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思考
一、知识的获取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
今天阅读了一篇文章《库伯学习圈理论的基本观点》,很受启发。经验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联系自己的实践说一下对这个观点的思考。
在教中学时,我非常喜欢看吴非老师的一本书《王栋生作文笔记》,他把自己教授作文时的想法写了下来,然后整理成书。王老师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在他的文章中,我知道了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说“正确”的话;有的学生星期五的下午不想写作文;有的学生瑟瑟发抖的背后,是内心剧烈的思想斗争。受到王老师的影响,我开始记录在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写了不少文章。有一次在德州遇到了王老师,得到了一次发言的机会,我问:“王老师,为什么你的文章,写得如此厚重?”他说:“那是因为我老了。对于教育而言,你比我重要,我退休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后来孙明霞老师告诉我:“王老师,每天都会在操场上走两个小时,一边思考一边锻炼身体。”我这才明白,王老师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出来,然后不断思考,最后才能写出一篇厚重的文章。
一次讲座中,一位老师展示了一张图片,她说:“学习,就是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再走向个性化的过程。”我听到这段话的时候内心很受触动。当时的我,走出了工作的迷茫,却在文字之中迷路。后来我开始聚焦,却始终无法将这些碎片化的内容聚合起来。
直到后来,跟着李院长学习教育理论,我才明白如何将内容进行系统化规范。此前的写作,写的全是教育现象,就像枝头的树叶,真正能够将内容聚合的是根茎。教育理论,这些高度抽象的内容,将无数个教育碎片进行了整合,开始形成系统。我终于在文字中,理清了方向。原本,我对语文课堂的研究,就是如何导入、如何设计活动、如何讲考点,现在我思考的是如何提取概念,如何设计活动,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原来写过的技巧,在这些理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概念图: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架构一篇文章
昨天参加读书会,跟着李院长学到了一个新的读书方法。李院长此前曾经跟我说过要试着画概念图,不仅仅是思维导图。我也曾经看过几篇文章,但是却并没有领会到概念图的奥妙。直到,读书会时,我去导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6章,李院长点评时再次说到概念图,我才恍然大悟。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作为一本翻译作品,内容不太容易懂。我找了多种方法,看了多篇文章,对内容进行了重构,画了一张思维导图。我画图,一般不太想加入自己的解读,因为我想通过思维导图,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但是,这本书的内容,着实不好理解。大标题找不到,小标题十多个,逻辑性不强。最后我只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架构。但是,我还是抱着希望,尽最大的可能还原作者的思路,最后的图,我自己并不满意。
点评环节,李院长说,可以使用概念图,我恍然大悟。在解读这种难懂的文章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尝试:
(1)作者的逻辑:尝试画思维导图,理解作者的写作逻辑。
(2)个人的逻辑:如果书本逻辑性不强,就转化思想,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架构一篇文章。先问问自己,面对一个主题,自己想要知道什么内容,现在已经知道什么内容了,还有哪些内容不理解,然后再去书中寻找答案。最后,尝试在概念图中,发现内容之间的关联,这样知识树就会更加丰茂。
总结一下:思维导图,是作者的逻辑作为主导。概念图,是自己的逻辑作为主导。如果理不清书中的逻辑,那就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架构一篇文章吧。我觉得樊登读书,就是使用这样的方法讲解的。可以尝试一下。
好啦,写这么多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