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老师》读书笔记
我现在正在读的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的第四章开拓自己的心智4.d 正确对待老师。
作者真诚地教诫学生,对于学生来讲,不要因为讨厌老师而拒绝学习 。这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很多学生,仅仅因为讨厌英语老师,就开始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律来看,在某一个阶段里,你必然只能遇到一个最好的老师,以及许多平庸的老师,和那么一两个甚至可能令人生恨的老师--相信我,他们也恨你,如你恨他们的话,每个人在这方面都非常敏感。难道你就应该只认真学那个你认为是最好的老师教的那门课程么?这么做明显是荒谬的。一定要记住这句话--“无论如何,都不要也不应该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那么做不仅不对,并且愚蠢。”
作者就还有几个现象必须提及。很多人在寻找老师的时候,观念过于扭曲。很多人因为看待老师的方法有问题,而导致浪费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有些时候,我能看出来有些学生并不是在向老师求助,而是竟然希望老师是童话故事里的神仙,或者武侠小说里的旷世奇人。我不觉得这种想法是故事看多了才造成的--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内心脆弱,无法接受现实却又急于摆脱尴尬的同时竟然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样的学生,甚至本质上并不希望老师给他讲什么道理(就算老师讲,也只能讲出无数个其他老师早就前仆后继地讲过的道理而已),他希望的是得到一个灵丹妙药,就着一杯凉白开灌下去之后就从此与众不同、焕然一新、重新做人。不要过分依赖老师。老师不是神。要求老师敬业是非常合理的,但要求老师负责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上,即便是最好的老师,也只不过能做到他能做好的那一部分--尽最大努力去教好。
其次,要明白“做得最好”和“教得最好”往往根本不是一回事。太多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高到过分的地步。他希望自己的老师是顶尖人物,甚至方方面面都是顶尖的。我在新东方教书若干年,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别好玩的现象:越是基础差的班级,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就越高。到了托福班、GRE班,像我一样发音差得“狠”的老师竟然可以大受欢迎--要知道,用我这样的口音去教新概念或者是四级考试的辅导班,很有可能被学生轰下台。能想象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吗?见识越少的人越喜欢用自己所有的见识作为判断依据,并且完全不顾自己见识的局限,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局限。
“教得最好”的老师肯定会做,但往往并不是“做得最好”的那个。“做得最好”的人通常甚至可能都不一定会教,更不用说“教得最好”了。想想吧,帕瓦罗蒂的老师唱得比帕瓦罗蒂更好么?--那老师不见得天生有那么广的音域吧?但,他可以教出帕瓦罗蒂。泰森的教练打得过泰森么?--那教练估计不会有那么快的出拳速度吧?但,他可以训练出拳王泰森。罗纳尔多的教练球技一定比罗纳尔多更好么?--不见得吧?但,他不仅教出了罗纳尔多,还有很多球星都是他的学生。
最后,用自己的学习结果衡量老师往往并不正确。很多人都用自己的学习效果来衡量老师,以及老师讲授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这个貌似比较合理。但是,问题在于,老师之于学生,往往正如医生至于患者。
最后要强调的是,很多的时候,老师讲得是否精彩,实际上与学生本身有极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