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0岁的产品经理@产品

一年产品心得: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填上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61人  万象青年欢乐多

我在当前这家互联网电商公司,也算是看着它起来的,完完整整从0到1跟进负责起一个的产品,这一年多来踏过的坑陆陆续续总结出来这些点。

工作协作

工具只是手段,跟开发讲得清楚需求内容笔和纸都可以。

减少沟通成本,当面沟通最有效。

尽量用图说话。

需求自己要明确,业务流程要想清楚。还是要学流程图的。也可以帮助自己明确业务流程。

牵涉到其它部门工作内容的需求,一定要和多方核对确认需求内容,不可自己想当然做拍板。

思维方式

尝试去解析用户动作背后的真实需求,可用于各种事物方面。

系统运作中,最贵的成本是人。如果软件费用相比起人力费用实惠,那就是值得的。

想需求要考虑得更全面些,要有全局观,整个链条的步骤圆得起来,不断问自己然后呢,下一步呢,再下一步呢。

场景场景场景,需求背后要注重用户使用场景。同个功能,用户的使用流程有可能变着你没想到的花样来玩。下到一线去贴近用户,更能了解使用场景。

工作内容的启发

sku曝光量,越多的sku越需要主动展示出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商品本身是sku,内容也是sku。知识付费的本质也是内容电商,同理。

以电商为例,首页、专题、专辑、商品详情的优化,各个页面要能够联动,不能让用户行为停止下来。

用户是需要被激活的。各种推送和提醒,抢占用户时间。可以监控数据不断调整推送时间。

着眼于数据,用户使用路径、用户体验,不要沉迷于小功能上,要有全局观。做小功能的时候,要问问为什么做,为什么是放在这个地方。不要为了做功能而做功能。

想占比,算概率。500单里面有30单是问题单,那6%的占比相对来说也不算是大问题。尽管仍需解决。

运营,要把自己当销售,追求成本效益和结果数据,考虑更快更好的转化率,目标是追求利益。可以偶尔摆出一小会儿艺术家或者天才的姿态,但归根结底,还是商人。

改动功能很多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偷懒,想全面 。

拔高战略高度,把一个东西想深想透,但是也不钻牛角尖。多接触用户,下一线体验。


全局观,大局观,战略视角。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高级产品人员和普通产品人员的阶级区别。

对初级产品人员来说,全局观可能是着重于产品本身的链条。对于高级产品人员,产品总监或高级产品经理们可能更着重于策略。

要下意识的锻炼学习这一块。我在梁宁老师的产品课上,学到了”点线面体“的思维方式,非常受用。跟大家分享一下,也以这个内容做为结尾吧。

当你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入手只能是一个点。

但你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竞争,它能如何展开?这个面,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

你要看到这条“线”,而不要纠结于当下的“点”。

在一个“点”上反复纠结,其实得不出本质的结论。 不如花时间,从这个“点”上跳出来,研究一下这个“点”下面的大框架——“线”、“面”、“体”。

互动话题:你在做产品的时候遇到过哪些坑?分享一下你的解决方式吧

作者公众号:万象青年欢乐多(wxqn-helloworld)同步更新,欢迎订阅。适合0-3岁的职场新人,满满都是带你绕坑的知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