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好文选

Python与OC交互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31人  天下林子

本文摘自树神杰作,仅供学习~

1. Python 简介

Python 是一个高层次的结合了解释性、编译性、互动性和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

Python 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比其他语言经常使用英文关键字,其他语言的一些标点符号,它具有比其他语言更有特色的语法结构。

Python 的特点可以简单的概括如下:

2. Python 基础语法

Python 语法格式是要严格缩进的,所以一旦代码中的缩进不正确,执行时是会报错的。这一点很重要!

2.1 Python 变量类型

Python 有5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同时,Python 还支持4种不同的数字类型:

count = 100 #整型变量
miles = 100.5 #浮点型变量
name = 'John' #字符串
list = ['runoob', 786, 2.23] #列表
tuple = ('runoob', 786, 2.23) #元祖(相当于只读list)
dict = {'name': 'john', 'code': 6734, 'dept': 'sales'} #字典

Python 变量定义不需要指定变量类型,直接写变量名即可。

2.2 Python 运算符

Python 算术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10, b=20

<table align="center">
<tr>
<th>运算符</th>
<th>描述</th>
<th>实例</th>
</tr>
<tr>
<td align="center">+</td>
<td>加——两个对象相加</td>
<td>a+b 输出结果 30</td>
</tr>
<tr>
<td align="center">-</td>
<td>减——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td>
<td>a-b 输出结果 -10</td>
</tr>
<tr>
<td align="center">*</td>
<td>乘——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td>
<td>a * b 输出结果 200</td>
</tr>
<tr>
<td align="center">/</td>
<td>除——x除以y</td>
<td>b/a 输出结果 2</td>
</tr>
<tr>
<td align="center">%</td>
<td>取模——返回除法的余数</td>
<td>b%a 输出结果 0</td>
</tr>
<tr>
<td align="center"> ** </td>
<td>幂——返回x的y次幂</td>
<td>a ** b 输出结果 10的20次幂</td>
</tr>
<tr>
<td align="center">//</td>
<td>取整——返回商的整数部分</td>
<td>9//2 输出结果 4, 9.0//2.0 输出结果 4.0</td>
</tr>
</table>

Python 逻辑运算符:

<table align="center">
<tr>
<th>运算符</th>
<th>逻辑表达式</th>
<th>描述</th>
<th>实例</th>
</tr>
<tr>
<td align="center">and</td>
<td>x and y</td>
<td>布尔"与"——如果 x 为 False,x and y 返回 False,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td>
<td>(a and b) 返回 20</td>
</tr>
<tr>
<td align="center">or</td>
<td>x or y</td>
<td>布尔"或"——如果 x 是非 0,它返回 x 的值,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td>
<td>(a or b) 返回 10</td>
</tr>
<tr>
<td align="center">not</td>
<td>not x</td>
<td>布尔"非"——如果 x 为 True,返回 False 。如果 x 为 False,它返回 True。</td>
<td>not(a and b) 返回 False</td>
</tr>
</table>

a = 10
b = 20

if ( a and b ):
    print "1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else:
    print "1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if ( a or b ):
    print "2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else:
    print "2 -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

# 修改变量 a 的值
a = 0
if ( a and b ):
    print "3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else:
    print "3 -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

if ( a or b ):
    print "4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
else:
    print "4 -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

if not( a and b ):
    print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
else:
    print "5 -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

Python 成员运算符

除了以上一些运算符之外,Python 还支持成员运算符:

<table align="center">
<tr>
<th>运算符</th>
<th>描述</th>
<th>实例</th>
</tr>
<tr>
<td align="center">in</td>
<td>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td>
<td>x 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td>
</tr>
<tr>
<td align="center">not in</td>
<td>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td>
<td>x 不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td>
</tr>
</table>

a = 10
b = 20
list = [1, 2, 3, 4, 5 ];

if ( a in list ):
    print "1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else:
    print "1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if ( b not in list ):
    print "2 -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else:
    print "2 - 变量 b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 修改变量 a 的值
a = 2
if ( a in list ):
    print "3 -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else:
    print "3 -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Python 身份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

<table align="center">
<tr>
<th>运算符</th>
<th>描述</th>
<th>实例</th>
</tr>
<tr>
<td align="center">is</td>
<td>is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td>
<td>x is y, 如果 id(x) 等于 id(y) , is 返回结果 1</td>
</tr>
<tr>
<td align="center">is not</td>
<td>is not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td>
<td>x is not y, 如果 id(x) 不等于 id(y). is not 返回结果 1</td>
</tr>
</table>

a = 20
b = 20

if ( a is b ):
    print "1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else:
    print "1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f ( id(a) is not id(b) ):
    print "2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else:
    print "2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 修改变量 b 的值
b = 30
if ( a is b ):
    print "3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else:
    print "3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if ( a is not b ):
    print "4 -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
else:
    print "4 -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

这里只是列举了部分运算符,例如比较运算符、赋值运算符、位运算符等与其他语言基本相同,故没做解释。

2.3 Python 条件语句

Python 程序语言指定任何非0和非空(null)值为true,0或者null为false。

Python 中if条件语句基本形式为:

if 判断条件:
    执行语句...
else:
    执行语句...

其中"判断条件"成立时(非零),则执行后面的语句,而执行内容可以多行,以缩进来区分表示同一范围。else 为可选语句,当需要在条件不成立时执行内容则可以执行相关语句,具体例子如下:

flag = False
name = 'luren'
if name == 'python':        # 判断变量否为'python'
    flag = True              # 条件成立时设置标志为真
    print 'welcome boss'    # 并输出欢迎信息
else:
    print name              # 条件不成立时输出变量名称

if 语句的判断条件可以用>(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来表示其关系。当判断条件为多个值时,可以使用以下形式:

if 判断条件1:
    执行语句1...
elif 判断条件2:
    执行语句2...
elif 判断条件3:
    执行语句3...
else:
    执行语句4...

示例如下:

num = 5     
if num == 3:            # 判断num的值
    print 'boss'        
elif num == 2:
    print 'user'
elif num == 1:
    print 'worker'
elif num < 0:           # 值小于零时输出
    print 'error'
else:
    print 'roadman'     # 条件均不成立时输出

由于 python 并不支持 switch 语句,所以多个条件判断,只能用 elif 来实现,如果判断需要多个条件需同时判断时,可以使用 or (或),表示两个条件有一个成立时判断条件成功;使用 and (与)时,表示只有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的情况下,判断条件才成功。

2.4 Python 循环语句

Python 提供了for循环和while循环,<font color=red>但是在Python中没有do..while循环。</font>

Python 的while循环基本形式为:

while 循环条件:
    执行语句...

示例如下:

count = 0
while (count < 9):
   print 'The count is:', count
   count = count + 1

print "Good bye!"

Python 的for循环基本形式为:

for interating_var in sequence:
    statements(s)

示例如下:

for letter in 'Python':     # 第一个实例
   print '当前字母 :', letter
 
fruits = ['banana', 'apple',  'mango']
for fruit in fruits:        # 第二个实例
   print '当前水果 :', fruit
 
print "Good bye!"

2.5 Python 函数

Python 定义一个函数的简单规则:

基本形式为:

def functionname( parameters ):
   "函数_文档字符串"
   function_suite
   return [expression]

示例如下:

# 定义函数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str;
   return;
 
# 调用函数
printme("我要调用用户自定义函数!")
printme("再次调用同一函数")

2.6 Python 面向对象

Python 从设计之初就已经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在Python中创建一个类和对象是很容易的。

创建类

使用class语句来创建一个新类,class之后为类的名称并以冒号结尾,基本形式如下:

class ClassName:
   '类的帮助信息' #类文档字符串
   class_suite  #类体

类的帮助信息可以通过ClassName.doc查看。

class_suite 由类成员,方法,数据属性组成。

示例如下:

class Employee:
   '所有员工的基类'
   empCount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salary):
      self.name = name
      self.salary = salary
      Employee.empCount += 1
   
   def displayCount(self):
     print "Total Employee %d" % Employee.empCount

   def displayEmployee(self):
      print "Name : ", self.name,  ", Salary: ", self.salary

<font color=red>类的方法与普通的函数只有一个特别的区别——它们必须有一个额外的第一个参数名称, 按照惯例它的名称是 self。</font>

创建实例对象

要创建一个类的实例,你可以使用类的名称,并通过init方法接受参数。示例如下:

"创建 Employee 类的第一个对象"
emp1 = Employee("Zara", 2000)
"创建 Employee 类的第二个对象"
emp2 = Employee("Manni", 5000)

访问属性

您可以使用点(.)来访问对象的属性。使用如下类的名称访问类变量:

emp1.displayEmployee()
emp2.displayEmployee()
print "Total Employee %d" % Employee.empCount

你可以添加,删除,修改类的属性,如下所示:

emp1.age = 7  # 添加一个 'age' 属性
emp1.age = 8  # 修改 'age' 属性
del emp1.age  # 删除 'age' 属性

你也可以使用以下函数的方式来访问属性:

hasattr(emp1, 'age')    # 如果存在 'age' 属性返回 True。
getattr(emp1, 'age')    # 返回 'age' 属性的值
setattr(emp1, 'age', 8) # 添加属性 'age' 值为 8
delattr(empl, 'age')    # 删除属性 'age'

Python 内置类属性

类的继承

派生类的声明,与他们的父类类似,继承的基类列表跟在类名之后,基本形式如下:

class SubClassName (ParentClass1[, ParentClass2, ...]):
   'Optional class documentation string'
   class_suite
class Parent:        # 定义父类
   parentAttr = 100
   def __init__(self):
      print "调用父类构造函数"

   def parentMethod(self):
      print '调用父类方法'

   def setAttr(self, attr):
      Parent.parentAttr = attr

   def getAttr(self):
      print "父类属性 :", Parent.parentAttr

class Child(Parent): # 定义子类
   def __init__(self):
      print "调用子类构造方法"

   def childMethod(self):
      print '调用子类方法 child method'

c = Child()          # 实例化子类
c.childMethod()      # 调用子类的方法
c.parentMethod()     # 调用父类方法
c.setAttr(200)       # 再次调用父类的方法
c.getAttr()          # 再次调用父类的方法

私有属性与方法

类的私有属性:

__private_attrs: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属性为私有,不能在类的外部被使用或直接访问。在类内部的方法中使用时 self.__private_attrs。

类的私有方法:

__private_method: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方法为私有方法,不能在类地外部调用。在类的内部调用 self.__private_methods

示例如下:

class JustCounter:
    __secretCount = 0  # 私有变量
    publicCount = 0    # 公开变量

    def count(self):
        self.__secretCount += 1
        self.publicCount += 1
        print self.__secretCount

counter = JustCounter()
counter.count()
counter.count()
print counter.publicCount
print counter.__secretCount  # 报错,实例不能访问私有变量

3. OC 调用 Python 函数

鉴于 Python 的优势所在,而我们又主要以OC开发为主,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OC与Python的交互实现方式。需要声明的是:由于iOS系统暂时并没有引入Python库所以本次交互实现只针对Mac OS系统。

3.1 项目配置

新建好一个Mac OS的项目之后,需要添加依赖库,即Python.framework,如下图: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61777-1542945194278)]

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项目,同时,采用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我们新建一个继承自NSObject的类,专门负责做与 Python 交互相关的事情。那么有了这么一个类就能够与 Python 联系上了,但是为了我们金字塔顶层调用的方便,我们选择创建一个管理类来管理这个负责与 Python 交互的类。当然,这里的两个类都是采用单例模式的设计,创建完成后项目结构如下图: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5ae85-1542945194278)]

3.2 通过 OC 初始化 Python

Python 官网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官方是给出了 Python 与 C 语言的API,这里的函数相当之多,后面会说到一些我们使用到的相关函数,那么我也是简单阅读了之后,关于在 OC 中初始化 Python 总结了以下步骤:

1、设置 Python 环境变量。这里我们要用的实际上就是设置我们编写的 Python 文件所在的路径;

2、设置 Python 解释器的启动路径。可以在终端使用命令:where python 查看电脑上 Python 解释器的路径;

3、系统初始化。直接调用系统初始化函数即可;

4、设置参数。需要时设置,不需要时可以不做这一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font color=red>这一步必须在系统初始化之后执行;</font>

5、OC 模块初始化。因为是 OC 与 Python 交互,所以不仅要采用 OC 的方式去初始化 Python,也要用 Python 的方式去初始化一个 OC 模块,用于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6、导入 Python 模块。Python 中一个模块即是指一个文件,这里就是调用函数导入一个 Python 文件中的所有方法,类似于 Python 中的 from module import *;

7、调用运行简单文件函数。这里是为了检测 Python 环境是否初始化成功;

8、完成初始化。直接调用系统完成初始化函数;

下面对关键步骤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做解释说明:

1、设置 Python 环境变量。这里涉及到一个函数的调用,函数原型如下:

int setenv(const char * name,const char * value,int overwrite);
  
  <table align="center">
<tr>
<th>参数名称</th>
<th>描述</th>
</tr>
<tr>
<td align="center">name</td>
<td>要设置的环境变量名称</td>
</tr>
<tr>
<td align="center">value</td>
<td>变量内容</td>
</tr>
<tr>
<td align="center">overwrite</td>
<td>决定是否要改变已存在的环境变量。如果此环境变量不存在则无论overwrite为何值均添加此环境变量,如果此环境变量存在,则当overwrite不为0时,原内容会被改为参数value所指的变量内容;否则参数value会被忽略。</td>
</tr>
<tr>
<th>返回值</th>
<th>描述</th>
</tr>
<tr>
<td align="center">int</td>
<td>执行成功则返回0,有错误发生时返回-1。</td>
</tr>
</table>

这个函数的功能主要是指定我们写的 Python 文件所在的位置,让 Python 解释器能够找得到。

2、OC模块初始化。这个模块初始化可以理解成向 Python 声明一个Module,同时注册了一些方法,当在 Python 中调用到这些方法的时候会反射到 OC 中去执行。具体初始化方法如下:

/**
 模块初始化,即是在第一次使用import语句导入模块时会执行
 这是 Python 2.x 的写法:
    函数名必须为initmodule_name这样的格式,例如我们的module名为oc_python_module,所以函数名就是initoc_python_module.
 */
PyMODINIT_FUNC
initoc_python_module(void)
{
    Py_InitModule("oc_python_module", oc_python_module_methods);
}

这里用到了一个 Python 提供的初始化模块的函数,该函数原型如下:

PyObject Py_InitModule(char name, PyMethodDef methods);
  
  <table align="center">
<tr>
<th>参数名称</th>
<th>描述</th>
</tr>
<tr>
<td align="center">name</td>
<td>模块名称</td>
</tr>
<tr>
<td align="center">methods</td>
<td>PyMethodDef * 定义的一个函数列表,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向 Python 注册的供 Python 调用时反射到 OC 中执行的方法列表,具体定义方法详见下文。</td>
</tr>
<tr>
<th>返回值</th>
<th>描述</th>
</tr>
<tr>
<td align="center">PyObject
</td>
<td>Python 模块对象</td>
</tr>
</table>

PyMethodDef* 定义函数列表的方式如下:

/**
 声明该模块具有哪些方法,即在Python中执行到这些函数时都会回调这里对应的方法
 PyMethodDef结构体有四个字段:
 第一个是一个字符串,表示在 Python 中对应的方法的名称;
 第二个是对应的 OC 代码的方法名称;
 第三个是一个标识位,表示该 Python 方法是否需要参数,METH_NOARGS表示不需要参数,METH_VARARGS表示需要参数;
 第四个是一个字符串,它是该方法的__doc__属性,这个不是必须的,可以为NULL。
 */
static PyMethodDef oc_python_module_methods[] = {
    {"myLog", myLog, METH_VARARGS, NULL},
    {"myAlert", myAlert, METH_NOARGS, NULL}
};

实现 OC 方法的方式如下:

/**
 打印日志

 @param self 模块对象
 @param args 参数
 @return PyObject对象
 */
static PyObject *myLog(PyObject *self, PyObject *args)
{
    const char *command;
    if (!PyArg_ParseTuple(args, "z", &command))
    {
        return NULL;
    }
    
    NSString *pyStr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command];
    NSLog(@"%@", pyStr);
    
    Py_IncRef(Py_None);
    return Py_None;
}

这里用到了一个分析方法参数的函数,其函数原型如下:

*int PyArg_ParseTuple(PyObject args, const char format, ...)
  
  <table align="center">
<tr>
<th>参数名称</th>
<th>描述</th>
</tr>
<tr>
<td align="center">args</td>
<td>一个 PyObject
类型的参数</td>
</tr>
<tr>
<td align="center">format</td>
<td>解析结果格式化参数。具体格式可以参考 Pyhtho 与其他语言结合的参数转换函数说明</td>
</tr>
<tr>
<th>返回值</th>
<th>描述</th>
</tr>
<tr>
<td align="center">int</td>
<td>解析成功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并抛出相关异常信息</td>
</tr>
</table>

模块初始化的时候还有 Python 3.x 的写法与上述方法稍有不同,这里不作详细说明,初始化示例如下:

/**
 模块初始化,即是在第一次使用import语句导入模块时会执行
 这是 Python 3.x 的写法:
    函数名必须为PyInit_module_name这样的格式,例如我们的module名为oc_python_module,所以函数名就是PyInit_oc_python_module.
 */
PyMODINIT_FUNC
PyInit_oc_python_module(void)
{
    return PyModule_Create(&oc_python_module);
}

3.3 通过 OC 调用 Python

经过上述一系列配置与初始化,OC 与 Python交互的基本条件就已经有了,下面介绍一下在 OC 中调用 Python 的基本流程。

1、初始化 Python 解释器;

2、初始化 OC 模块;

3、加载 Python 文件、模块以及模块中的相关函数;

4、判断并执行相关函数;

5、释放对象、完成解释器;

6、结果处理;

示例代码如下:

/**
 OC 调用 Python

 @param funcKey 函数名称
 @param args 函数参数
 @return 返回值
 */
- (NSString *)pyCallWithFunctionKey:(NSString *)funcKey Args:(NSString *)args
{
    PyObject *pName, *pModule, *pFunc, *pValue = NULL, *pResult=NULL;
    //初始化Python解释器
    Py_Initialize();
    
    //模块初始化
    initoc_python_module();
    
    //获取内置在Python的名称对象
    pName = PyString_FromString((char *)"Functions");
    
    //加载模块对象
    pModule = PyImport_Import(pName);
    
    //获取模块中的函数
    pFunc = PyObject_GetAttrString(pModule, [funcKey UTF8String]);
    
    //判断能否被执行
    if (PyCallable_Check(pFunc))
    {
        if (args.length > 0) {
            //设置函数参数
            pValue = Py_BuildValue("(z)", [args UTF8String]);
            PyErr_Print();
            
            //调用函数
            pResult = PyObject_CallObject(pFunc, pValue);
            PyErr_Print();
        }
        else
        {
            pResult = PyObject_CallObject(pFunc, NULL);
            PyErr_Print();
        }
    }
    else
    {
        PyErr_Print();
    }
    
    //释放对象
    if (pValue)
    {
        Py_DECREF(pValue);
    }
    Py_DECREF(pFunc);
    Py_DECREF(pModule);
    Py_DECREF(pName);
    
    //Python解释器完成
    Py_Finalize();
    
    //结果处理
    if (PyString_Check(pResult))
    {
        //如果是PyString就转成NSString返回
        return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PyString_AsString(pResult)];
    }
    else if (PyInt_Check(pResult))
    {
        //否则就认为是Pyint转成long之后再转为NSString返回
        return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d", PyInt_AsLong(pResult)];
    }
    else
    {
        NSDictionary *paramsDic = @{@"success":@"yes", @"msg":@"Python return value type unknown."};
        NSError *dataError = nil;
        NSData *data = [NSJSONSerialization dataWithJSONObject:paramsDic options:NSJSONWritingPrettyPrinted error:&dataError];
        NSString *paramsStr = [[NSString alloc] initWithData:data encoding:NSUTF8StringEncoding];
        return paramsStr;
    }
}

到此为止,OC 中负责与 Python 交互的这个类就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只要编写好我们的 Python 脚本代码就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去调用了。

4. Python 调用 OC 方法

在 Python 中去调用 OC 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两步即可:

1、导入模块

这里类似于 OC 中导入头文件一样,具体形式为:

import Module_Name

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oc_python_module  #这里的模块名称一定要跟 OC 中初始化的模块名称一致

2、调用 OC 方法

调用 OC 方法时跟 Python 正常调用函数的形式一样,实际上,上述导入的模块就可以理解为一个 Python 模块是一样的,所以把它当成标准的 Python 模块来用就好了。示例代码如下:

# Python Call OC
def python_OCLog(self):
    return oc_python_module.myLog("I'm from Python.")

# Python Call OC
def python_OCAlert(self):
    return oc_python_module.myAlert()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当调用到oc_python_module这个模块的myLog和myAler方法时就会自动反射到我们的 OC 代码中去执行我们提前声明好的方法。

5. 结果展示

在经过上面一番设置与代码编写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 OC 与 Python 交互的结果了,下面请看 Demo 演示。

6. 问题补充

答案:不会多次执行,只会执行一次。

答案:不存在了。

答案:该函数详细说明可以参考:Format Strings for PyArg_ParseTuple()

答案: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下,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测试方法。

dem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