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嫺学习复盘笔记——当父母无法挖掘到孩子的价值时,打击,只会让孩
同样是养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积极上进,而有的孩子却是拖拖拉拉的呢?
其实,孩子未来是“积极向上”还是“厌学叛逆”并不是由孩子决定的,而是和父母的态度息息相关。
尤其是父母对以下几件事的态度,决定着孩子未来会不会主动努力。
01
考试后——鼓励vs否定
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这样的。
孩子考得好就表扬,考得不好就会有这样反馈: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你看看人家,成绩还没有你好,这次连TA都比不过……
这些话看似不伤大雅,却句句都在对孩子说“你很笨,你不行”。
父母的“打击”对你有什么影响?
占比最大的几项是:
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性格叛逆,自暴自弃;
反感,想逃得远远的……
当父母无法挖掘到孩子的价值时,打击,只会让孩子“逆向生长”。
孩子在考试没考好的情况下,遇上父母的批评和否定,会让TA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慢慢地,不仅成绩越来越差、自信心也越来越差,直到厌学。
美嫺给家长们的建议:
我们要透过数字看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问题,用“言传”去鼓励孩子,用“身教”去影响孩子。
其实呀
父母的鼓励,能让孩子挖掘更多潜能,经常被鼓励的孩子不会骄傲自满,反而自信心会更足。
鼓励就是帮孩子建立“成就感”的一种方式,让TA知道了自己的价值,才有动力做得更好。
02
写作业时——监督vs给TA空间
生活中,大多数妈妈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手上总拿着一根小鞭子,虎视眈眈地盯着儿子学习。
孩子的乘法运算出了错,她就急得挥起小鞭子抽桌子,“五九等于几?又忘了是不是?”
孩子被她吓得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妈妈的管教,让孩子变得特别自卑,走路不敢抬头挺胸,每天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回家做作业。
被父母看着学习的孩子,就像是监狱里被盯着的囚犯,TA们都一样没有自主的权力。
因为这是一种“被外在动力推着走”的表现,很容易产生厌烦、抵抗的情绪,更加不利于内驱力的产生。
教育家陶行知在一次大学演讲上,做了这样一个案例。
他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
他按住公鸡的头,掰开嘴,大公鸡拼命挣扎,就是不肯吃米。
陶先生松开手,自己后退几步,大公鸡就开始自己吃起米来。
陶先生说: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们,学生是不情愿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
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孩子的自律,一定不是被推着走锻炼出来的,是要让TA养成一种“我要自己来”的主动性。
父母,不需要时刻“监督”着孩子,而只需在一旁默默地陪伴和关注,不去打扰TA,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处理事情。
自由的环境,才有自觉的可能。
03
做事时——控制自由vs让TA选择
一位来访者这样“吐槽”自己的妈妈:
在房间里认真看书,我妈进来,拿掉我手里的书说,“不要看这种没营养的。”然后拿一本《阅读100篇》的练习册过来。
我听了之后非常不爽,突然就不想学了。
这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似乎,指手画脚成了教育的“标配”:
想学画画,非要让孩子学舞蹈;
不想去学奥数,非要逼着他去……
心理学上提出过“人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主感。
父母有意无意地替孩子安排TA的事,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感,让TA失去内驱力。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事,TA才会愿意主动去做。
心理学博士William Stixrud 认为:孩子只有感到自己能够主导生活并获得想要的人生方向时,才能真正产生 “自主性”。
他的儿子小学成绩并不理想,甚至难以毕业。
但是,他从不监管他的学校作业,当儿子没做好时,只是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通常孩子都会接受。
Stixrud博士提出:
如果孩子投入到其喜爱的事物中去,就会开发其脑力,提升专注力、活力、动力而且没有压力。
所以,给予孩子自主性,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专业和努力学习的方向,给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才可以教养出一个快乐的孩子。
04
激励时——给TA荣誉vs物质奖励
“你这次要是能考100分,我就给你买一个笔记本电脑!”
“只要把这首古诗背会了就给你买好吃的。”
“把饭吃完了,就让你玩一会手机。”
这样的对话想必每一个家长都不陌生,是吧!
家长想用“引诱”的方式激起孩子的动力。
然而,物质的奖励,给孩子的是“被动的努力”,激不起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在父母的引诱下,胃口会越来越大,今天可能只是一支笔,明天可能就会变成手机。
这样的“交易”就像是对孩子的贿赂,导致孩子走向堕落。
行为设计学专家何圣君老师说,以前让儿子写作文他就犯懒,不管是引诱还是陪伴,或者是用作文书启发他,都没有用。
一次偶然,他帮儿子的小作文发到网络社交平台,却备受好评,阅读量一路飙升。
那一刻,儿子感受到了自己的“荣耀时刻”,随后他就像开窍了一样,写起作文,就停不下来。
为此何老师指出,想要在学习场景中帮助孩子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可以为孩子塑造荣誉感,用这种强烈的情绪触发孩子的内部动机。
让孩子有一种“被关注”、“被喜爱”的荣誉感在里面。
这会潜移默化改变他的一举一动,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
05
沟通时——不停说教VS倾听
不被倾听,无休止的说教,给孩子心里埋下一枚叫逆反的“炸弹”。
由此会引发一种现象叫“被动攻击”:
1)攻击父母:
表面顺从,背地里却用搞砸的方式来反抗。
2)攻击自己:
反正也得不到父母的认同,反正我就是不行。
因为不被认可,产生自我否定,“就这样吧,再努力也没有用”,干脆破罐破摔。
倾听是沟通中最重要的方式,被倾听意味着被接纳、理解和支持,孩子有了这一层保护,TA们的生命才更有动力。
当孩子成绩严重下滑,被老师请家长,家长该和孩子说些什么?
美嫺的建议是:什么都不用说,听TA怎么说。
如果你发现孩子成绩下滑,就先听一听孩子怎么说。
TA为什么成绩下滑,这段时间是不是心态出了问题,有没有遇见什么事。
这样,你不仅在尊重TA,也在帮TA解决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
“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被尊重的孩子,才有动力去做得更好。
06
情绪上——焦虑VS接纳
焦虑,似乎成了教育的代名词。
孩子成绩下降了一点点,就会焦虑“最近是不是心态上有什么问题”。
一听说别人家孩子学了一项技能,马上担心“孩子是不是落后了、要不要也给TA报一个班”。
家长的焦虑是孩子最沉重的负担。
父母的焦躁不安,不仅让自己处于不安的情绪里,也让孩子处于高压环境下,变得恐惧、紧张、压抑。
这样一来,父母会慢慢让孩子丧失自主性,难有强大的内在和坚韧的意志,也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学者尹建莉的女儿圆圆上高中时,数学成绩非常不好,老师建议她到外面报一个数学补习班。
尹建莉不想给女儿压力,没有马上去做,
而是对女儿说:“班主任老师,说感觉你数学那个潜力挺大的,但是现在成绩稍微有点不理想,你在这方面你多问问老师,你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
女儿将信将疑,但确实学起来很用功。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常春藤名校。
有时候,接纳孩子比一切的教育方法都重要。
其实:
每个孩子的天性各不相同,TA们应该有不同的成材方式和成长经历。教育不是工厂铸件,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生产模式。
独一无二的生命,才值得去努力。
07
父母要拥有一颗“为孩子好”的心,就要努力做到:
失意时多鼓励;安排时多尊重;选择上多建议;沟通时多倾听;教育时多接纳。
给孩子一个温馨、包容、支持、理解、鼓励的生长环境,才能让孩子自由、自信、自觉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完成独属自己的生命课题。
以上是今天的学习复盘笔记,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规划师,儿童性教育讲师。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