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自由?
在我的熏陶下,儿子梦想的职业已经从出租车司机、教师、作家“完美转变”成了自由职业者,但旋即便问我:妈妈,自由职业者都能干什么呀?
我回答说,任何一个行业,你做到别人做不到的,都可以成为自由职业者。
我的回答,只是为了正确引导孩子的感官想法,到底什么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孩子问,我真没思考过。
2015年发布的“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中,“自由职业者”第一次登上榜首,取代了“政府官员”,成为第一名。值得关注的是,在2014年自由职业者还排名第四,2013年则是排名第六。
呵呵,看来,儿子的梦想非常符合潮流发展趋势呀!
记得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的课程里,提出过一个更本质的概念,叫做 “自由职业态” ,我想,应该可以很好的帮我们厘清自由职业者背后的核心逻辑。
先来说说,为什么人们喜欢自由职业者,因为这个名字有两个非常诱惑的字: 自由 。
怎么算是自由呢?
你说做生意不用朝九晚五,时间自由?
——是,你可以选择什么时间上班,但是还是需要接受客户的最终时间底线。
你说不用看领导脸色,关系自由?
——是,你可以不受人指挥,但是还是需要接受不一定喜欢的客户,他的脸色也许不比上司好看。
再细想想,在企业里面上班,就很不自由吗?
很多企业的高管也不坐班;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也拥有和自己的管理者讨论方案、甚至拒绝的自由。
小米的黎万强在小米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闭关半年,用一段时间拍照、发呆,去硅谷充电、思考。
这其实也挺自由的。
姐姐在大学里当讲师,业务水平好,不想被职务束缚,辞掉副院长的职务,自己组建项目团队,带着同学们做项目,也为学校争了光,在学校里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尊敬她,她也很自由。
如此看来,自由职业的本质其实不是自由,而是职业能力。
一个职业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有自由职业态的人,他可以选择待在公司,也可以选择自由创业。
相比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劳累奔波的自由职业者,也许,他们才是终极自由的。
想拥有终极自由,唯有强大自我,成为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