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
(一)“有种”
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思想才纯粹而活跃。
此刻,正好。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觉醒意识和抗争精神的一句话。虽然陈胜、吴广振臂高呼,揭竿而起,如昙花一现,但是这句口号却像一颗种子,被人们埋在心中,存活下来。
而历史,便在其中。一语惊醒两个人,刘邦和朱元璋是最大的受益者。出身一介草民,辗转打拼,开朝立代,登上九五之尊;也只有他俩,演绎出“鱼化龙”的成功案例。其它的朝代更迭或人事变迁,多是雷同,因为相关的人家多半“有种”。不信?翻翻史书佐证,往上查三代,保准个个都有“种”。
“家天下”观念的根深蒂固,并不是“禅让”、“诏书”、“政变”、“选举”,或者其它方式可以改变的,而这些,多是障眼法罢了。
刘邦和朱元璋不正是汉明两朝百年基业的“种”吗?又有哪个皇帝不想“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呢?甚至“朝中有人好作官”,都被人们心知肚明嘴不说。
如今,家中攒的钱,手里掌的权,要问你最想留给谁――可这还用得着说吗?富二代,官二代,甚至三代、四代,肯定要存在。为什么?有“种”呀!
有“种”做“种”,人生种种。
(二)“有意”和“无心”
一提到这两个词,便想起这两句话: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论多有意的“随”,也抵不过本无心的“恋”;不论有意还是无心,“栽”和“插”都有付出,只是“栽无果”和“插有成”,令人忧喜各半。
已是飘零,轻付流水,岂有深情?一江春水,满载落英,何处真心?有意于花,花期不来,转身离开;无心于柳,柳色青青,俯身相倾。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见解,这些都没错。我对第二句话,也有点自己的想法。可能与众不同,便记之如下:
有意去做的事,比如栽花,因为预期偏高,顾虑太多,照料过勤,反而伤了根基,乱了手脚,误了花期,以致空留遗恨。但这里面可贵的勇气、执着的追求、奉献的精神,怎能不让我们动容?怎能不让我们忘却“花不开”的暗伤?所以,“有心栽花”才是更值得肯定和勉励的。
至于无心插的“柳”,谁会特别在意呢?大约只会偶尔惊喜地说一句:“咦,没想到这也行!”装作欣赏地驻足看上两眼、或发呆一阵,然后,终于继续向着“有心”的方向去了。
原来,一切很简单:有心就好!
(三)“人言”与“人心”
若“人言可畏”;
若“言为心声”;
那么,最可畏的该是“人心”。
先说“人言可畏”。这个词语原是一句话,出自《诗经》:“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其中意不在“言”,而指向“多”;“多”才“可畏”。直到民国年间,阮玲玉是第一个把这四个字连为成语写下来,之后香消玉殒,留给人间的是——绝望。“人言”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轻来“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只是未能明鉴,而随波逐流,也不算坏;进而“搬是弄非”、“造谣中伤”,就是心怀鬼胎,而有意歪曲,道德败坏;以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则是搬来黄河,溺水填沙,置人死地。为什么“人言可畏”?轻则名誉受损、玷污清白,重则剥皮削骨,性命不保。能不心生畏惧吗?
再说“言为心声”。这个词语出自杨雄《法言》中的一段话:“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里的“言”,是可以“明君子、辨小人”的“肺腑之言”、“由衷之言”!但古往今来的“心声”,多载于书册,还是久经时间沉淀过的。至于如今,人们因“内心躁动”而“言语浮夸”的情况还少吗?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也无可厚非。只要不损人,不伤身,不诛心,就让它过去之后忘了吧!“言为心声”,是一种解脱和救赎,也许只能静静地躺在纸上了。
因为隔着层肚皮,人心难测,所以才有了“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的议论。但这心,真的能让我们“一言以蔽之、一行以窥知”吗?
名利各半边,心中留一点。卧看经行处,生死两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