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信息化

绎周刊[1]:为何每天下午的这个时间我都能遇见妳

2015-08-27  本文已影响62人  NTFS

注释:本来是想先补昨天(2015-08-23)说要填的坑,然而稍微思考了几秒,我觉得可以先假装一本正经地干点别的。稍微回顾一下,既然我给这个专题加了连载的标签属性, 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系列才行,于是也就有了接下来我要凑数的文字,主题比较凌乱,自己写的开心就好。

最近,大概是我开始稳定住在学校宿舍开始,偶尔无意间会碰到C君。C君,怎么说呢,算是认识也算不认识。12级的,软件系,具体我们怎么认识的,现在已经有点回忆不清了。因为几个可能的选项都差不多能被排除掉了。首先,她应该没有或者没有想加入过科协。其次,我跟软件实验班的人来往甚少。在那个我还能在qq上找到的她的年代,她还曾经是我们程序兴趣小组里的一员。曾经象征性开会的时候,也跟她聊过几句。C君还算是个有思想的人,但老实说他们班的人在学校里似乎都有点问题的感觉,虽然联大本身不是个什么很好的学校,不过但凡实验班的人,似乎无论放到哪里,都会被动的带上某种环境属性,不由自主。最后几次线上联系,似乎都是她主动找上我来着,不是问我启明星项目的事情,就是问我有没有认识懂搞安卓的人或者我自己有没有意向之类的。虽然从一开始到最后我都没帮上什么忙,所以到现在的情况就是她悄无声息地退掉我们组织的两个已经荒废的群,顺便把我从qq里删掉了。。。至于她有没有把我拉黑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后来我有试着加回她然而并没有什么响应,感觉上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虽然口里这么说,心里多少还是好奇。于是前几天无聊的时候碰见她我就死不要脸地凑上前跟她打了个招呼,随便问了两句,毕竟没谁上来就问是不是被拉黑这种无厘头的桥段吧。虽然从C君的话语里并不能断定背后的真实情况,但过程中始终有一种距离感。嘛,搞得好像我做错了什么事一样_(:зゝ∠)_ 仔细想想,在学校里碰见C君的概率,比起平常人,似乎还真是有点高。所以这是一个让我觉得有点耐人寻味的地方,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可以把他拉黑甚至报警,可以路过的时候假装不看见,为什么不干脆一点呢?还是说留着我这种会修电脑的人还有一些剩余价值觉得完全拉黑又有点浪费了?

不知道。人啊,何必想这么多,可是如果不想这么多,似乎又不太符合这个专题强调的三个主标签了。唉,生活中要是少点八卦情节,很多人估计会无聊死的。所谓回归正题,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如果对于一个非常想拉黑我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碰到我一次,是不是有点崩溃呢... btw,我真不是故意的。至于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老实说我并不是一个好人,只是修电脑修多了,大家发好人卡发习惯了,所以都这么以为:你特么必须是个好人  如是而已。至于C君,最近每天最尴尬的事情,就是和她眼神交汇了。(我有试过再主动hello示好啊,然而对方并不鸟我

至于有没有必要再进一步的做些什么,比如翻出她的手机号聊上一番,我觉得没有必要。就算这其中有这千丝万缕的误会,我也不想解开,因为,首先,我有喜欢的人了,其次,你不觉得很累嘛...

二:如果要我采访一个人

如果要我采访一个人,我想,我可能比较想采访一位网络文学作家。之所以这么想,是在我今天下午读完一段网络小说之后油然而生的。名字我就匿了,反正也不是很出彩很出名的那种,我只看到了41章,而全文有1k多章... 若单以打字速度来看,我都有点佩服了。本文算下来的总字数,估计也只有一章到一章半的样子。作为非从业人员,我可以做几个简单的推算,假设以我现在的能力全天开动,一天估计冲顶也就憋出三章,周末还要休息,那连载完一千多章差不多要一年吧,然而对于职业写手来说这个时间太长了。而且好多都是同时开工的,算上进程切换的消耗,一年也还能憋出十位数的小说才是。

这个,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可能没什么奇怪的,就好像我会修电脑,是不是内存问题开个机跑跑也就松了一目了然一样。而对于局外人,难免会有些好奇。当然网上肯定也有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疑惑,我之前其实也有搜过,只是现在不记得了。我还记得具体不确定是人人还是豆瓣还是知乎还是微博上看到有人发的那种网络小说的起名辅助工具(还是什么段落自动组合/生成工具来着)。虽然不知道真假,不过确实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手段。

然而,事实上,对于批量的文字输出,大多数人是持一种不屑的态度的。这个从称谓上就能看出来,比如写《百年孤独》的可以叫作家,写《金麟岂是池中物》的只能叫写手。完整一点的,莫言可以叫个文学家+作家,今何在可能普遍地只能说是个网络写手,连文学二字都难沾边。于是很直观的第一感觉会告诉你写网络小说的就是下九流,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我并不觉得,其实相比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演化,更让我觉得有趣。当然具体要展开,关于这种现象,这一小节完全可以当论文写,可惜我不是学什么相关专业的,也就不展开了。

(日,刚才写了一段,忘了保存(大概三百字啊),现在要重写了... 下次打死也不用win10的edge写长篇了,或许win10 mobile出来后会好点,ok,洗了个澡,继续吧... 思绪勉强还没断)

首先,我觉得,目前网络文学的繁荣景象,也许仅限于东亚文化圈。这个不太好解释,但西方也有西方的好,只是西方的玩家注意力不在这个方向上,倒是电视剧里面加特技加的越来越多,meme和gif弄得越来越爽。当然岛国自战败以来一直是亚洲的文化先锋,轻小说的成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这一点,这种形式印象中卡尔维诺在那本什么新千年文学里面有提到过。当然,虽然感觉上天朝的网络文学似乎有点一成不变,而实际上它的演化程度应该是最高的。这和天朝的人口基数有关,通量大,更新自然快。现在大城市里面的地铁里,随处可见的四大派系,总少不了小说党。所以这一段我到底想说什么呢,或许我只是想表达天朝网络文学这种单一的特性吧。

大多数人看不起网络文学的原因都很简单,这里不做讨论。而我觉得网络文学比较引我思考的一点,是这种大规模文字输出的背后,或许还有些东西具有某方面的可参考价值。现时的我可能还难以说清。但有个道理我想,即便不相信共产主义那套的人也能理解,就是量变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所可能引发的效果。

至于今天看的那部小说,我不多做评价,当然, 偶尔打发下时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虽说全文千章有余,但重复的部分或者类似的剧情目前还没看到。倒是里面有些桥段真的看到我无言以对。举个例子,这种小说,到关键情节的时候,总会有个手机响起,而铃声不是《爱情买卖》就是《最炫名族风》之类的歌词。虽然不可否认这其中带有一丝时代的印记,但换个角度来说,这背后也标志着某种编纂体系已然成熟。

当然,说道网络写手,还有一派不以字数规模论英雄,就是段子手。这也可以算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同样被人看轻,但段子手推动汉语言发展的作用确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同理可推,网络文学并不是全是一坨不堪入目的垃圾,至于怎么看,那是自己的事了。很多人喜欢把网络文学比作快餐式的消费,这个基本上可以这么说。看这种东西,其实和看韩剧之类的差不多,像是一种欲望的快速填充。而文字这种形式,虽然不直观,但是比影像来的更为直接。或许是这个时代的文字变得太廉价了,又或许是这个社会的浮躁已经渗透了文学堡垒的最后一道城墙。

最后,说这么多,并没有什么卵用。我至今还没有这样一个机会能采访到一名从业人员。或许你会说,为什么不直接去找答案,而非要在这里把问题说得这么复杂。

我不知道,或许,只有在你弄明白自己想要问的东西之后,你才能知道你要问问题的方向吧。

三:论死亡的符号系统所存在的价值

之前我有在前面的各种零碎残篇里讲到,我想把日语(或朝鲜语)映射到信息技术领域,比如类似APL/J那种思路。然而最后,纠结了许久,直到七夕那天(是个悲伤的故事),我换了个思路,与其用现在还活着的语言符号系统,不如用个死掉了的。在找到八思巴文字之后,我如是所想。

(我觉得我不能怪edge,这个应该是简书的js写得太烂导致的(就不会判定下离线模式别刷ajax么...)。再次丢失了约百来字,算了,明天再写吧,思路还是在的。因为这次,我有截图)

 

这是篆书体,当然印章体也挺好看的。常规体就一般般啦

(2015-08-26:上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两天前写的,这条分界线之下开始可能会有些不连贯)

这个世界上,人为定制的语言/文字并不算少,比如众所周知的世界语,虽然我觉得这货只是徒有虚名。八思巴字同样也有个远大的目标,可惜元朝命短,中道崩殂。

然而相比世界语,我并不觉得这些个死掉的符号一无是处。私以为人造语言的结局肯定是杯具的,而人造符号就未必。

之所以我对这套符号感兴趣,如前文所想,这是一个折中的结果。而用一门死掉的符号原因很简单:这样比较公平。因为大家都看不懂,就像数学符号一样,大家都能看懂。但数学符号有数学符号的局限性,这就是无论 APL 还是 J 都无法逾越的一个本质性问题:性(领)别(域)不同,怎么谈恋爱。顺带说一句,棒子用的谚文,据说也有些八思巴字的影子,这个在我看过《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一书之后确实觉得有些相似。当然具体当时的高丽人怎么想的,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老实说,最开始我看中日文是有原因的,因为日文对汉字的兼容性强,但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已经能看懂日文的人来说,毫无语法规则的符号堆砌就成了他们对于新符号系统认知的阻碍。是的,之所以绕这么大一个弯,就是因为我不可避免的需要弄出一套新的文法表达系统。

而至于八思巴文字的剩余价值,以后的时间里我会慢慢捣鼓,此节就算作个引子。祝我好运吧 ~

哦对了,我估计肯定有人会注意到上面的水印,嘛,老实说维基百科的资料也不是很详尽,再说这个还是战斗民族和天朝研究的多,西方还是比较少关注的。

四:工具之殇

今时今日,有些人总喜欢炫耀些东西,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具体我就不举例了。

however,这样真的好嘛?

今天我们就来围观一类工具控の打脸日常:

有几个类似的专栏,非常喜欢装逼,我就不一一点名了

以上,如果看不到图的话,下面是文字版:

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
我目前主要从事科幻小说创作。

你都在使用哪些硬件?
 我用iPhone手机和苹果电脑。

​软件呢?
主要用Microsoft Office 2007。

你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
安静,周围有能散步的,环境比较好的地方。

你平时获得工作灵感的方式有哪些?
一个人思考。

推荐一件生活中的利器给大家。
没有,我用的都是人尽皆知的东西。

(写完这一篇之后,干脆我也改用word算了 ( ̄▽ ̄)"

五:光脚跑步还是穿拖鞋跑步来的自在?

经过实践,光脚跑步比穿拖鞋要舒服,不过如果是在橡胶跑道上,还是不要跑太多圈比较好,个人感受。

六:被人遗忘的一种输入法技能

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还在用智能ABC的时候,我们可以按住Alt+数字键按照Unicode编码输入特殊字符,而今时今日,支援这种功能的输入法似乎已经绝迹了。近日,在测试八思巴文字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这个问题。

于是经过一番搜索后,我找到了这个 -> http://windows.microsoft.com/zh-cn/windows-8/ime-tips  使用Unicode或国标码进行输入:

微软拼音输入法完全符合国标GB18030-2005的要求。微软拼音输入法不仅支持拼音输入,还支持使用Unicode编码 和 GB-18030 编码进行输入,只需输入”vuc+Unicode编码+<空格键>“或者“vgb+GB-18030编码”即可。

比如,“和”字的 Unicode 编码是“548C”,GB-18030 编码是“BACD”。 那么,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输入“和”字。

  1. vuc548C<空格> -> 和

  2. vgbbacd -> 和

使用Unicode编码 或 GB-18030 编码是输入一些特殊符号以及大字符集中收录的但没有读音的汉字的有效途径。

以上摘自微软的某处很隐蔽的官方帮助文档。虽然rime好像也有类似的支持方法,不过就win10而言,内置的输入法够用就行了。至少比搜狗要强啦。

八:月相之遗

晚上偶尔会抬头看看天空,有月亮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太荒凉。但是多年以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上弦月和下弦月之间的差别,我好想一直没太搞清楚。。。

直到最近,开始每晚在学校的田径场上跑步,直到有一天看到月亮,我才恍然大雾。

其实,这个只要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就好了。上弦的弦,可以比作弓箭,上弦就是拉弦,所以是外弧的趋势。下弦就是放出弓箭之后的状态,可以类比。

so easy。所以呢,语文要学好,毕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九:无尽之路

前面说道跑步,其实之前很少试着坚持每天去跑的,但在这么一个全民发胖的年代,总要做出一些政治正确的事情吧,于是跑步成了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印象中有几个跑步镜头还是比较清晰的,一个是《阿甘正传》里面,另一个相对没那么遥远,是上个月看的《模仿游戏》,图灵在长跑的镜头。当然,《黑客帝国动画版》里面有一集那个黑人跑步的也不错,不过可能是《李献计历险记》的BGM选的比较好,我的第一反应已经是脑海里自动冒出王倩这种类型了。

十:带个表

虽说很多人并不太看好apple watch(包括我),但事实证明买表的人并不少。比如我的朋友W君。之前很多人看到发布会的那个watch UI之后就忍不住吐槽会逼死密集恐,而实际上啊,哪有那么回事。而且我觉得,所谓的各种恐惧症,除了恐高以外,多半都是装的。毕竟,密集图案并没有违反人类的本能。

而至于我,如果要带个表的话,所有的智能设备自然不会是首选。我不是怀旧,我只是想看到事物原本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一层层伪装。

十一:三叶草

之前看朋友圈有人转一个送紫色三叶草种子的活动,我就乖乖地点进去了。后来收到了种子,可是到今天,成活下来的似乎只有一株,不过就算这样,我也是欣然接受的,毕竟啊,活着开心就好。

曾经高中的时候,我偷了个懒,拿凯尔特人队徽上的三叶草当做了班徽,现在想想,除了最后班服的配色很土之外,也没什么太多违和感吧。

十二:电分序言

印象中我看过三次电分课本的序言,老实说看书若是不看序言的话,我会很郁闷的。电分这门课我不知道挂了几回,但书我始终觉得还是可以的,至于挂几次那是自己的问题。这本书的序言写的还可以,可以看出作者也是用心写的。而这种心思,到现在这个年代,已经越来越少了。

里面举了个例子来科普,说三维的维字,最早是一股大绳的意思。这么一说我就好理解了嘛。

现代的教育工作者啊,不知道他们看教材的时候,还会不会留意到前人留下的脚印呢。或许只能死在沙滩上了吧。

十三:查无此人

我喜欢的人在她的朋友圈里面留下过一些好玩的状态,有些引我好奇的,自然会顺着有限的线索挖下去,也算是一种乐趣。有一次看到一个人的名字,好像挺耳熟的,我在想是不是我认识还是怎样,于是调出了学校的数据搜了一遍。

结果查无此人。看来,女生宿舍之间还是有暗语的呀,这种加密过的信息,或许不问本人是不会知道本意的啦。

七:创刊后记

写到这一行的时候,已经接近27号的时分线了。感觉很少这么正经的写些这样不正经的东西。

关于C君的后续,有个插曲。周二也就是昨天(现在讲是前天了,已经过了零点),我在收发室顺便找到了一张应该是寄给她的明信片,from意大利。然后我就送过去了咯,因为我知道那个时间段她应该会在那里出现的。果然。然后我就附上了一张便利贴,以表尴尬。没说太多,她略带惊奇的说了声谢谢,我也笑笑转身道别了。不过今天(周三),倒是没有见到她的身影呢,是前面的诅咒失效了呢,还是新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这一期是周一动笔的,拖到了周三,比预期的要久。下次还是提前准备好再动笔吧,这样不会太仓促,错字的几率也会小一点,这样校对的过程也会比较顺利。

说道校对,总之一定要自己审阅一番,毕竟还是比较正式的东西。

而至于序号的意义,是按照我自己想到的顺序来标记的,本来我是打算每一篇都从头计数的,又想着要不要让这个id一直增长下去,不过为了偷懒,想想还是算了吧,确保每周的唯一性就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