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
我从来不算真正的张迷。
年轻时读她,折服于她天才的创作能力、对人性的洞察深度。却总是有一点不喜,那种看破又说破世事的凉薄之意,让我心生距离。
诚然,张爱玲的一生都是苍凉的。她年少天才,却没有健康正常的童年生活,父亲是大家族的浪荡子,缺乏家庭责任感,对她冷漠无情,母亲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一直缺位她的成长;天性的敏感,物质的丰裕,对她而言是生活情感都是分裂的、双重的,她的生命底色就是冷模的、无情的、苍凉的,她笔下的人物、家庭、情感命运也逃脱不了这种基调和命运。
据说《第一炉香》改编成影视剧时,马思纯微博上发表读后感,理解成青春爱情主题,被网友嘲笑和炮轰。我无意站队和评议,但马姑娘确实头脑清奇,张爱玲根本无意刻画青春,更无意营造纯美的爱情,葛薇龙大约确实是有几分爱着乔琪乔的,但她最终的堕落并非全是为了爱情和爱人,有物质的诱惑,有社会的推动,也有人性的自私和贪婪,我想,张爱玲不过是也想说,谁不是被困在自己的命运中呢,无论是薇龙,乔琪乔还是姑妈和司徒协。马姑娘身在名利场,也算见过世面,终究还真是思想单纯,如果让她读《第二炉香》,会不会解读成罗杰的自杀也是对爱情的失望呢。
《倾城之恋》也是,若是非要解读成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估计张爱玲又得冷笑了。不是不爱,也确实是才子和佳人,不过才子最爱的是自己,佳人也是反复算计,不过是一座城的陷落成全了两个人,在那样的情形下,你顾不得自己,我无法算计,终于只有彼此了,终于只剩下那份爱恋了。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本是顶悲凉的诗,也只有生与死在面前的时候,才算是永远了。这算是一出喜剧吧,最终才子佳人终成眷属,香港的陷落终于成全了她们,这也算是一出悲剧吧,得到了婚姻,却失去了爱情,才子的俏皮话生下来说给别的女人听了,婚姻总归是千疮百孔的。
《金锁记》是我年少读后难以忘却的一篇,读得手不释卷,读得怅然若失,读得思绪万千。我私以为这是张爱玲创作的巅峰,竟然有读红楼梦的感觉。年轻时,我怀疑,世上有这样的母亲吗?不,应该没有,只是小说是影视剧而已,哪有母亲会嫉妒自己孩子的幸福和快乐,亲手毁灭。现在,我悲哀,世上有这样的母亲吗?应该会有,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满足的人,是无法给出爱和满足的,哪怕她想给,也是无法给出的。长安成为了另一个七巧,她根本没有去抵抗去争取,她自己结束了自己的梦想,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年轻时,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现在我明白,她是对的,她走不出命运的牢笼,挣脱不了那黄金的枷锁,这是她的宿命。
要读中国现代小说,张爱玲是必读的。但过分推崇和过分打压都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