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产品经理必备大招之换位思考
前言:
上一篇我们通过产品、需求和用户三个概念的分析说明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本篇主要介绍产品经理更为熟知和更重要的能力大招:换位思考能力。
换位思考应该是产品经理常挂嘴边的TOP5词汇之一了。在设计产品时我们需要有同理心,去考虑用户的感受,换到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功能。那么除了需求分析之外,产品经理在哪些场景需要换位思考,及如何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换位思考能力呢?
产品经理实战派 - 换位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
首先,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由于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工作流程及生活圈子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情上判断标准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谓的”三观不同”。对于产品设计而言,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产品,便会产生属于自己的体验标准和操作习惯。这也就决定了大家对某一功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因为你习以为常的某个交互他人可能根本没用过,或者根本不看好。
-
其次,利益取向不同会造成彼此的立场不同甚至对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谈判了,如果一方坚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那结果往往是谈判失败。要想谈判顺利,最先要做的便是换到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的利益价值点,方可知己知己进退有余。
-
最后,人的生存本能中便是常以自我为中心,人性使然。大家潜意识都认为自己理解的便是全部事实,做出的决断也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尤其是在体验产品和分析功能设计时,有些判断往往是非常感性和主观。
何为真正的换位思考
-
换位思考的本质在于理解对方的立场并用其价值标准来判断事物。真正的换位思考是你能用别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不是换个位置仍然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别人。
-
要做到以上的要求,首先要理解对方的立场,包括他本人在事件中所处的位置,需要呈现出的角色特征如何,也就是让自己代入对方的位置观察。然后思考对方为什么要如此表达,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标准,在意诉求点是什么,对方本人是如何思考这其中的得失利弊的。也就是我们常说中,产品经理首先要学会变成用户。
产品经理需要在哪些环节特别注意换位思考
产品经理实战派 - 换位思考出现的环节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中同理心的重要性我们不细谈了。大家需要时刻记住产品是为用户设计而为非产品经理自己。可以深度的访谈、参与式的细心观察或者把自己放在跟用户完全相同的背景下,才能更好的理解用户的需求。
项目管理
产品经理除了跟用户打交道,更重要的便是沟通说服项目中其他团队伙伴了。要想有效的驱动大家完成项目,在遇到问题和纷争的时候最先做的便是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对方的反对是基于什么样的目标和理由,是因为工期、成本、预算还是对方压根不认可这样的功能设计和流程?然后基于大家共同的项目目标,提出更符合双方利益诉求的解决方案。
业务沟通
无论是听取上级的指令,安排指导下级具体事项还是协调平级的资源,最需要的便是换位思考,听明白和想清楚对方要的是什么。比如领导有时并不会说的很具体,这就需要产品经理站在领导的立场思考其对本任务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期望,最后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产出和对方的期望一致,也更能得到对方的支持。
求职面试
面试的过程是寻求双方匹配度的过程,具体就是职位的能力要求和求职者真实具备或整体表现出来的能力的匹配。匹配度越高成功率也就越大。求职时,要换位思考,如果我们自己就是面试官,最喜欢什么样的求职者、希望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能力是加分项,什么样的作品能得到最大欣赏。同时,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要考虑对方提问该问题的诉求是什么,什么样的回答才能展示出符合对方要求的能力等等。
如何有意识的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首先要多去体验和观察
要了解对方的立场,最好的办法是不放弃任何体验和观察的机会,去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交互特征、潜在需求。比如在地铁上观察他人使用某个APP的习惯,旁听大家对某个功能的理解,邀请用户在分享他们的使用方法等。观察的越细致,才能越能理解对方的立场。
体验产品时做普通用户而非专家用户
普通用户使用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得到某种利益价值。他们知道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一个用户可能永远不知道微信的”版本更新”功能是在我的-设置-关于微信-版本更新这么深的路径下面才能找到。而大部分的产品经理都是专家型的,因为有产品设计的基本功能,更愿意去钻研细枝末节,常常陷入到各类功能的”优化”中,忽略了大部分用户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
主动帮助和承担,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在一个项目团队中,产品经理不要一味的”协调式安排”其他职能的工作部门,而是要主动帮助和承担一些边缘工作。这样除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大家在沟通的时候话语体系保持一致,还能更了解对方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为换位思考和解决项目问题打下基础。
还有几个小Tips
-
做任何沟通时,不过早带入个人的预设和价值判断,你认为别人应该知道的≠别人知道的,而是客观的听完,总结对方的诉求后再沟通。过早的立场假设往往起到反作用,双方都觉得彼此没法沟通,更有甚者出现”被打脸”。
-
尝试给父母或非专业人士去解释或说明问题
-
有几本关于思考的书可以看一下:《水平思考》、《走出思考的误区》、《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等。
关联阅读:
本账号主要记录一些日常学员的问题的总结性答案,后续会慢慢更新一些实战性的技巧,如功能设计、用户体验原则、项目管理技巧、行业深度分析等。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和推荐。感谢!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产品经理实战派。
产品经理实战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