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笔记及思考

170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2017-12-15  本文已影响13人  爷有蔓草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家不同意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张。
他们认为经济周期不是像凯恩斯说的原因产生的,对付经济周期的办法也不应该是那样。


一、货币学派见解之一: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超发

1、货币数量论

2、美国货币史

经济学家米尔顿 ·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t)《美国货币史》(1963),巴曙松主持翻译,得出的结论:

通过观察93年来美国的货币史(1867-1960),公式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增长量基本不变,货币流通量才是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就是由于多发了钞票造成的。

弗里德曼的名言:

“通货膨胀到处以及永远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货币学派见解之二:货币长期中性

1、奧地利学派:货币短期内是蜜,不是中性

它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有引导作用,对经济结构有影响。

2、货币主义:关注货币增发的长期效应,货币长期是水


三、货币学派见解之三:制造通胀不能降低失业率

1、货币主义者:菲利普曲线应该是直的


四、货币学派见解之四:永久收入假说

1、凯恩斯主义者: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忽然间不消费了

政府就该替他们消费,或者给人们发钱,让人们去消费。

2、货币主义者:人们拿了钱也不会消费


五、弗里德曼的主张:将货币増长比例写入宪法

如何抑制政府乱发钞票的冲动?


六、理性预期学派:政府越管经济波动越大

在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发展出理性预期学派:

1、人们对经济政策的预期,影响政策的有效性

美国总统林肯的名言:

“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永远地欺骗一些人,但不可能永远地欺骗所有人。”

2、政府的政策会失效,不是因为政策不好,而是因为政策会被人们的预期所抵消。

3、政府企图平息经济周期的措施,本身就会增加经济波动

在一个嘈杂的环境里,政府大喊一声“大家不要吵”,这本身可能就增加了噪音。


课堂小结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


课后思考

货币主义者主张,把每年的货币增长率当做一个常数写到宪法里面去,但我们知道,每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好比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幅度是比较大的。以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来适应变化的国民生产总值,以不变应万变这种做法可行吗?为什么?

不可行,但如果一定要做,也不是没有用对的办法。那就是货币增发比例与GDP直接挂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