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如何提高描写细节的能力?【网文写作技巧】

2021-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次搞大

描写细节的重点,并不在“细节”二字上,而在于章法气韵上。

1、章法:是指谋篇布局。

描写细节,并不是话痨扩写的凑字数,也不是鸡零狗碎的记流水账。

描写细节,其本质是在传递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来呈现形式美。

因此,就需要通过“章法”来抽丝剥茧,去伪纯真。

章法的具体内容:

一、定主次:在细节描写时主次分明。主要的详写,次要的一笔带过。

二、用对比:在细节描写中使用对比,如:高低长短、疏密聚散、大小曲直、明暗快慢。

三、见呼应:结尾与开头相互呼应。

四、尚自然:倾向描写不加雕琢、天然质朴的细节,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通常会显得有格调。

五、巧留白:在与第三条不冲突的前提下,尽量营造意境上的留白。

2、气韵:是指生动。

描写细节,力求生动。这是细节描写的审美价值之一。

在实际运用时,往往章法用得好,气韵也自然就有了。如果章法没弄到位,也可在气韵上下功夫,以弥补章法的不足。

3、用题主的文字,咱们小小的实践一下。

比如今天,生病请假,独自走在去医院的路上。中午时分,天空明朗,小道行人无几。轻风扫过,路旁篁竹飒飒作响,顿时感到无比愉快,却不知怎么表达。

题主这段文字的优点之一,是对“的”使用的很克制。使行文更简洁和流畅。

我们先上章法。

第一步,定主次。

看看这段文字里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

我、天空、小道、轻风、竹林......

我觉得可以把竹林作为主要的进行细节描写。(这个大家随意定,全凭自己当下的心境。)

第二步,使用对比来描写竹林的细节。

例如,竹林的疏密对比,竹子的高矮粗细对比,竹子与影子的明暗对比...

第三步,见呼应。

这段文字开头写“独自走”,那么结尾不妨可以写“顿感一人亦快乐”,以作呼应。

第四步,尚自然。

突出竹林不加雕琢的天然质朴。例如竹林的错落苍郁,竹林里的顽石质地、溪流形态,竹身竹叶上的纹理...

第五步,巧留白。

在不与第三步冲突的前提下,营造留白的意境。

比如在“顿感一人亦快乐”后面保留原句:“顿感一人亦快乐,却不知怎么表达。”

题主原文的这句“却不知怎么表达”就是持杯叹息,欲言又止的一种留白意境。

章法做足,气韵自然就会出来了。

以上,权做抛娘们儿引流氓,大家且看且分析。

4、

有朋友问了:这章法、气韵都是你自己瞎编的吧?

其实说是我瞎编的,也不尽然。

因为这章法、气韵之说是取自历代艺术大师们的经验总结。

大师们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细节”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大师们也发现:不同创作者对“细节”的尺度也不一样。

有的作者,其细节的尺度是毫米级的,犹如微距镜头,描珑绣缝。

有的作者,其细节的尺度是公里级的,犹如大疆航拍,幕天席地。

由此,大师们觉醒了:细节描写的重点并不在“细节”二字上,否则会舍本逐末。

细节描写的重点应该是:谋篇布局 与 力求生动。

这就有了章法和气韵之说。

你可能会问:语文老师为什么没讲过章法、气韵?

现在这个世代,大家都喜欢不务正业的干活。

举个例子:

比如今天,生病请假,独自走在去医院的路上。中午时分,天空明朗,小道行人无几。轻风扫过,路旁篁竹飒飒作响,顿时感到无比愉快,却不知怎么表达。

最好改变一下描述的顺序

小道行人无几——轻风扫过——路旁篁竹飒飒作响——天空明朗——顿时感到无比愉快

这样去写。

然后插个背景故事,比如你生病了,为什么会“无比愉快”呢,一定会有背景故事,假设是最讨厌的课被逃掉了:

我从抽屉里拿出病历,扫了一眼然后放进了包里,正好下午的上课铃响起,同桌和我道个别,便随了人流赶往实验室,有些沮丧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之后我将自己收拾利落,戴上厚实的帽子,把下巴埋在衣领里,穿着手套的双手插在口袋,觉得自己比世界要暖活很多。

后来我低着头走在去医院的路上,人行道上十分安宁,偶尔能听见说话的声音,也是轻声细语,似乎忙碌的人们都去忙碌,闲适的人也没必要大声抒发自己的观点了。

在这样的安宁里,我的肌肤真切地感受到轻抚在脸上的微风带有冬天特有的俏皮,路旁的篁竹飒飒地打着节奏,蓦地,我觉得眼前一亮,久阴未晴的天空,突然在我面前的地砖上,倒映出一片金色的光彩。

我伫足而立,抬头看去,远方的云缝渐渐打开,看上去黑白相间的云层,突然从交接处露出了一道金边,并越来越宽,就像夏季的溪流,穿过两个石块中间时,突然反射出金灿灿的阳光——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吧,天际间的光帘突然光彩四溢,路边灰白的草木也变得生机勃勃,于是我的心情,也变得无比愉快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