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华山记之四
考虑到107国道上白天车多,夜晚会少一些,所以,我早上5点钟起床,在霏霏春雨中,独自一人在路上的感觉真叫美!静悄悄的晨曦里,万物沉睡在梦乡,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和脚步声,与天地的气息遥遥呼应,觉得天地就是有血有肉的,更重要的它是有灵性的生命,人仿佛就在这个无形的血脉中流动,它使人真切的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幸福.
中午时分,我卸下行囊,取出水壶,蹲在国道边吃干粮,正吃得香着呢,一辆车子停在我身边,从车里下来一位头戴白帽子的中年人,我看他的装束是穆斯林,他问我是不是朝觐的,我回答他,佛教叫做朝山,他非要我上车,送我一程,不可拂其善意,我就上了车.
上了车,打了招呼,原来他们从省城参加宗教会议,听了少林寺方丈和白马寺方丈的发言,很受启发.随后我谈到我对穆斯林的了解,我说我对穆斯林的了解,首先是上学时看的一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从此引发我对穆斯林的兴趣。原来穆斯林与佛教一样,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宗教,是一个开放的宗教,甚至韩国人,日本人,西方人非穆斯林族的人都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信徒对圣地麦加朝觐的至诚精神,比起我们佛教徒对世尊的顶礼膜拜还要虔诚!这番话令車上的穆斯林兄弟们产生共鸣,在世人看起来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教徒,竟然也由衷地对我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信主也好,信佛也好,信奉真主安拉也好,天下信徒是一家,大家谈得越来越投机,以至于分手时各自合掌道别。
朝九华山记之四路过临颖南街村,里面放着国际歌,歌声激越高亢,我被他们的红歌所感染,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地方,他们仍然信奉着共产主义信仰,他们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坚守在社会主义的阵地上,对这个神秘的奇葩的地方,我和大多数国人一样,根本激不起多大的兴趣!
来到漯河,澧河边有一条路正在拓宽,路面上坑坑洼洼,泥浆横流,各种各样的车辆,拉河沙的大卡车,载牛载猪的卡车,私家车,奔马车,电动者,三轮车,自行车,最使我感到惊奇的,赫然还看见只有在遥远的农业时代,在乡下才出现的人力架子车,这条道上除了没有坦克车之外,该出现车的全都出现了,放眼观看,密密麻麻乱乱哄哄的,喇叭声,车鸣声,如雷贯耳,好一幅改革开放版的清明上河图呀。漯河是食品城市,这地方做食品的特别多,大名鼎鼎的双汇火腿,就驻扎在这里,所以这地方倒腾粮食,倒腾牲畜,倒腾食品的人很多,好奇怪,漯河这个新兴的内陆小城,竟然还是个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混杂其中.天下熙熙,莫非求利啊!
傍晚,到了西平县地界,有一位来自汝南的王居士,发现了我,她停下车,询问我的情况,非要送我一程不可,见她热忱之至我就上了车,他就给他在西平上班的女儿打电话给我订房,这位王居士一直把我安排停当才告辞。
我在酒店安顿下来,心中很是忏悔,自己何德何能接受居士这么殷重的供养呢,住得这么好,也就失去了行脚的意义了。
朝九华山记之四晚上,当地的万居士把我带到县城的一座寺院里,这座寺院的名字叫宝岩寺,是一座千年古刹,住持是一位年纪轻轻的性佛法师,他来自广东曹溪佛学院,还有一位小法师,来自邢台,我和他过去曾经认识,法缘真是不可思议呀。
用过晚餐,万居士一行数人来到我的住宿,居士们谈了各自的学佛因缘,我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佛体会,直到夜里10点才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