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的创设——整理谭永平老师讲座内容
前几天看到讲座预告《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对本期讲座内容充满期待,2021年12月28日19:00,准时登录由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主办的《百家讲堂》,聆听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谭永平主任的精彩讲座,学习什么是教学情境以及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谭老师首先进行概念区分。理清“情境”与“情景”的相关概念,对“教学情境”与“学习情境”的界定以及“教学情境”和“试题情境”的区别进行诠释。指出教育是扎根于过去又指向未来的事业,创设情境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事物,一百多年杜威就提出“运用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训练与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创设情境。
接着谭老师指出,教学情境有“境”容易,但有“境”,更应有“情”。结合生物、化学、语文等学科分析了几个“情境”,并引用李吉林老师的观点,说明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忠实性、生长性与审美性的原则,形真、情深、意远、理蕴不可分割。好的教学情境来自生活,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善于寻找生活与学科的连接点。
然后具体阐释好的教学情境是什么样的。
好的教学情境应该有“境”更应有“情”,谭主任参考专家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认为好的教学情境的特点具有可信、可亲、情深、理蕴、意远五个特点。
“可信”是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合理性。真实情境不虚假,有必要的细节,有可靠的出处。虚拟情境应坦诚,明确告知学生;
“可亲”是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水平匹配,“高半步”要注意引用科研资料做创设素材时不适合直接给学生阅读,需改造,删减不必要的信息,理顺事实间的逻辑,合乎习惯的表达。引用生活情境做素材,需体现人文关怀,“悲天悯人”。
“情真”是创设的情境要展示人间美好,引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唤醒经验。
“理蕴”是创设的情境道理深刻,需要调动思维,有过程。
“意远”创设的情境要立意高远,促进人的发展,有方向。
最后,谭主任介绍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与如何设计整节课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法:选素材、精加工、搭台阶。
素材来源非常丰富,可以是科学史、科研报告、文学作品,甚至影视资料。对这些素材要改造,尤其是科学论文,要让学生看得懂。
恰当地设问,引导学生从情境到学习目标的实现。教材的设问指向核心素养,应该多参考利用。
整节课的教学情境是情境、项目、知识、问题的整合。
好的情境,不但是设计精妙,更是在课堂演绎与生长的精彩。
整节课不需要处处设情境,要“适可而止”,重点考虑针对以下环节创设情境。重点、难点、亮点,关联点(如导入、转折、总结)。
听了谭老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设教学情境非常必要,我们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适地创设教学情境。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更要提升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对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的态度,更要用持之以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