工作。两人读书时期就各种不对付,见面了免不得各种比较。

A看B:在小地方待久了浑身上下就一个俗字,逢人显摆自己嫁了个老公家里条件多么好,家里已经有几套房了。带来的熊孩子除了调皮就没看出来有啥优点,被她夸得跟个宝一样。聊天一出口不是她家里情况就是八卦电视剧,我已经能预见到N年后她的大妈形象了。嫁得再好又怎样,女人终归还是要独立,要靠自己。

B看A:虽然在一线城市号称拿着高工资,但大家都知道那里的房价有多变态,她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平方的;这么大岁数了还不结婚,说什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我看怕是没人要吧;一开口就说看了什么话剧音乐会,咱不装B不行吗?女人事业再强又怎样,终究还是要组建自己的家庭才是归宿。

A没看到的是,B家高堂健在,孩子调皮健康,丈夫事业蒸蒸日上。而她则称得上贤妻良母,将小家经营得温馨和睦。平时没事研究菜谱,给家人更好的一日三餐;每年一家人外出旅行两三次,让老人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孩子增长见识,夫妻俩有时候还过过二人世界。所谓现世安稳也不过如此。

B没看到的是,A已经在职场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并为之努力奋斗着;虽然还没结婚但并没有失去对婚姻的憧憬,在一个人的时间用健身、读书、学习等充实自我,用成为更好的自己来迎接对的人。所谓一个人的精彩也不过如此。

两种不同的生活,没有哪种比较好的说法,各有各的快乐。你有你的书画琴棋诗酒花,我有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得其乐就很好。

(四)

我们通常会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别人的生活,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东西就一定是错误的。单身时,觉得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家庭就是陪葬品;结婚了,就认为结婚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单身就是犯罪。总觉得自己是鸿鹄,其他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就都是燕雀。却没想过,鸿鹄有自己的天空,燕雀也有自己的树枝,无所谓高低,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同而已。

愿我们都成为这样一种人,以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在不触犯法律和道德前提下的任何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因为他人与社会常规不同而将其归入异类。可以不理解,但请不排斥、不干涉,不妄加点评和恶意的揣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