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是个什么鬼
天使投资这两年很火。
但这个概念在中国真正孕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群体,也才不过5年。
天使投资最初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源于网络大V薛蛮子的认证标签—天使投资人。
后来越来越多各行业的大V在身份介绍中,都开始多了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标签。比如徐小平、周鸿炜、雷军、李笑来、王利杰等等。
天使投资到底是个什么鬼?为什么它听起来既有趣,又神秘,好像还挺赚钱?普通人可不可以参与这个小众化的投资领域?
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带你一起领略一下这个鬼的真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7977/f555a9ac198af46f.jpg)
什么是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就是草根民众作为投资人,在一个创新企业的初创期、种子期,甚至孵化期,就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提供相应的其他资源(包括技术、管理、渠道、人脉、生活、精神,任何创业者需要以及你可以提供的任何帮助),帮助创业者和他的企业获得启动资金,并不断成长下去,直至发展壮大,以期在该企业创业成功后,获得巨额回报的投资行为。
这段解释,有几个重要的点。
首先是投资对象的特殊性。
天使投资针对的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不是有相当历史财务数据可以研究以提供决策依据的公司。正相反,它要投资的是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公司,没有太多现成的市场数据可供精准分析,投资决策只能凭借投资人对该项目的市场空间的预测做决定。
通俗点讲,实际上你投资的就是一个“点子”。
我有点子你有钱,同时你又认可我这个点子未来的发展潜力,然后我们一拍即合。
天使投资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在这一点上。
很多优秀的企业创始之初,是没有被市场广泛认可的。
而在这时候,创始人往往缺乏资金的支持。
但是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并不愿意去投一个还不能确切进行估值并且离他们套现退出又很遥远的企业。但这时,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很多创新的idea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很多确实很有前景的公司在发展前期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就真的死掉了。
而在这个时候给他们递出橄榄枝的投资人,简直就是为创业者雪中送炭的天使。这也是天使投资名称的来源,对于在生死一线的初创企业来说,这部分投资人真的就是天使般的存在。
第二个重要点是,天使投资投的不仅是钱,而且还要帮助企业成长。
不是说你投个钱就完事了,你还要穷尽所能帮助这个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存活下来。
当创业者寻求专业咨询时,你要提供中肯的建议;当创业者意志消沉时,你要给他打鸡血;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你还得给他找人脉、找钱脉,找各种渠道...
当你开始决定做这个项目的天使投资时,你就同时具备了投资人、保姆、管家、精神支柱等等这个创业者和他的企业所需要你充当的各种角色。
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可能你有两个疑问在脑中盘旋:
第一个疑问是,感觉上这是个风险极大,投入产出不见得成比例的事 ,为什么不像VC或者PE一样直接投资已经初具规模,只是想扩大再生产的企业呢?
这是个好问题。我也想成为VC,成为PE,我也想在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分一杯盛宴的羹。
可是你!没!有!他!们!有!钱!啊!
如果你能投资一个项目的资金就只有几万、几十万、或者至多几百万。
投资一个起步的企业,可能这就是几乎全部的启动资金,一个初创的企业估值相对非常小,你的小钱在这里多少还能兑换成举足轻重的股权。
而在一个成熟的,估值已经非常高的企业,你这点毛毛雨的小钱根本不是能占千分之几的股权的问题,而是人家根本不带你玩儿啊!
第二个疑问,既然天使投资要扮演这么多的角色,既投钱,又要投入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渠道贡献,一样都不能少,还要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那你何必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创业好了。
有个事实可能你忽略了。这就和生了孩子请月嫂是一样的,月嫂再能干,做的再多,这孩子不是你生的啊!
这个比喻可能不很贴切。
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引起你兴趣的“idea”不是你想出来的,你没有人家那么聪明;在这个产品细分领域,你没有人家的团队那么专业;甚至在创业这个行为上,你也没有人家那么有执行力,没有人家那么有个人魅力;而在投资失败的境遇下,你也没有创业者承担的风险那么大。
一句话,你看好一个人,又看好他做的的这件事,而他正在做的这件事,正是你不能完成的。但同时你又想参与和见证这个伟大的idea实现后的惊喜一刻。
从这个层面来看,实际上很多的天使投资人在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考虑未来成功后获得巨额回报的投资收益,有时候,这个过程也是投资人在追逐自己的一个创业梦想的过程。
这在实际上,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积极的土壤。而更多的天使投资人的加入,将在事实上更加促进社会创新的不断尝试。
实际上,这个现象和最终带来的社会效果,正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面论述过的:
“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
再回到第三个重要点。风险的不可预估。
很多时候,人们蜂拥追逐一项投资行为(比如炒股),是因为看到了这项投资成功后的一本万利,但往往没有看到这一次成功背后的100次失败。
天使投资参与项目(企业)所处的阶段特性,就决定了该项投资的风险之大。未来的实际不可预测,决定了天使投资的成功概率极低。
那为什么还有人做天使投资?因为刚才说过了,一旦成功,一本万利。
一旦这个公司存活下来,做成功了,公司估值将翻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你当初的初始投资也将有不可估量的回报。
那这个“成功率极低,而一旦成功回报极高”的风险收益矛盾怎样通过操作系统来弱化呢?
答案是概率的事还是通过概率来解决。
首先,提高成功率。
一个被投资的项目(企业)最终能否成功,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很大程度是在于这个创新产品是否代表着未来,是否能够引领未来,而在代表和引领未来的前提下,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
这些是需要投资人有一个基本的专业预判的。
这就要求天使投资人在做投资时不能是一时冲动,不能仅凭创业者的忽悠,你必须要有相关行业的专业分析能力,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对趋势的专业预测能力,才能提高项目投资的成功率。
一句话,投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自己深度研究的行业,不断深入学习和扩充自己的认知能力。
即便绞尽脑汁练成三头六臂,也确实提高了成功率,甚至是指数级的提高。
比如从1%的成功率提升到了10%的成功率,然而这个成功率也还是极低。
这意味着,你即使投了一个经过你慎重考察、严谨推理、全面分析,最后笃定一定会成功的项目,而最终它还是有90%的概率会失败。
那这就要加进第二个维度,分散风险。
也就是当你的投资决策不可避免的会有失败的概率的时候,就尽可能的增加样本,分散风险,在提高单个项目成功概率的同时,再降低整体投资行为的失败概率。
仍然举个例子。还是在已经练就自身辨别能力、提高项目选择成功概率之后(1%提高到了10%),在能力范围内(资金、精力等等),尽可能多的扩大投资样本,分散投资。
例如,以10%的成功率计算,你投资一个项目,成功概率是10%,失败概率是90%。但是你投资十个项目,单独每一个项目可能会成功的概率还是10%(注意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投资,不需要全部成功,只成功一次就全赚回来了),但全部失败(即一个都没有成功,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瓢)的概率是0.9的10次方≈0.3486≈35%。
也就是说,你投资十个项目(企业),只要有一个项目没有失败,那么你就是成功的,而“十个项目中,一个也没有成功”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只有35%,所以你的整体投资成功率就是65%。
这样你就看到了,通过扩大投资样本,极大的分散了风险。
提高单个投资行为的成功率和尽可能分散风险,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点。
提高单个投资行为的成功率,其实是为了尽可能的缩小投入的样本数量。
因为资金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嘛。
如果你甄别idea的能力很低,成功率1%,那么你要投资105个项目,你的成功率才有可能和“单个项目10%的成功率,投资10个项目”的成功率维持相似的水平(成功率65%)。
但样本数量的极度扩大,会使得投资成本加剧。
那么尽管投资105个项目有可能成功一个的概率还是65%,但是你这一个成功项目带来的收益是否能覆盖其余104个失败案例的成本?
所以成功率是一回事,而收益率是另一回事。
普通人能不能做天使投资
经过前面的浅显解释(虽然很多条件是为了解释方便而强行简化的),你大概了解了天使投资是怎么一回事,那么紧接着你的问题又来了:
虽然天使投资的门槛比较低,有心就能做。但是!
但是,我们毕竟是普通人,没有什么专业分析、鉴别、和预测能力,抱着半辈子的存款勉勉强强给一个企业当天使还行,同时当好几个天使就要了老命了,然后你还说成功率极其低,那我就绝壁不能参与天使投资,只能搬板凳看热闹了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7977/b5e8ab946f6921dd.jpg)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幸好除了我们这些普通人,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聪明人。他们已经帮我们想到了这个解决办法。当然他们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考虑。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请参考上文引述过的亚当斯密的结论。
他们创造了天使投资基金。专门让普通人认购,然后带着普通人一起飞。当然他们的投资风险也由我们这些投资人共担。
有了这样这一种投资途径,即使我们资金有限,能力有限,但我们也仍然能够参与这场聪明人的盛宴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为社会的“总体经济福利”贡献了力量。
而同时我们需要具备的对项目所处行业和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预测能力,以及对项目的选择、对风险的分散就交给了更为专业的人和团队去完成了。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对天使投资基金发起人的投资能力进行一个大体的判断、对该天使投资基金的运作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可,而这个判断的难度相比就简单许多了,毕竟有过往的历史数据可以作为分析依据。
当然即便是参与天使投资基金,在提高单个项目(基金产品)成功率和分散风险这两件事上你也一样都不能马虎。
提高单个产品投资成功率就是你在做投资前一定要仔细研究这个基金的发起人以及这个基金本身。
一句话,选靠谱的人做的靠谱的基金。
风险分散就是你不能所有的钱都投到这一个看似靠谱的产品上,一定要多投几个。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投资行为的成功率。
即便如此,如果你说这些对你来说还是太复杂了,实在工作忙,精力有限,脑容量有限,你就是不想也不会分析到底哪些投资基金靠谱。
既然提供了一种投资途径,您是不是就想问我具体哪个产品比较靠谱了?(感觉这里应该植入一个广告,哈哈哈。然而没有......)
投资是一种概率,没有绝对确定的。你现在能做的就是着手去找资料来分析判断你认为的靠谱的天使投资人发起的天使投资基金。各方调研论证都差不多以后,最终通过实弹演练来验证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力。
当然如果这些学习您也不愿亲力亲为,那您就省省吧。投资是一件严肃的事,如果最起码的功课都不做,您还是让钱躺存折上睡觉更安全些。
哪里会有没有付出的高回报,普通人若要做好投资这件事,唯有“勤能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