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通信基础概念和常见编码调制方式

2020-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西C梦

漏了一章 补上

PS:语法限制使用 log2(N) 表示以2为底N的对数


概念

数据:传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信息再信道中的载体

信源:信号发送者

信宿:信号接收者

信道:信号传输通道


三种通讯方式

单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半双工:回合制

双工:群殴


两个数据传输方式

串行

并行


码元、速率、波特、带宽四兄弟

码元

每一种信号的状态对应一种码元

速率

计算公式 : 码元速率 * 码元比特大小
eg:M进制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为N,对应数据率 N x log2(N)
eg:4进制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为3,对应数据率 3 x log2(4) = 6 bit/s

波特:码元速率的单位baud

带宽:数据率上限

习题:

A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是四进制码元,4s传输了8000个码元。求
1.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
2.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

B通信系统传输的是十六进制码元,6s传输了7200个码元,求
1.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
2.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
3.哪个系统传输速率快?

----------Ans--------
A系统
码元传输速率:8000 / 4 = 2000 baud
数据率:2000 * log2(4) = 4000 bit/s

B

编码&调制

基带信号:数字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
宽带信号:模拟信道上传输调制系带信号出来的模拟信号

近距离:基带传输
远距离:宽带传输

数据--数字信号--编码
数据--模拟信号--调制

数字数据--编码--数字信号

    1:高电平,0:低电平(最简单定义)
    连续相同信号时:会造成信号无法区分或者难以同步
    每一个信号都有一个电平转换,意味着实际上一个bit信号使用了两个码元,传输需要两倍的带宽
    1:由高电平跳变低电平,0:由低电平跳变高电平
    利用电平跳变解决同步问题
    编码效率:50%
    1:于前一个信号不同,0:与前一个信号相同(电平跳变:1,带你平不跳变:0)
    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基础上减少电平跳变的次数
    编码效率:50%
    每次信号之后归零(意味着每一bit也是用两个码元)
    低带宽占用时无法区分信号并同步(比如全是0信号)
    1:电平不跳变,0:电平跳变
    还是难以同步
    人为干涉电平跳变完成同步
    编码效率80%
ZcGZ59.png
ZcGTIJ.png
ZcGvqO.png

掌握前三个常用的就好

数字数据--调制--模拟信号

ZcUP78.png

模拟数据--编码--数字信号

以影片编码为例
脉码调制(PCM)

  1. 抽样(F >= 2f)
    确定信号的波形
    由正余弦公式 `y = Asin(ωt + φ)` 可知取样频率必须>=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才能确定波形,已到达保真的效果
  1. 量化
    将抽样获取到的电平信号离散 ,量化取整,成为数字数字量
  1. 编码
    量化数字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

模拟数据--调制--模拟信号

信号放大,模拟信号放大到高频上即可,用于传输

物理层中的两种设备

中继器

再生数字信号

1.两端时网段不是子网,两边网段必须相同,
2.只做数据信号放大不做任何校验,
3.协议必须相同,不会存储转发
4.遵循5-4-3规则:否则可能会网络故障
ZgP5G9.png

集线器(多口中继器)

放大转发信号

1.不能分隔冲突域
2.平分带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