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第196天 - 草稿
2017-03-11 本文已影响945人
郭步鉴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0fc8fa5d8fa8209b.jpg)
昨天从第三铺往县城的路上,遇到常坪学校的姚校长。他知道我一个人重走长征路,昨晚和我发了信息问我是否愿意和孩子们分享长征途中的经历。今天早上有回复,可以!和孩子们分享我重走长征路的一些经历,这是第一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f74528b628d4f235.jpg)
中午来到学校,大部分孩子们都回家吃午饭,只剩下几位孩子在操场上尽情的玩耍。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0d0042984c53977d.jpg)
下午一点半开始和孩子们分享我重走长征路上的点滴。由于孩子们年龄层次从小学到初中,我尽量用非常通俗的故事和孩子们沟通,同时留意了会场,孩子们是可以听懂,并且能够感受到红军长征的那份艰难苦楚以及对他们仍然对革命的热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dbb7de35ceed05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d53eb800df5b8a12.jpg)
听校长介绍,常坪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两名院士,分别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尚永丰,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2fcc8bf79f26990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530a5168c7aba8b1.jpg)
一所农村学校能够同时两名院士并不多见,想必和当地的文化底蕴有莫大的关系。通渭县和西安相距不远,中华原生文化根基深厚,被称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当地人酷爱书画,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3f4f4d79f6251234.jpg)
以前在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诗句不理解,来到这里才解开我心中的迷,原来诗中长征并非北京的八达岭长城,而是战国秦长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5085/930778475f77b16a.jpg)
晚上是住在长征精神研究院甘肃分院的办公室,当地的几位朋友知道我重走长征路来到通渭后,相约晚上和我聊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