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这么长大,但这并不值得开心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所有可能性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李玩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这是印在《狗十三》海报上的一句话。
狗十三,我对它的理解是,十三代表了青春的成长,狗代表了自己,要学会自己舔着伤口成长。
曹保平导演的这部作品,五年前就已经拍完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上映。最近正式于12月7号上映,上映以来口碑一直不错,豆瓣评分8.3分,我也看了六、七遍。这部影片给我最大或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真实”。这也是曹保平导演一贯的电影风格——写实。这类写实电影我也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它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引人深思,让人感同身受。曹保平电影的电影中的人物也总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拧巴劲儿,每个人物都显的张力十足,例如《李米的猜想》中的周迅,在影片中奉献出了极富投入的激情与诚恳,把观众带入了那场“死了都要爱”的情景里,她为爱情奔溃、哭泣和微笑,任性又天真;《烈日灼心》中的邓超在影片中,他被困在辛小丰这个角色里,挣扎、纠结,时刻被过去的罪恶缠绕着,养育女儿是他唯一能获得安宁的救赎之路,在拍戏的时候也曾一度患上忧郁症,多次在片场崩溃,失声痛哭,为幸小丰的身世经历感叹。《狗十三》中的演员也是如此,13岁的张雪迎饰演的李玩在影片中温柔安静,却极富张力,对成年人世界的懵懂无知,对自己的小宇宙坚信不疑,她是几代年轻人的象征,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真实却不被理解的青春;果靖霖饰演的父亲在影片中也很贴近现实,他圆滑世故,在外应酬时游刃有余,却把对于孩子的出尔反尔完全不当一回事,永远在盼望着孩子能懂事,却不知懂事的孩子需要牺牲掉什么,那句“爸打你,是因为爱你”,让所有人感慨万千。同时《狗十三》整体采用暖色调,表现着侵略、暴力、刺激,颇有表现主义的味道。电影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浅焦镜头,用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的效果,来营造李玩与周围空间的疏离感。另外,影片中的方言的运用更加进一步突显真实,与李玩的普通话形成对比,反衬李玩与大人群体的不一样。
曹保平导演的这部电影《狗十三》,以一个13岁少女的故事为外壳,直指中国式教育下青春期少年所面临的“爱暴力”问题。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在“要听话式”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沟通,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暗潮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意外走失,开启了它汹涌又无奈的成长之路。
李玩痴迷物理学、天文学,爱听摇滚乐,喜欢看霍金的《时间简史》,喜欢滑轮,喝不了牛奶........
影片开始,在父亲的强硬胁迫下,李玩改报了英语兴趣小组,为此李玩与父亲有了矛盾,这也是父亲送狗给李玩的原因,希望能得到女儿的谅解。让我比较感触的是父亲后面说的几句话:“你咋了你还生气了”,“李玩李玩给你点钱嘛,你想买点啥买去”,“咋了还哄不好了,你爸忙的一个人连觉都没睡,一大早让老师给叫来,你爸容易吗?你还生气”“等你长大了你才知道你爸是为了谁好!”这里已经明确表明了父亲的观点:娃娃家嘛,哄哄就好了。影片后面也多次重复这一句话:“娃娃家嘛,哄哄就好了”。但其实孩子也是一个拥有独立情感和人格的人,并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哄好的。并且实际上,孩子们的成熟度远高于大人的想象。他们懂的很多,只是大人们选择视而不见。
为了补偿女儿,父亲送来一只狗。由此开始,其实影片中就开始了各种不断的“补偿”。李玩从开始的不喜欢,到后来的为狗取名“爱因斯坦”,除了重申自己对物理学的兴趣外,更多的是从“爱因斯坦”身上看见了自己。“爱因斯坦”作为李玩的化身,贯穿于整部戏,不论是第一只“爱因斯坦”,还是第二只“爱因斯坦”,时刻都在反衬李玩的心理活动。因为,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候却不是人。
爷爷买菜时,“爱因斯坦”走丢了,大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找“爱因斯坦”,而是试图用一双轮滑鞋来补偿。李玩发现后,一直被压抑的李玩突然爆发,大吼大叫质问着大人们。愤怒,委屈,不解“为什么丢了狗,都不去找?”。脱下轮滑鞋,立马去找“爱因斯坦”,一路上撕心裂肺的呐喊,此时的“爱因斯坦”早已不只是一条小狗了,而是如亲人一般。因为,父亲陪不了她,能陪着她的也只有“爱因斯坦”了,爱因斯坦是她不孤独的记忆。
寻狗无果后,大人们又买来一条外表相似的狗,并谎称这是“爱因斯坦”,想再补偿李玩,结果被李玩识破了。李玩再次“任性”了。曾经在家经常沉默的李玩,曾经在家听着摇滚乐队孤独的李玩,披上了叛逆的模样:拉扯着堂姐,朝继母发飙,甩开奶奶的手,这一个镜头强力至极,多种运动杂糅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影像,瞬间代入我们的生活。李玩的那句:“这就是你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吗?”,后妈的一句:“你再闹的话就不懂事了”,爷爷的一句:“吵啥呢嘛?狗都找到了,你还想着咋样?”,奶奶的一句:“你这娃呀,你咋让人这么费心的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抗的怒喊声,委屈的抽泣声,愤怒的摔碗声,其实这些举动的背后都是希望大人们能多看见她。冲突的宣泄口再次化为逃跑。除了逃跑,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是就地投降伏作乖巧小狗,还是拼个你死我活和家人闹到天翻地覆才罢手?青春时期的李玩倔强但也畏惧着点什么,逃跑了喝酒了与堂姐的男朋友谈心了,她柔软的一面都夹在风中,家反而有些让人尴尬。
很多时候,孩子希望父母能看见她,但不知道用何种方式表达,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反抗和怒喊,她用这样的方式说:我求求你们关注我、看见我、理解我。而这些微小但是又敏感的这些细腻的情感,常常是在成人价值观里被忽略了。
最终劝说无效后,伴随着奶奶的离家找孙女,李玩的喝酒回家,爸爸一改往日的慈眉善目,面目狰狞的摁碎李玩手中的酒瓶,嘴上的训斥怒骂和手上的拖拉拧打没有一丝的犹豫,没有一丝留情。父亲大打出手后,又因为自己的暴躁和鲁莽伤害了女儿,硬要女儿接受自己的歉意,将她抱在腿上和颜悦色的安慰着,并承诺带李玩去天文展览以补偿李玩。满怀歉意的对女儿说了几句话,也就是这几句话引起了观众诸多的共鸣,因为,这些话,我们听了太多太多遍了。“娃懂事啊”“你要原谅爸”“你也不让爸省心”“你都大了,你更要懂事”“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啥时候能长大呢”“等爸这阵工作忙过去,爸带你玩去”“娃一生气,爸跟着心里难受”“要听你爷你奶的话”。这场戏其实特别狠,不仅狠在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暴力,更多的是狠在对李玩心理上的伤害。这场戏只有八分钟,一动一静两场戏作为片中的重头戏,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是父亲既暴力又和蔼的一番教育,让李玩迫不得已的接受大人们所遵循的所谓“规则”。父爱的沉重和强势跃然荧屏,在这种力量的笼罩下,李玩只能妥协,也藏起自己的棱角和执拗。这个夜晚,她感受到父权的暴力与威慑,她不再拥有可以无理取闹的孩子的特权。她在害怕中学会沉默和妥协,开始变得乖顺,谨小慎微,收敛自己的脾气。这场戏可以看做是李玩成长之前的最后放肆,也是对这个家庭长久以来的忽略和冷漠的最后报复。从此刻开始,她不再胡闹任性了,她开始把这些情绪收起来了,开始学会了隐忍。她明白了,原来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意,世界不会以自己为中心,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如果说,叛逆能带给孩子正面或者负面的成长,那么隐忍可以改变孩子的价值观。
接下来到了蝙蝠片段这场戏,这场戏其实是非常有解读意义的一场戏,你可以从里面解读出很多东西。突然飞进来一只蝙蝠,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想到比如说:生命的意义。其实所有人都是觉得好玩、兴奋,大家恨不得全要把那只蝙蝠打下来,就是想反衬李玩和这个群体的脱节。我觉得这只蝙蝠,它是和“爱因斯坦”很像的,它是被囚禁在一个意外的空间里,它想飞出去,最后还是被击毙,这对李玩的精神转变也很大。被击毙的蝙蝠和李玩也是很像的,想挣扎的飞出去,但是却怎么也飞不出去。于是乎最后李玩把“爱因斯坦”从铁门上放了下来。原本还有一丝倔强,这下已消失殆尽了,因为她知道挣扎也没什么用。她和“爱因斯坦”抱在一起,因为,她知道,即使这不是她的“爱因斯坦”,但和她不是一样的吗?
李玩英语考了95分后,父亲一路上开心的唱起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这场戏设计的很巧妙,也是挺狠的一场戏。从历史维度上看,它让盘旋在父权之上的那团专制阴霾无处遁形。而接下来父亲说:“不知怎么想起这首歌来了。”轻描淡写,惊心动魄。那一刻你会明白,对于成长在动乱时期的父亲,无形的暴力已成为他潜意识里的恶魔。
父亲记错天文展览时间,之后带着李玩去了滑冰场,瞒了李玩两年后,终于乘着李玩“高兴”的时候告诉了“那是你弟”这个事实。之后父亲把李玩直接拉到现场面对突如其来的真相,并隐隐的向她传递一个信息:今天是个合家欢的好日子,不许闹别扭。好了,你可以开始笑了。从宴会开始前爷爷奶奶的焦灼不安,到集体唱生日快乐歌时,李玩礼貌而不失尴尬的融于一家人之中,但显得那么不合群,暗自退去,独自坐在椅子上,推开李堂想安慰她的手,笑了笑。这场戏更多的是承接被父亲大打出手这场戏李玩心里转变的事实,更从侧面反映了李玩慢慢学会了隐忍,也慢慢学会了接受失望。她逐渐变得坚硬,不需要怜悯和安慰。因为期望的大多时候无法实现,失望的太多。也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这样的事儿,以后还多着呢。
变成了懂事的“大人”,变得没那么容易快乐,变得慢慢接受“失去”。
父亲一直答应着要带李玩去看天文展览,但展览最后一天,父亲要和张哥吃饭,让李玩一起陪同。饭局上的那些叔叔伯伯,推杯换盏,摇头晃脑,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瞧不起西方科学。席间,张伯伯问李玩平时看什么书。李玩说,《时间简史》。听说李玩在看《时间简史》,张哥摇摇头,便称看那些书没用,那都是小孩子看的书,你看孔子,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把时间的问题讲清了。成年人的世界充满误解与轻蔑。他们的思维是武断的,有一套自己不可撼动的强大价值观,任何观点,要是与这套价值观相左,他们嗤之以鼻,要是佐证了观点,反而更印证了他的偏见。他们的姿态是那么言之凿凿,不可违逆。
张伯伯还提到老子的“三宝”:
一曰慈,即人与人的友爱、慈悲;二曰简,即简朴;三曰不敢为人先。
对于前两宝,饭局里的人一笔带过,而对于“第三宝”,李玩的爸爸也加入进来,一群中年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认同。其实前两宝都是好东西,但大人们没能好好继承,反而是非常消极的第三宝,被国人发挥到了极致。
说到“慈”,电影里的大人们没有这个品质,从他们对狗的态度可见一斑。可谓不慈;
说到“简”,电影里的大人们也没有这个品质,孩子过个生日还要大操大办,请七大姑八大姨来“祝寿”。可谓不简;
倒是这第三点,被他们继承得很好。
影片里大人们反复说的“懂事”,实际上就是要孩子早一点落入现实世界的窠臼,放弃自我。说到底,也是因为骨子里这种“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在作祟。“不敢为天下先”里头还包含一种“无为”思想。昭昭出生这件事,他们就采取了“无为”的处理方式,一直拖到孩子都两周岁了,才敢让李玩知道。
另一方面来说,这场戏其实也是和前面的父亲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的那场戏相呼应的。一场商务宴会,一桌子人说着奉承话讨张哥开心。父亲也一脸陪笑,说,“和你张哥喝酒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一句句溜须拍马的话的背后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在中国想做成点事,想上位,不搞定关键位置上的人,是很难的。
这两场戏共同构成了来自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压力,通通施加在父亲的身上,是他无力也无暇给予女儿健康的教育。也正因为如此,爷爷奶奶的过度疼爱也好,父亲的无能为力也好,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向李玩提出同一个要求:你要听话!迅速的听话!不假思索的听话!这样,爷爷奶奶才没白疼你;这样,你才学会了不让爸爸操心。
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因为赴宴,李玩没看成天文展览,最后伴随着“养不教,父之过”,摔门而出。“娃,急着要看天文展览,你说,人的事还没弄明白呢,还往天上看”,溜须拍马的背后是对李玩的又一次伤害。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最后也只能习以为常,独自消受。比起没看成天文展览,更伤心的莫过于给了孩子希望,却又把希望给扼杀了。并且总是用一个谎言去弥补另一个谎言。
接着,电影开始将镜头对准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由于弟弟是独生子,又是男孩,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对他的悉心呵护和谦让使得弟弟身上存在着很多坏毛病。当弟弟拿着晾衣杆打遍了家人而未遭到责怪时,他开始向新爱因斯坦挑战,当父亲拿着拖把、菜篮对着爱因斯坦时,全然不顾李玩在旁边,似乎也忘记了送这条狗对女儿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也正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爱因斯坦在父亲的眼里,就像开头所展示的那样,只是对李玩的一种补偿而已。这时,李玩伸出手,轻声唤着“不怕,爱因斯坦”时,它竟然安静下来,安分顺从的俯卧在李玩脚下。这是李玩第一次唤它“爱因斯坦”这个名字,她终于从情感上接受了新爱因斯坦,也预示着她终于明白,自己在家中原来像这只狗一样,与全家人僵持的对立着,自己只是这个家庭的附属而非中心,她不能有飞扬跋扈、蛮横无理的张扬姿态,只能小心翼翼、卑微、顺从的苟活。
终于,当新爱因斯坦伤害了弟弟时,父亲还是丝毫不顾及李玩的感受,于是她爸开着车把狗带走了,不管李玩怎么哀求都没用,将它送进后妈口中的“狗肉火锅店”。后来我们却知道,尽管它是被爸爸怜悯,送进了流浪狗收容所而逃脱了成为盘中餐的命运,但却因为绝食而死去。同时,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隐喻:狗尚能如此忠于自己的主人,而人在社会中生活,有时却无法执着于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甚至无法控制和决定自己的命运。那一天,她跑遍了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狗肉店。并且在寻找爱因斯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李玩的表情:害怕,麻木,惊恐,孤独,无助。在回家的路上问了高放一句:“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我们在前面可以看到李玩的一系列转变实际上是一个逐渐由外到内的过程,这一点点的来自于外部的伤害,最终换来了这句极具思考性的话——“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这句话是一句总结性的话,意味着李玩开始思考何为成长,何为大人,也是一个人开始探索成年人世界的标志。
李玩拿到了物理竞赛一等奖,英语演讲赛却失利,爸爸再一次“打脸”,当初逼迫李玩报名英语学习小组,如今还是靠物理争光。但是这次李玩拒绝了爸爸的“今个你想弄啥爸都满足你!”,轻描淡写的一句:“我想知道,爱因斯坦被送去哪家饭馆了”显得格外扎心。在进入收容所找寻无果后,父亲提议要不再买一条一样的?李玩也只是简单的:“谢谢”“不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玩从一开始的希望从父亲那得到爱,到最后放弃了,因为,她,已经麻木了。父亲这个角色自身的思想的畸形之深,在历经了女儿丢失两条狗后,还是觉得狗对于女儿来说只是一种补偿,这也极大程度上的刺激了观众的记忆深处——要不,咱再买一个?
最后的最后,李玩得了物理奖被保送重点高中,庆功宴上并不知情的叔叔端上一盘狗肉。熏得黑黑的,毫无生气的狗肉。李玩犹豫片刻,一口吃下去,并笑着说了句,“谢谢叔叔。”此时的她,已经彻底接受了这个社会运转的逻辑。至此,一场成人教育终于走完了它全部的流程,而庆功宴就是所谓的“成人礼”。这场成人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格外残忍,是把那个已经“死去”的自我献祭给众人,用众目睽睽下的认输来换取成人世界的门票。
从此在大人们眼里,你才真的长大了。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或许就是真实。并且细节方面也处处凸显主题。
牛奶——一开始不喝牛奶,体现爷爷奶奶关心不够;宴会上,拒绝喝牛奶,体现爸爸关心不够;这两次的不喝依旧表现这李玩内心的抗拒。从李玩喝下高放递过来的那杯牛奶时,犹豫了一会还是喝下了,表明她开始放弃挣扎了。昭昭的不喝牛奶,表明这样浮于表面的关心不只是对自己,并且还在流传.
橙子——李玩把玩在手中的橙子画着七大洲,握在她手中的地球,是不真实的,而她幻想的平行宇宙不会成真,她的地球已不在她的心中了.
“嘈杂”的配乐——在听觉语言上,曹保平此次大胆启用了四川独立音乐人白水全面操刀。从新民谣到后摇滚,白水在中国独立音乐领域独树一帜。然而《狗十三》中“鬼才”一般的配乐,却被一部分观众指摘为“过于饱满嘈杂”、“听起来像恐怖片”。其实白水老师为《狗十三》做的电影原声配乐,其中一支四十秒的《心动刹那》可以说极准确。出现在李玩看到爱因斯坦的第一刻:错位的热情被激发,当下一定不是慌乱,是静水深流下晕开的一脉微波,也正是一种独特的“恐怖感”。而全片配乐表达也暗藏隐喻,正如乐评称:“以钢琴为主体的器乐凌空蹈虚,空幻迷离,道出了人面对不由自主的人生时,精神的出离与内心的迷惘;而脑电波般跃变的电子音符和耳鸣般轻噪的起伏穿插,则暴露了人在成长中天性被压抑的不甘与怨忿,和在不得已的蜕变中身心深处近乎歇斯底里的抵抗与创痛。”影片大胆使用的耳鸣、啸叫般的电子噪声音效,可能会让部分观众觉得嘈杂,但也传神表现了人物情绪的郁结和冲突。
李玩的音乐品味——李玩不仅喜欢看物理书,音乐品味也跟一般孩子不一样。李玩的房间里,不仅有枪花乐队老炮儿主唱Axl Rose的海报,更挂着艾薇儿2004年专辑《Under My Skin》的海报。为什么挂这张呢?或许这张专辑的中文译名可以说明问题:酷到骨子里。还有网友指出,李玩的耳机里,貌似响起的是内地独立乐队腰乐队的《不哭》;父亲敲门时,她用涅槃乐队的歌曲“回应”。再比如片尾的《夜花》凝练主题;加上影片宣传曲经典的《噢!乖》,以欢乐的方式讲不那么快乐的事儿。可以说李玩的音乐世界囊括了好几代摇滚音乐人,这也正是《狗十三》能以精准细节击中各年龄段观众的原因之一。
演讲——在父亲和堂姐进来会场观看她演讲时,她磕磕巴巴,因为她再也不能自若地讲起她的宇宙了,问题没有解决,平行宇宙让每个人渐行渐远.
怪异的鸟声——楼道口,她看到了一个过度肥胖臃肿的男人被抬在担架上,朝她撅着嘴,发出鸟叫声。她发现了令她惊怖的事实:原来她每晚听到的鸟叫并不来自楼上人养的鸟,而是这个男人发出的。他像是导演刻意安排在电影中的隐喻:这个社会永远不乏孤独怪异,又不合时宜的失败抗争者,他们是没有长大的大人。沉溺在自我世界,练习鸟叫,也许是他唯一能彰显自我存在的事.
三字经——当昭昭背到“养不教,父之过”的时候,李玩夺门而出。除了突出主题外,也在表达对传统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一种无奈。
“伪善”(hypocritical)——电影借李玩和李堂之口,说出了“伪善”(hypocritical)这个词。替青春期的孩子,向他们即将面临的大人世界,发出了一声微弱的控诉,你们戴面具的样子真的很伪善.
封闭的卫生间——卫生间这个普通的家庭元素,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家人似乎很喜欢把狗关在卫生间里。狗丢当晚,李玩回来发现找不到,第一反应就是质问家人:“你们虐待动物,老把爱因斯坦关卫生间。”第二只爱因斯坦第一次出场,也是在卫生间里咬纸。包括最后卫生间里父亲与狗,弟弟与狗的对峙。其隐喻无非是:卫生间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是用来隔离这个家庭的空间。所以当李玩被父亲打后,第一时间也冲进卫生间,把自己隔离起来。相信此时她的处境,就如同当初被关的小狗一般。
滑轮——李玩两岁的弟弟早早踏上冰面,反复摔倒。姐姐李玩面对这一幕,从略带微笑变化到深沉思索。一切就像轮回一般:喜欢滑冰的李玩,小时没得选。不喜欢滑冰的弟弟,却要被强制性地被“培养”。这一幕预示着又一代人的青春洗礼,似乎来得更早,他们要面对的成长之刃,或许将更加锋利.
装小狗的酒箱——影片开场没多久,西凤酒箱子装着的小狗就登场了。这一幕看起来很写实,父亲随手拿个酒箱子装小狗,十分正常嘛。实际上,影片的“酒肉意象”由此展开,之后主人公李玩所要经历的“酒桌文化”、乃至残忍的“吃狗肉”,从这一刻就埋下了伏笔。
刘海——放下刘海的李玩,总是乱糟糟地扎起头发来,影片的最后李玩梳起了刘海,精干的模样看起来终于成长了.
也正是因为真实,在人物塑造方面,《狗十三》这部电影把握得很好的一个平衡,就是并没有把“大人”当做邪恶的对立面来看待,没有美化或者丑化每一个人物,包括父亲。原汁原味的把现实中每一个大人的样子还原给观众,并且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有其特殊的含义。
父亲——电影中父亲他表现的就是一个普通父亲。也许一开始会觉得对父亲的种种表现表示愤恨,但是影片中不管是买小狗、买轮滑、答应带李玩看天文展览、还是饭局上的溜须拍马、亦或者是父亲的三次流泪,你会发现,这个男人,其实也有很细腻的感情,并且身上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他是一个儿子,一位丈夫也是一位父亲,多重身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为了生活而奔波,使他无力也无暇顾及女儿的成长,貌似关心女儿,实则一直缺席,最后在车里的那句“你爸,不是个好爸,不是好爸。”也印证了这一点,也能再次看出父亲的不易。李玩身上发生的一系列转变,看似懂事的成长,似乎都是父亲一手造成的,但父亲绝不是邪恶的,很多观众包括我自己在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情绪都会很激动,并且怨恨父亲,为什么你会做出这么多伤害我们的事情?但是,回头想想,他也是第一次当父亲啊!并且他也是这么成长过来的,李玩所经历的这一切,他们这代人也经历过,并且还要经历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所以,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李玩的父亲或许也曾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或许也曾有着迷茫与压抑,如今他也成为了父亲。在他逼迫女儿更换兴趣小组时,虽然表现专横,但在他心里,一定认为这是对女儿好的体现。而他的可悲之处也恰恰在这里,或许在他还是位少年时,也曾试图坚持过自己的喜好,捍卫过自己的选择,也曾做过叛逆者,但最终仍然被规训成为一个擅于权衡利弊的人,如今他又试图用同样的规则去规训自己的女儿。我们很难去说到底是谁错了,但是结果就是我们不知不觉长大了,包括父亲也是。影片最后,当李玩问起父亲与母亲是怎样开始的时候,李玩的父亲失声痛哭。电影并没有说明李玩父亲与李玩母亲离婚的原因,但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是否是李玩父亲的个人心理变化,致使他的第一段婚姻走向了破裂。从这个角度出发,李玩的父亲之所以失声痛哭,或许哭的不仅是失去的爱情,也是已经消失的曾经的自己。
李堂——李玩的堂姐李堂则具有双重复杂性,一方面,她仍保有自身的野性,她是一个表面顺从,背地里却肆意妄为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女子。也算是真性情,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迷茫。即使她爱上一个男生,是在跟风,却真的是反映了很多青春期女孩的常见行为。在得知李玩和男友的关系后,她先是喝酒跳舞,后来也不哭不闹,说句分手就走人。关于李堂,最真实而形象的一个镜头,就是她说出那个英语单词的释义的时候,眼神里的不满、些许嫉妒与无奈,很写实地描绘了她应有的样子。在发现新的小狗不是爱因斯坦之后,她会主动帮助李玩据理力争,在街头偶遇到爱因斯坦后,是她上前去向狗的主人询问狗的来历,但那个时候,李玩已经成为“懂事”的孩子了,李堂的真性情,在那一刹那,仿佛成了过时的执拗,和大人们眼里的“不懂事”。另一方面,她的一只脚也已经踏入了被规训者的行列,当李玩与家人发生争执时,她知道该如何打圆场,在发现家人对寻狗失去耐心后,她也卖力地配合着家人,开始将新的小狗指认为爱因斯坦。她是李玩青春期变化的见证者,明白李玩的伤痛,以及李玩的成人礼上承担着的一切。
继母——与尚且保有一些原始的天真的李堂相比,李玩的继母则是一个完全被规训的人。她明白在饭局上如何恭维他人,也熟练地运用着送礼物的方式,拉拢了李堂。李玩、李堂、继母恰好处于人生中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若从三位一体的角度看待这三个人,则会发现,她们各自的表现恰好反映出人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展现出人被规则驯化的变化轨迹。
高放——高放这个角色是设立,除了反映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稚嫩外,其实也是为了和李玩的慢慢“懂事”相对比。为了表达爱,在自己的手臂上刻了李堂的字。但是13岁的年纪和不成熟的认知注定这段恋情不会走的长远。后来再高放与李玩的相处的过程中与李堂分后了,又向李玩表白,纹上玩字,足以看出其1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不成熟,也反映了这个年纪的一些普遍状况。
爷爷——看似和蔼,屡次爆出金句的爷爷一角,让很多观众喜欢。但仔细观察爷爷这个角色,不难感受中国式隔代抚养的问题所在。他平时温和,溺爱孩子。但在丢狗之后,却始终无法对孙女说一句“对不起”。家庭纷争升级之时,他需要展示自己的父辈权威。“爷爷奶奶还不如一条狗!”仅一句台词,就点明长辈与晚辈的冲突根源。而爷爷与父亲之间的对话,也让观众切身体会到,原来父亲也是这样长大的啊!可见“代代相传”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始终未变。
奶奶——电影前半段,李玩回家吃饭打开凤凰台,李玩奶奶说,这凤凰台天天说的个啥啊,跟狗吵架似的。还有一场戏,李玩奶奶说,她不爱出门,因为外面的世界乱七八糟的,可见其思想的腐朽落后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程度相当有限,与李玩的好学多思,喜欢物理形成鲜明反差。并且在李玩次次发脾气后,仍然好声好气的护着李玩,可见其思想禁锢之深,不敢有任何怨言。但尽管对这个现实世界厌恶至极,她还是希望自己心爱的孙女能够早点懂事,早点融入这个大人世界。
昭昭——“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弟弟昭昭的名字则是经过爷爷深思熟虑起的,“玩”是一个在世俗观念上不太为人所接受的字,“玩物丧志”“玩世不恭”,“玩”字是作为被批评的对象而存在的,两者相比就能体现出这个家庭的重男轻女。并且在学滑冰上可以看出,昭昭早早踏上冰面,喜欢滑冰的李玩,小时候没得选,不喜欢滑冰的弟弟,却要被强制性地被“培养”。这一幕预示着又一代人的青春洗礼,似乎来得更早,他们要面对的成长之刃,或许将更加锋利。也从侧面印证了,发生在李玩身上的种种成长,仍旧会传给下一代,这样的规训总有一天也会发生在昭昭身上。
吴老师——希望李玩改成英语小组,拍死蝙蝠,吴老师一直重复的不是努力、兴趣,而是天赋、分数。小孩子才会相信努力就行,成年人拼尽全力才知道天赋有多重要。中国的教育从恢复高考以来确实给了很多人重新拥抱知识的机会,也相对大多数人来说使公平的,是唯一不看出身,不看阶层,能和中产阶级甚至是上流社会的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过于功利化。而影片中也在侧面表现这一点,老师家长看重成绩,不顾孩子兴趣,唯分数论,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学习机器,这样的教育理念是错误的。吴老师是上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虽为人师,但对孩子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别忘了你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别忘了你曾经想长成什么样的大人。
——曹保平
“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曹保平对媒体说。
从叛逆到隐忍,她发现对规训的反抗会处处受限,她放弃了,放弃了青春里的简单,幼稚与单纯。对抗都是有代价的,她开始学会计较成本。她就这样成为了父辈们眼中懂事的孩子。
她开始把这些情绪收起来了,她变成了懂事的“大人”,变得没那么容易快乐,变得慢慢接受“失去”。
曾经有人问我最怕什么?我最怕的,是我爸生气。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年去外地,只有春节回来,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我初三那年,我一直和弟弟,妈妈在一起生活着,期间从我初中开始妈妈也去外地两年,我觉得我也算是留守儿童吧,就这样,父亲这个角色在我最关键的成长阶段一直缺席着。妈妈也去外地后,我内心就瞬间空荡荡的,成绩也急转直下,因为在你心里最重要的两个人不在你身边了,你需要他们的陪伴,你需要他们的认同,但如果都没有,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在我初三的时候回来了,但是我却没有什么期盼,也没有激动、愉悦,更谈不上开心,只是他们从电话线的一头换到了自己身边而已。我爸与我妈大大咧咧的性格相反的,他话不多,容易焦虑,容易暴躁。他一回来看到我的学习情况,便质问我,骂我,我爸一直没打过我,但是言语在心里的伤害有时候却比毒打更深。他说他为了生活,压力这么大,你怎么都不听话、不懂事,怎么就不能理解我们?初三那一次,是我第一次被爸爸骂,后面也骂了几次,这样的言语的辱骂在我看来和李玩被毒打是一样的,你在缺席了这么多年的成长后,一回来就是言语的的辱骂,突然要求我去理解你们,就是你在逼迫一个未成年人去理解你们,那么我没办法,我只能理解,因为除了懂事,我好像别无选择。
在高中阶段,我爸回到家里,开始忙自己的生意,我高中那三年,除了忙生意外,晚上很多时候也陪别人出去玩,吃饭,喝酒。就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一样,看似你在我身边,实则缺席我的成长。但和小时候不同的是,我并不再期待我爸春节哪一天回家,回家多久,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和我爸没什么话说了,就是即使一起吃饭,一起在同一间房间里,就最大的问题是,我和我爸真的不熟。并且在我爸忙生意的那几年,情绪一直不太好,有时候就会骂我妈,就是很难听的那种。我妈陪伴我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而且我妈对我和我弟都是一直很支持的,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并且我妈的性格比较开朗,所以我们就和我妈比较的亲近。所以当我爸骂我妈的时候,我心里是特别难受的,因为我妈确实在我心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包括在我爸骂我的时候,也只有我妈在旁边一直安慰着我。每一次我爸骂我妈,我心里就记恨我爸,但我不敢还口,更不敢还手。因为我爸总是那么言之凿凿,性格强势,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害怕我爸,我不知道他下一秒会不会生气,每当他脸色一变,我心里就十分的恐惧,我害怕听到他那刺耳的、扎你内心的言语和语气,然后慢慢的,这就形成了我性格里的一部分。有人说我内向,敏感,爱哭,易焦虑,我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不喜欢这样,是因为长期的缺乏陪伴,长期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着,你没法不改变,是一种很痛苦的改变,是一种不需要的改变,于是到了现在,这就演变成了我骨子里的东西,你就会很羡慕阳光开朗,性格外向的人,因为你本身就是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而不是现在这样子。
直到我高考前两个礼拜,我终于忍不住了,我回了我爸一句,“要不然你想吃什么,你自己去煮”,然后我爸搬起一头椅子砸向我,那是我长这么大,他第一次对我使用暴力。随后他开始了长达好几个小时的辱骂:“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你早就该去死了”“操你妈的”等等等等。时至今日,在我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仍旧心有余悸,仍然流泪害怕。他全然不顾我当时还有两个礼拜就高考了,发了疯一样的发泄他自己的情绪。这是我唯一一次的唯一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反抗我爸,从这以后,我害怕了,彻彻底底的怕了。我见到他我都会回避他的眼神,我不想看到,更不敢看他,我害怕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发火了。之后虽然高考出成绩了,我和他面对面聊了很多,但是他始终没和我说对不起,我也始终没和他说过一句谢谢你。包括到了现在我上大学,我每次和我妈的微信视频聊天我可以聊很久,我和我爸的微信视频聊天,就没话说,每次都是那两句,然后就草草挂断。我上大学后,他说你怎么都不阳光,不要焦虑想这么多。我也不想,不过我已经这样了,我真的没法不焦虑,我也真的没法阳光,甚至到后面,很多事情就已经麻木了。慢慢的,凡是我爸再生气什么的,我也笑脸相迎,很多事情也无所谓了,因为我不想在听到我爸骂人了,那种内心的恐惧真的太害怕了。我这十年,就是这么成长过来的。慢慢的,好像我懂事了,成长了,变成了他们所期待的大人摸样。
面对成人世界的茫然无措,这才是无处安放的青春,这才是我的青春。
就像李玩一样,开始学会了做一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不再回头,不再偷偷想念。她和李堂在路上遇到第一只走失的「爱因斯坦」,她冷静地转身离去,对李堂说:「我生怕它认出了我,向我扑过来。」在滑冰场,那个貌似生活在蜜罐里昭昭,一而再再而三地摔倒。她凝视着这一幕,却并不关切,她也许想起自己对高放说的那句话:「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她突然像谅解了一切般释然:所有人都一样,难以从规训中逃离。
有人在和曹保平导演的交流中问他:“您心目中理想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曹导演说:“我希望一个父亲,能够在有些时候,同子女平等地,如同朋友般地交流,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这样的父亲几乎没有。”果靖霖说:“哪里有理想的父亲呀,你又不能选择,摊上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那,什么是成长?什么又是真正的大人呢?
有人说:“什么时候咽的下那口泪,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这样长大?”
而大人们会说,“因为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
我在去年我爸过生日的时候,发给他一条信息,信息内容是这样的:
“老爸,生日快乐哈!十几年了,我也不知道您的生日,有失做儿子的责任。
这些年您辛苦了,辛苦了,辛苦了!其实我们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人,我们心里都清楚对方的不容易,很多时候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但是我一直知道您和老妈都辛苦了。这一年复读,我没有遗憾,我懂的了很多。我知道我平时压力比较大,就算上了大学也一样,复读的时候我有时候真的压力大到不行,很崩溃,但是我一想到老爸老妈比我累多了,我咬咬牙就坚持过来了,每次回到家,我也尽量表现的高兴,不让你们担心,可以说,家人是我很多时候奋斗的希望,现在也仍然是。您这几十年的苦累,我可以理解,但是我想,我永远体会不到。每次听奶奶讲您以前为生活打拼日子,我心里总是酸酸的。真的,难受。
我其实之前一直有怪您为什么在我成长阶段不在我身边,把我放到官舍中学,然后又一直失败到进入榜头中学,最后到高考前我们吵架,我高考失败。我一直在怪您。我会想,如果当初,您没走,那现在的我,会不会不一样。但是,我知道,为了生活,您没得选择,在生活面前,每个人都一样,当真没得选。所以,我学会慢慢放下了,放下了我的固执。因为我知道,我的固执是错的,没有意义的,我不该对爱我的老爸固执,他累了,已经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背着我了。我想,我长大了,应该学会面对生活,慢慢体会为人父母的不易。我也希望,我做父母的时候,能背着我的孩子,笑着对您说,来,和爷爷问好。我知道您也喜欢小孩子,我也喜欢,我也希望我以后能常陪在你和老妈身边。
我在广东这里过的很好,同学很友好,学长很优秀。我也对我的未来充满希望,所以,也请相信,我也可以变得很优秀,我也相信我自己可以。
不用挂念我,毕竟也18岁了,很多事情我都懂的。最后,保重身体,辛苦了!我爱你,我的老爸。”
是的,我开始学着和这段糟糕的成长过程和解,也尝试着释怀这段情感,去原谅我爸。虽然我到现在仍无法完全原谅我爸,但是我在努力。因为,这十年,我也看到了他的不容易。
因为,他也是第一次当父亲,他也是这么成长过来的,他的肩上扛着生活,他也会老去。
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完满的原生家庭。
李玩的父亲接到前妻的电话后,把电话交给了李玩。李玩说罢,问父亲:「你当时是怎么喜欢上妈妈的?」父亲再也强抑不住,泣不成声。他啜泣着对李玩说:「我不是一个好父亲。」
即便在外人面前从不正经的北野武,身上深沉又拙于言辞的另一面,也是源自原生家庭,他认为:「一个人是不是长大成熟,要从他对父母的态度来判断。当你面对父母,觉得他们好可怜、真不容易时,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一把年纪,还把不能原谅我爸挂在嘴上的人,充其量只是个小鬼。」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成长,应该从原谅父母开始。
曹保平导演的这部作品,我想其真正目的是提醒我们:
不要忘记曾被粗暴对待的青春,不要让那种憎恨和疼痛继续流传下去。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每一场成长都是一桩谋杀案。如何和生命和解,以细细小小的温暖去抵御透彻心骨的冷酷,大概始终是我们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