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慧园书屋(收༵录༵原༵创༵)原创联盟

善战不怒,不战而屈人之兵

2019-03-31  本文已影响48人  山东田夫

老子反对战争,但他却精通用兵之“道”,是位不折不扣的战略家。他在《道德经》第六十八章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意思是:善于做将帅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争斗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

事实的确如此,真正善于格斗的人不逞匹夫之勇。比如春秋时期的晏子,用两个桃子就杀死了齐国最有名的三个勇士。

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功自傲。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

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说:“园中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

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6个桃子,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应该他吃。”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齐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

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接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5000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

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

公孙接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

古冶子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善用智谋取胜,绝不轻易动怒。《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夏侯渊气势汹汹领兵前来骂阵,骂了黄忠的祖宗八代,连好多蜀兵都听不下去了,黄忠却不为所动。夏侯渊骂累了,便下马休息。他的士兵这么骂,蜀军都不出战,也都放松了警惕。

黄忠抓住战机,率兵突袭。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一刀砍下了脑袋。蜀军大获全胜。

真正善于用兵的人,一般不和敌人正面硬拼,而常常出奇制胜。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

袁绍兵多将广,几次正面交手,曹操都没占到便宜。于是,他采用许攸的计谋,派出一支轻骑,迂回敌后,到乌巢烧掉了袁军的粮草。袁绍闻讯大惊,军心大乱,曹操趁势发起攻击,袁军大败。

曹操乘胜追击,袁绍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善胜敌者,不与”。

由此可见,老子要求人们不逞勇武,不轻易激怒,避免与人正面冲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是符合天道的,是极为合理的准则。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