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哈嘉瑜伽公益瑜伽冥想修行读书

拉玛那•马哈希忽然参透生死的灵性体验

2019-04-06  本文已影响258人  自然减压冥想

“与其沉迷于猜测,不如当下寻找永远在你之内的真理!” 

“和平是你的自然状态,是心智阻碍了你的自然状态。当心智消亡,你便会了悟永恒的和平。”

印度灵性大师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印度上世纪彻悟本心的究竟觉者,国内读者的了解尚少,但在印度和欧美地区,拉玛那的影响力非常深远,他的悟境被誉为达到了与佛陀、老子、耶稣基督共通的高度。他的教诲高妙玄远、简单有力,众多灵性导师都深受其影响。《回到你心中》一书是国内有关其人的第一本书。他的修行思想是直指内心的,意在指导人们向内心发掘,认清自我,并以此获得最终的宁静和友爱。 拉玛那·马哈希及其追随者克里希那穆提.艾亚尔都是得到自觉的灵。 

自觉的灵拉玛那•马哈希1879年出生,1950年卒于自己所建立的禅修院里。在17岁时经历了第一次灵性体验,忽然参透生死。有一天,他独自坐在叔叔家中的一个房间里,突然一种死亡的恐惧极其真实而暴烈地攫住了他。马哈希一直是个健康的孩子,当时也毫无病痛,然而他却感觉到他在刹那间就要死去了。这状况突如其来,也毫无征兆。此刻的马哈希在震惊之中,既不去追究这恐惧的由来,也不想求助于任何人。相反地,他声色不动,在当下独自面对这巨大的危机。他后来自述道:这死亡的恐怖在震惊中将我的心智驱转向内了。我在心中自问:“现在死亡来了。这意味什么?是什么要死去了?这肉身死去了。”而我即刻便戏剧性地演出这死亡的发生。我模仿死尸将四肢平伸,仿佛全身僵冷地躺下,以便在更大的实感中参问。我闭口屏息以防发出任何声音,或说出“我”或是其他的字眼。“那么,”我对我自己说,“这肉身已死。它将被人送去火葬场烧成灰烬。然而在这肉身死亡之后,我死了吗?这肉身是我吗?它静默而无知觉,然而在它之外,我却感觉到我的人格完全的活力,以及在我之内的‘本我’的声音。所以我原是超越肉身的精神。肉身死去,然而超越肉身的精神却不为死亡所触及。这即意味我原是永生不死的精神。”这整个过程并非缓滞的动念,而是活生生的真相的灵光乍现,几乎不假思索地为我所直接体验。“真我”原来真实不虚,是我当下唯一的实相,而一切关乎肉身的有意识活动都流入这“真我”。从此“真我”或自性便在一种强大的引力之中定于自身。死亡的恐惧永远消失了。从此我与自性合一,永不退转。念头可能仿佛乐曲中的各种音符来来去去,然而“真我”有如衬底的基本音韵化入了所有其他音符,恢恢不散。无论肉身处于谈话、阅读或是他事之中,我依然定于“本我”。 

马哈希就如此一悟顿至实相了。一般而言,修行人初逢实相的经验往往是刹那间事,神妙的觉受在惊鸿一瞥之后便飘然而去,只留下恍然而惘然的回忆。马哈希却有如风吹花开,自然顿悟,而且一悟永悟,了达究竟解脱。他解释,在霎哈嘉(Sahaja,意为自然)无念三昧之中,自我已经断灭,如河流流入自性的大海而消失于无形,在此境之中个人已与自性浑然合一。 

马哈希成道之后对世俗活动完全失去兴趣,又不事生产,以此不见容于家人。六周后他离家独自登上阿鲁那佳拉(Arunachala)圣山,此后终生不再离开。起初他几乎完全脱离了色相世界的一切活动,长时期沉浸在自性遍觉遍照的存在之中,对肉身的存活亦毫不关心。由于有求道者前来向他请益,他才以少量的食物维持住肉身传道。后来来自印度与世界各地的弟子逐渐增多,形成了道场,此后他便开始了五十年如一日的灵性教导。由于马哈希是究竟的觉者,他的教导超越了各宗教间的界限,而呈现出平等雍容的整合。他常在默坐之中以大能启迪弟子内蕴的自性,认为沉默就是最铿锵有力的说法;然而为了解答弟子在修行上的种种问题,他也开口做出详尽的回答。他平视各种修行路线如持咒、瑜伽、禅定等等,并以精辟的解说指出这些方法都意在平息心念,最后仍是归向自性的了悟。

他最主要也最闻名于世的教导,则是一条引入直接契入自性的智慧之路。当弟子提出不切实际的问题时,马哈希总是说先去知道你自己,再去了解其余,以此方式简单地将他推向对自己真身的探究。这智慧修行的法门在形式上单刀直入,只是去参问“我是谁?”它的意义在于集中心力去发现自我所从生的本源,而这本源就是自性。在参问之后也不须由心智来回答,只需要保持平静,让真正的答案自然而然地浮现。事实上它并不是心智或自我所能做的,因为自我并非我们的真性。它真正的涵义是自性在参问它自己,了悟它自己。

"我的死亡与再生" 

问:前世今生的转世之说,是否为真? 

尊者:若无明存在,则前世今生的概念必然存在,然而,不论现在、以前、未来,并无转世可言,这是真理。 

问:有修行者,能知其前世,是真的吗? 

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先了解今生为要。今生所知有限,已令你折磨受难,何苦要平添无谓的知识,增加负荷呢?若能自真我的高阶以观,则在此虚幻世界的死亡与再生,不过是认同此身为我之无明而已。昧于真我的无明,使人身的生死不断流转,但了悟真我者,其心思已灭,并臻高阶之真理层次,则其人并无生死可言。只有昧于真我,认同身体者,才在人身的生死中,流转不尽。 

问:人死亡后,其情形为何? 

尊者:请着眼于今生现况,莫担忧未来,未来会自理。你始终存在着,你在清醒的存在状况,与睡眠时的存在,完全相同,为何要分别二者的不同呢?你在睡眠时,会提问出生后的事吗?为何在清醒时,要提问死亡后的事呢?让生者虑及出生后的事吧. 

问:佛教的观点,不认同灵魂有延续性的个体,但印度教承认有转世的自我个体,灵魂是否为印度教所称,一再转世,抑或只是一团心智习性? 

尊者:真我永续而不异,转世的自我个体,是属于低阶层次,亦即思维层次,但了悟真我超越此一层次。 

转世是生命本然的“在”,被扭曲而虚幻流衍,故佛教否认之。吾人之无明,是认同无自主性的躯体,而与精神混淆。 

问:我们不应寻求不再出生吗? 

尊者:先找出是谁在出生?是谁在死亡?当你入睡时,曾思考再生或现在清醒的情况吗?先找出现在问题的起源,然后得到答案,你将发现,现况无出生,亦无苦难。真我统摄一切,全然吉祥,甚至现在吾人已免于再生,何必自困己身呢? 

问:尊者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从未出生吗? 

尊者:是。你认同你是这个身体,因此,以身体的生死,视为你的生死,但你并非这个身体,故你无生亦无死。 

问:所以,你不支持再生的说法。 

尊者:不,我要你摒除再生的困惑。是“你”在想你将再生。注意看,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除非找到那个提问者,否则,诸此问题,永无答案。 

问:渴望生命或渴望再生的原因是什么? 

尊者:渴望生命,乃生命内在的本质使然,但自我误认躯体为自己,意识杂糅其间,导致渴望再生,以期延续生命。虽然如此,这种错误,必须终结,消融于真我,而得永生。再生的真谛,是指精神上自我的死亡,这是耶稣钉在十字架的涵义。 

问:通神论(theosphy)说:死亡后再生,其间相隔五十年至一万年,为何如此? 

尊者:两个意识状态的估量准则,并无彼此牵连关系,所有此类的估量,均属假设。每个生命个体死后再生,所需的时间不一,然而必须确实了解的是,并没有灵魂往来,但有个体心思的萌起与运作。无论在什么状态下,心思起应,便认同身体,在物质界成为物质之身,在梦境中便成梦者之身。梦中有雨,身便淋湿,梦中罹疾,身成病体。躯体死亡后,心思暂停活动,但过些时不久,心思在另一灵体、另一世界,复起活动,直至找到新的躯壳,转成所谓“再生”,但这些现象对悟者而言,不具意义,因了悟真我的悟者,其心思已灭,不复萌起,身虽逝亡,不至再生。他的生死虚幻之链,已然断绝。在此,必须清楚明白的是,整个生死过程,乃是心思所萌起而运作的虚幻,实则,在了悟真我的全盘破除虚幻下,无生亦无死。 

问:人死后,其个体性的魂魄已消逝,犹如河流入海,已无河流可言,不是这样吗? 

尊者:你看芟除树枝,不久复萌,只要树之根本仍在,则枝叶茂长;同理,人死时,个体性魂魄之习性,暂时沉入本心,但未灭绝,适时于再出生时又复起,这便是个体性魂魄再生的道理。 

问:我对人死与再生,仍感困惑,终究而言,人之出生与再生,皆属虚幻吗? 

尊者:若有出生,则断无只有一世的出生,那是一系列累世的再生,为何你会在今世出生?你将以相同的理由及心态,持续下一世的出生。若你能问:到底是谁在出生?或问:是为你或别人而出生、死亡?则你将寻获真理,而燃尽业报,使你不再出生。经文记载:只要了悟,便消尽累世无数的业报,犹如点燃火苗,便炸光满山的火药。那是自我在肇造整个人间生与死的世界,无数的学问,不尽的探讨,堆砌成庞杂而困惑的论述,若经由探究真我而消融自我,则整个世界及一切学问将灰飞烟灭,独留真我,炳然长存。——《真我与我:拉玛那尊者的生平与教诲》摘录

关于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 的中译书籍: 

《回到你心中》 

译自《The Spiritual Teaching of Ramana Maharshi》收录尊者三篇谈话集《我是谁?》、《灵性指导》、《马哈希福音》记录马哈希开示参问法门,以及他对于内在、体验、沉默、心智、智慧、自性和宁静的开示,一展尊者教法精要。 

《走向静默 如你本然》 

译自《Be As You Are》为David Godman总集650则马哈希与访客对答,分六大主题:真我、参究与归伏、上师、冥想与瑜伽、亲验、理论。为尊者教义编纂中佳作。 

《印度寻秘之旅:在印度遇见马哈希》 

英国记者保罗·布鲁顿行遍全印度探访灵修者,最后他回到马哈希道场,坐于尊者的静默中参问自性。此近一年的寻找灵性之旅后收录于《A Search in Secret India》一书,令马哈希在西方名声大振,引发众多西方人去南印寻访马哈希。 

《真我与我》 

编译尊者生平六章;对话七章:分为认清我、探究真我、臣服、上师、神、我在人世间、了悟真我;以及摘取格言警句的粹言篇。

《圣者》 

作者:毛姆 (William Maugham,1874-1965);摘自《观点》。毛姆在1936年与马哈希的见面让他印象深刻,事后阅读许多资料写下此传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